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孩」到底是什麼蟲子?真的好吃嗎?


這蟲子是金龜子。在農村很常見!由於我們家靠近農田邊上,一到晚上屋裡燈亮著,窗戶上就有很多這蟲子。有的都鑽到屋裡來了!不過對於貓狗比較喜歡吃,有時候鄰居家的小貓就會晚上跳到窗戶上,捉金龜子吃!

後來無意間查了一下,原來金龜子是可以吃的,我們山東這邊一些地方叫作“瞎撞子”。像很多飯店就會有收這蟲子!



一、金龜子的簡單介紹

金龜子是一種農作物害蟲。像我們這邊玉米地裡會經常看到。一般吃玉米等植物的根和莖葉、幼苗的地下部分。

金龜子有很多種,在我們這邊主要是銅綠金龜子和茶色金龜子、黑色金龜子為主。



二、金龜子和金蟬、螞蚱等都是夏天的一道美食!

在我們山東這邊一些地方是一道特產,土語方言叫作“瞎眼創子”、“瞎闖子”、“瞎撞子”等,意思就是黑暗裡看不到東西,四處瞎撞而得名!

其實就是金龜子,其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一般像我們這邊,在農田地裡玉米葉上有很多。

不過,據說,一般黑色的金龜子最好吃!

由於也是一道美食,好像一斤幾十塊錢,感覺和金蟬價格差不多。為此,一些人會在晚上去地裡,在地邊放一個洗衣服的大盆,裡面放些水,然後拿強光照射大盆,就會有很多金龜子飛過來,掉到了盆子裡水中,一晚上可以收集很多,第二天就可以去飯店賣掉了!



三、金龜子幼蟲可食用,也可以藥用!

金龜子幼蟲叫“蠐螬”,也叫白土蠶、雞母蟲等,在農村下過地的朋友應該會見過,也是害蟲,危害極大!

另外,金龜子的幼蟲“蠐螬”也是可以吃的,其含有的蛋白質也非常豐富。不過應儘量少食幼蟲,因為有微毒。一般有毒也代表藥用價值也會有的。



對於金龜子幼蟲的藥用價值表現為:

性味:鹹,微溫,有毒

別名:《吳普本草》——應條、《安徽藥材》——土蠶、《四川中藥志》——老母蟲、《藥材學》——核桃蟲等。


龍百曉生

不就是我們小時候吃的金龜子嗎😁這個可是青島嶗山一帶的名菜啊。屬於高蛋白,吃起來嘎嘣脆,雞肉味!是與蟬蛹齊名的80後童年回憶之黑暗營養美食了👌

現如今你要想在大城市裡尋到它,已經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了,更何況還炒出一盤菜,在哪裡?壹周君也想吃😁

首先要糾正一些童鞋們錯誤的認知,“小胖孩”就是金龜子,金龜子不是“屎殼郎”,它不是從從糞堆裡爬出來的。不過也不是什麼好鳥,它屬於植物害蟲!

金龜子的幼蟲叫“蠐螬”,就是你小時候沒事在樹根旁挖啊挖的,發現泥土裡出現的一種乳白色毛蟲(其實現在城市中也看不到啦),它們靠吃植物下部的根和莖過活,等到成熟了,就在底下作繭化蛹,變身為完全形態的金龜子!

吃金龜子,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油炸,老饕都叫它油炸豆、瞎大碰。

做法也十分簡單,金龜子洗乾淨,熱鍋寬油炸5分鐘,關火撈出瀝油。然後倒入事先用食鹽、白糖,雞精、五香粉和辣椒粉調成的粉末中打幾個滾,一盆高蛋白低脂肪的小吃就呈現啦👌

趁熱吃,像嚼脆豆,一口兩三個,就著冰啤酒,還夠不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