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中國化工合併終落地!寧高寧兼任中國化工董事長

6月30日下午三點,坊間傳聞近兩年的中國化工集團與中化集團合併交易終於坐實,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任建新宣佈退休,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兼任中國化工黨委書記、董事長,中組部和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到中國化工集團宣佈了上述公司合併與人事安排。

中化、中國化工合併終落地!寧高寧兼任中國化工董事長

中化、中國化工合併終落地!寧高寧兼任中國化工董事長

據財新此前瞭解,作為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獲得中國政府層面放行的一個重要條件,中國化工和中化集團在先正達收購完成後會實施合併,主要為中國化工化解收購過程中使用的巨大槓桿。

收購完成後,中國化工的總負債規模陡增。據中國化工集團截至2017年三季度的財報,公司總資產達7915億元,總負債586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4%。收購交割之前,截至2016年年末,公司總資產為3776億元,總負債為3058億元。

自2017年6月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交易正式交割之後,“兩化”合併才提上日程。但因兩家公司資產、業務都很龐雜,加之雙方合併動力不足,資產重組一度處於難以推進的“拉鋸”狀態。

中國化工經過多輪兼併重組,雖然體量較大,但國內業務盈利情況並不理想,中化集團內部一度有聲音認為“兩化”合併是增加“包袱”。且兩家“一把手”寧高寧、任建新的整合思路完全不同。對於併購的海外企業,任建新的思路是“不整合”,只做財務投資者,做大資產規模;寧高寧恰恰是另一個極端,在歷次企業併購中主導大手筆整合。

中國化工作為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中央企業,發展過程與一般意義的央企大相徑庭,最早起家於任建新個人的創業項目。34年前,時為化工部化學機械研究院團委書記的任建新在蘭州下海經商,創立工業清洗公司藍星清洗。1995年,任建新將藍星清洗送上A股上市,隨後以國企脫困為切入口,併購100多家國有化工企業,於2004年組建中國化工集團。再後十餘年,他以資產拼盤模式,海外併購項目越做越大,將中國化工從最初300多億元總資產做大到現在將近8000億元,而負債也高達5800億元。

出生於1958年11月的寧高寧臨近60歲,自2015年12月出任中化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此前曾擔任華潤創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等職務。目前兼任遠東宏信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化香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出生於1958年1月的任建新比寧高寧年長10個月。1984年至1989年任化學工業部化工機械研究院化學清洗總公司經理、黨總支書記;1989年任藍星化學清洗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2001任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2004年開始擔任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2014年12月起任中國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