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別中糧,寧高寧的尷尬與無奈

寧高寧離職的消息終於坐實,58歲的他正式向11年的中糧時代告別,任職中化集團。

1月5日中糧集團和中化集團宣佈領導層調整,原中儲糧總公司董事長趙雙連接替寧高寧出任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則將出任中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一位中糧集團內部人士表示,昨日中糧集團很多員工在辦公樓內歡送寧高寧,還有員工打起了橫幅,寫著“我們永遠祝福您”,寧高寧則雙手抱拳向員工緻意。

寧高寧執掌中糧後提出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戰略,不過直到他憾別中糧,這個目標並未完成。

“併購狂人”的尷尬與無奈

1958年,寧高寧出生于山東。草根出身的他,有著那個年代所有的經歷:下過鄉,當過兵,留過洋,回國後一步步從企業底層做起,一直做到先後成為華潤集團、中糧集團的一把手。在寧的帶領下,華潤集團從一家外貿企業轉型成多元化的控股投資集團。

相關資料顯示,寧高寧在中糧期間,其主導了超過50起以上的併購,先後涉及新疆屯河、中土畜、中谷、華潤酒精、深寶恆、豐原生化、五穀道場、蒙牛等公司。截至目前,中糧旗下擁有八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中國食品、中糧控股、蒙牛乳業、中糧包裝、大悅城地產五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糧屯河、中糧地產和中糧生化三家內地公司。寧高寧曾被外界稱為“併購狂人”。

然而,這個全產業鏈了看上去很美,卻存在很多問題。中糧近年以極快的速度擴張全產業鏈各環節,但協同效應尚未見充分發揮,企業規模翻倍擴張,利潤卻不漲反跌,同時,企業債務大幅上升。中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2015年上半年的業績顯示,目前,中糧雖然坐擁8家上市公司,但業績卻並不是很理想,除了蒙牛乳業是利潤奶牛之外,其他7個上市公司業績都在虧損或下滑中,從這個角度來看,中糧的全產業鏈戰略並未取得預期目標。

寧高寧是個資本運作高手,其所經歷過的華潤和中糧,都做出了令外界矚目的成就,從這一點來說,寧高寧是成功的,但是寧高寧卻有著自己的遺憾,畢竟國有企業還有著很多行政的色彩,這同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相比,在機制上對他有著太多的掣肘。

對於未竟的事業,寧高寧自己也坦陳:“如果有遺憾的事,中糧的畫圈還沒有繪完。如果有內疚的事,我修養不夠性情急燥自以為是傷害同事,懇請原諒!如果有不足的事,我才學不夠,沒能和大家一起走到更成功的遠方。如果有期望的事,真想看到中糧是全產業鏈的,遍佈全球的,競爭力強的,國際化大糧商”。

受眾多企業家推崇

除了極強的企業管理能力,寧高寧也非常有人格魅力。

有人寫書說《誰人不識寧高寧》,商界大佬任志強等更是高調宣稱寧高寧是其老師,在亦官亦商、低調謹慎的國企領導人群體中,鮮有人像寧高寧這樣耀眼。

一位蒙牛的管理層表示,寧高寧有職業追求,有大格局的企業家常有,兼有人格魅力,讓人發自內心尊敬的不多,寧高寧就是這樣的人。寧高寧有時還有點兒萌,有點大智若愚,看大方向,信任就會放手大度,能讓人跟隨他無所畏懼。

此外,寧高寧與多位風投基金合夥人的關係也很密切,曾有行業研究人士表示,寧高寧進入一個新產業後,會在一定階段引入外資或投資人,對產業進行證券化。

寧高寧與IDG合夥人熊曉鴿和賽富亞洲創始合夥人閻焱就關係匪淺。熊曉鴿和閻焱投資了中糧我買網B輪,在合作發佈會上,閻焱曾說與熊曉鴿、寧高寧三人是20年的老朋友,合作非常愉快。在一起合作多年甚至連不高興的事情都沒有,無論賺錢賠錢都很快樂。寧高寧則笑稱閻焱和熊曉鴿兩個投資人是老闆,他則是為兩人打工的。

去年10月,中糧我買網進行C輪融資,投資方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昇表示,“有人問我為什麼投國企,第一筆投我買網怎麼賺錢,風險在哪裡,但我只做一個判斷,這個判斷就是跟寧高寧合作,我很敬佩他,寧高寧是個優秀的人物。”

寧高寧則幽默回覆,“陳總雖然投資不是很大,但是把我的名聲、聲譽、歷史都拿出來了,我的責任很大,聲譽丟不起啊。”

離別之詩

如果能再年輕一回,還要來中糧。

……

如果有高興的事,是兄弟姐妹們的汗水和笑聲催生了新中糧。

如果有驕傲的事,今天的中糧已很不一樣。

如果有遺憾的事,中糧的畫圈還沒有繪完。

如果有內疚的事,我修養不夠性情急躁自以為是傷害同事,懇請原諒!

如果有不足的事,我才學不夠,沒能和大家一起走到更成功的遠方。

如果有期望的事,真想看到中糧是全產業鏈的,遍佈全球的,

競爭力強的,國際化大糧商。

……

(綜合整理自 新京報、北青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