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賣不過奔馳 大衆要在世界盃上爲其找回場子?

5.

奧迪賣不過奔馳 大眾要在世界盃上為其找回場子?

每當我在看世界盃說起德國時,難免心中都有一陣激動,看到這個顏值與實力並肩的隊伍時,都情不自禁的想起……那個憑白擁有著十三億人口,佔據著強大的核武器,卻只能對世界盃望其項背的國家。

印度,我說的就是你。

我心中的德國,他們是堅忍不拔、頑強不屈、戰意激昂、永不言棄的日耳曼民族。他們永遠會戰鬥至最後一刻,哪怕是轟然倒地,依舊豪氣沖天。

萊因克爾說:“足球就是兩支隊狂轟濫炸90分鐘,德國人帶走勝利的運動。”

在6月中旬,世界盃開打之前,我有幸瀏覽了一條新聞:“德國隊即日抵達俄羅斯機場,據稱,德國隊此次除了行李球鞋及秋衣,還帶了18000公升啤酒,700公斤香腸、三百公斤土豆。”

奧迪賣不過奔馳 大眾要在世界盃上為其找回場子?

請問,你們是去打仗的嗎?

4.

首輪比賽的德國,好像跟我剛才說的德國不太像……,哪怕是壓著墨西哥輪了90分鐘。衛冕冠軍,小組賽卻爆冷不敵墨西哥,這又讓多少球迷站在了天台上。

還好,還好。

終於在對陣瑞典的時候,拿出了德國人的氣勢,挽回了一批還能搶救的德國球迷。在少打一人的情況下,克羅斯終於拿出了在皇馬時的絕技:託尼帶水。雖然身旁的拉莫斯換成羅伊斯。

在此,我鄭重且嚴肅的告訴下廣大偽球迷。

獻上絕殺的人叫克羅斯,不是叫杜蕾斯。如果你要抬槓問我有他們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一個就是能進球,一個死活進不去。

言歸正傳,所幸德國隊主帥勒夫對帥位還有著三分迷戀,放棄了自己的偏執,不在沉醉於傳控流無鋒陣中。

當看見勒夫依舊開心的吃著自己身體中的小零食時,我知道,那個大家所迷戀的德意志戰車,它回來了。

奧迪賣不過奔馳 大眾要在世界盃上為其找回場子?

3.

小組賽的失利,其實並不影響眾多粉絲喜歡德意志戰車。可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德國為什麼會被稱呼為德意志戰車。

1972年奔馳開始贊助德國隊,1974年伴隨德國隊勇奪當屆世界盃的那一輛奔馳大巴,至今仍靜靜的佇立在斯圖加特的奔馳博物館內。而德意志戰車這個別稱,正是源於屢次伴隨德國隊取得佳績的梅賽德斯-奔馳。

這樣一輛滿載榮譽的“德國車”,曾18次參加世界盃,13次晉級四強,8次殺入世界盃決賽,獲得過4次冠軍、4次亞軍、4次季軍。

奧迪賣不過奔馳 大眾要在世界盃上為其找回場子?

說到奔馳,我就不信還有人不知道的!

這麼一個可以說是最成功、最著名的高檔汽車品牌之一,居然在本屆世界後無緣德國隊了?這意味著本屆世界盃將是奔馳最後一屆贊助德國隊。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導致德國隊與奔馳“離婚”的最大原因,竟是因為“大眾集團”提出的2500-3000萬歐的年贊助費,相比起來,奔馳每年的800萬是不是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2.

說起奔馳,不止是在中國,在整個地球,也都是家喻戶曉。

梅賽德斯,在在西班牙語中寓意為“優雅”,這與奔馳車的定位更是相得益彰。

奧迪賣不過奔馳 大眾要在世界盃上為其找回場子?

作為百年老字號,奔馳經歷了上百年的打磨,沉澱,其“心所向,馳以恆”的內涵更是深得廣大用戶的心。

你知道中國第一位奔馳車主是何許人也嗎?

滿清一脈,皇室貴胄,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慈禧太后。

奧迪賣不過奔馳 大眾要在世界盃上為其找回場子?

1901年,慈禧壽辰之際,大總督袁世凱為了討好她,不惜花紋銀萬兩買來了一輛奔馳汽車獻給太后作為賀禮。

奧迪賣不過奔馳 大眾要在世界盃上為其找回場子?

黑楠木製作而成的車廂,搭配梨黃色木質車輪,銅燈、敞篷,雕樑畫棟,巧奪天工。在紫禁城那長長的街上,轆轆的車輪聲如雨點敲打著地面,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腰,眼露嚮往。

這輛車的汽油發動機採用的是橫置佈局,最大功率是10馬力,通過發動機旁的變速器將動力傳遞向後軸,最高時速為19公里,比16抬大轎快多了。

1.

歷經百年風雨,帶給你的是你能想到的所有車型。特種,越野,軍用,民用,無一例外。

奔馳於我,就像哆啦A夢之於大雄——你要什麼,我給你什麼。

奧迪賣不過奔馳 大眾要在世界盃上為其找回場子?

你說你要一部舒適的座駕?好的,S系(邁巴赫),你選。

你說你的旅途是星辰大海?好的,G系怎麼樣。

你說你要一部大車,特能長臉那種,好的,GLS你看合不合心意?

你要你要拉轟釣馬子的跑車,好的,我們有SL、SLC。啥?你說不行?那這AMG GT你看看怎麼樣?

……

房車?我有。

麵包車?我有。

公務車?我有。

……,反正我都有。

誒!先生,您先別走了,你銀行卡掉這兒了。

奧迪賣不過奔馳 大眾要在世界盃上為其找回場子?

寫在最後:

作為球迷也好,車迷也罷。最後一次看見優雅而完美的奔馳出現在德意志戰車上的時日已不多。但因奔馳而起的故事,這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如廣告語一般能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奔馳,能夠打造下一架鐵血戰車。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