九大报考骗局,务必警惕!

九大报考骗局,务必警惕!

九大报考骗局

填报志愿必读

1. 营利性志愿填报辅导,别轻信!

一些社会咨询机构、个人冒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辅导活动。

仿冒官网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号称专家指导,包准包录,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防范提醒

①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要认清主办机构,对社会举办的收费性质志愿填报咨询提高警惕。否则遭受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可能被误导,丧失 正常录取机会!

②所有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为准!


2. 警惕诱骗性木马链接,不要点!

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发送虚假网址,根据家长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家长点进去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 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防范提醒

陌生号码发送的关于高考相关的网址链接切勿点击!考生成绩、志愿填报、录取信息查询需登陆生源地招生考试信息网进行查询。


3.有“内部指标”?小心陷阱!

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称自己与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系”等。

声称只要愿意出钱,即使考生没上学校投档线,甚至没上录取控制分数线,也能将其"操作”到相应学校读书。

防范提醒

高考录取工作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也没有人能突破政策规定"操作”高校录取!


4.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区别大,别被忽悠!

一些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

入学后才发现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防范提醒

①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虽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

②考生和家长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5.录取信息亲自查实,别被骗子钻了空!

招生期间,有骗子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

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向考生加长“邀功”是由于他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防范提醒

①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

②所有考生均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到”录取待审”状态时,说明考生已被相应高校录取,正在办理录取手续。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6.以”自主招生”名义行骗,自主招生≠自由招生

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防范提醒

①可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经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批准已对社会公布。

②参加自主招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参加高考,并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按招生章程公布的相关规则择优录取。


7.“内部招生指标”上军校,必有诈!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诈骗,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 ,诱骗考生和家长。

防范提醒

①军校招生与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严格程序和规定。

②没有计划外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


8.艺术类“交钱保证录取”?不要信!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 ,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录取持续时间较长。

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声称交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 "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 威胁考生和家长,诈骗钱财。

防范提醒

艺术类考生录取工作中,考生的正常录取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考生及家长应调整心态,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9.办理各类“特长生”加分,不可靠!

许多不法分子声称能办理各类"特长” 照顾资格帮未上线考生获取降分优惠,以”特长生”录取。

防范提醒

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可能在考生没达到分数要求的情况下“破格”录取。


填报志愿的正确打开方式

确定志愿三要素

大学+专业+往年分数

志愿三要素

【选大学】

全面分析考生个人及家庭的特征和需求

◆学习基础

◆兴趣

◆活动经历

◆对未来求学的地域偏好

◆职业兴趣

◆毕业期望

◆父母对子女未来的学历期望等2.了解目标高校及目标专业

◆不要盲信大学排名

◆尽可能开展实际调研。如果条件允许,可提前到目标高校实地考察,了解目标专业的招生标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毕业去向等信息,同时感受一下校园氛围。

◆联系目标高校的在校生、毕业生,了 解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感受和评价,分享他们对母校的印象。

【选专业】

弄清楚专业“学什么?将来干什么?”

◆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等了解专业内涵,如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研究领域等。

◆课程设置情况,各专业的学习年限。

◆专业的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毕业生就业情况,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

◆高校开设情况,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本省(市、区)招生等情况。

【参考往年分数】

分数资料哪里找?

◆高校招生网。一般会公布往年的录取情况,数据

比较准确。

◆高校招生宣传材料,一般会包含招生计划及往年的录取分数等信息。

◆省(市)招办提供的报考志愿相关材料,比如北京市招办每年给考生发放的《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俗称“大本”)。

◆有些省(市)招办提供的数据里面可能会包含一些特殊类型学生的录取分数,要注意筛除。

注意大小年现象

◆大小年现象是指,上年报考人数多录取分数高,而使当年考生报考人数减少录取分数下降。

◆实行平行志愿后,大小年现象减弱,但仍有影响。研究大小年规律,有利于把握和预测今年的录取投档线差。


志愿填报关键词

【滑档】

◆滑档:考生的高考分低于所报所有学校志愿的投档线,造成档案投不出去。

【退档】

◆退档:因为某种原因,考生档案投到志愿院校未被录取而又退回省招生办。

◆退档原因:

1.考生分低于所报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且没有填写“服从专业调剂’

2.体检结论不符合志愿专业录取要求;

3.相应的单科成绩不合乎志愿专业的录取要求。

【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某批次录取结束,部分院校个别专业未完成招生计划即没有录满,把剩余计划向社会公布,从落选考生中进行补录的一种录取方式。

征集志愿填报须注意以下五点:

1.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

2.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省级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

4.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

5.考生要谨慎选择,如考虑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志愿模式

顺序志愿一一“ 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

◆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投档。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

一旦考生将某高校放在第二志愿,即使你分数再高,如果该校一-志愿已经招满了且不预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额,你的档案也不会投向该校。

投报技巧

1.选好第一志愿院校

◆可用前三年高校录取平均分线与省控线差平均值作为参考标准,将自己的分数线差与目标院校平均分线差对照。

2.第二志愿拉开梯度

◆分析什么样的院校会进行二志愿招生,根据过去至少三年的录取数据,筛选出常常第一志愿录不满的院校、偏远省(区、市)的部分院校、部分偏冷的行业特色明显的大学等。

平行志愿一一“ 分数优先, 遵循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

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投报技巧

1.既要“冲一冲”也要“稳一稳”

◆考生可根据学校近三年录取考生的平均分和自己在全省的排位,来选择自己填报的学校。院校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

2.选择最心仪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平行志愿的院校虽然是平行的,但如果考生所填报志愿中的院校都能投出去,那么档案只会投到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一所。

3.争取最大机会填满所有志愿

◆考生可以填报所有批次的志愿,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

4.不服从专业调剂可能被高校退档

◆建议考生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如果考生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可能会被高校退档。在这两年一本退档考生中,绝大部分是因为“ 不服从专业调剂”。

志愿填报误区

1.家长过度掌控

◆如果父母报的专业孩子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孩子上大学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

2.不重视招生章程,只看名称,不了解学校实情

◆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等,不可轻易忽视。

3.心比天高,全填报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没有“保底专业”,容易落榜。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

4.照搬往年录取分填志愿

◆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