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管巨头接踵登陆中国 桥水6个月内将发境内私募产品

简介:规模巨大的桥水,已40年屹立不倒,穿越了多次金融危机。如今,桥水进入中国境内并将在六个月发行产品。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已于今年6月底完成备案登记,正式成为境内私募管理人。这也意味着,桥水将在6个月内发行境内私募产品,并且是从境内市场募资,而非像以往的外资机构那样通过QFII投资中国市场。

据公示,登记的私募管理人为“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于2016年3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性质为外商独资企业(WFOE),注册地址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8楼,员工人数为6。

其实,桥水早已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外资机构。从2016年至今,全球资管巨头陆续登陆中国,设立WFOE并发行股、债、商品类产品,例如富达(Fidelity)已经发行了两支债券基金和一支股票基金,瑞银(UBS)发行了一股一债,贝莱德(BlackRock)、安本(Arberdeen)、惠理分别发行了一支股票产品,英仕曼集团(Man Group)则推出的一只商品量化对冲产品。

桥水将境内发行产品

1975年,桥水创始人、联席 主席和联席首席投资官(CIO)瑞·达利欧(Ray Dalio)在一个两居室小公寓里创立了桥水。时至今日,桥水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高达1700亿美元。且不论近年的业绩如何,如此巨大的规模对于一支对冲基金而言绝非寻常,其不仅仅是光环,更是压力,对冲基金行业的新老更替速度之快人尽皆知,而桥水则屹立40多年不倒,且穿越了多次金融危机。

眼下,这支自带光环的基金正式将在中国境内发行产品,自然引来无数关注。其实,桥水(中国)于2016年3月就已经设立,2017年3月其法定代表人由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变更为王沿,但始终没有在境内发行过产品。此次桥水正式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也意味着其必须要在6个月内发行产品。

对于为何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王沿说,“此前(2015年)的汇率波动和股灾属于意外事件,跟中国的基本面没什么关系,而从长期来说我们对这么大的实体经济非常看好。若干年前,桥水基金创始人就相当看好中国,因为资金一定是往便宜的地方流动,并且中国人勤奋。”王沿认为,中国目前处在十字路口,“从经济、资本市场和债务市场、资本平衡上来说,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桥水也有着不浅的中国情结。 “这一带现在全是胡同,将来一大片高楼都得起来。”1984年,在位于长安街国际大厦22层的“世界之窗”内,刚创业不到10年的达利欧望着窗外这样预言。屋子里,所有中国人都付之一笑。

1995年,他将只有11岁的小儿子马修·达里奥(Matt Dalio)孤身一人送到中国,马修成了中国当时年龄最小的外国留学生。那年,桥水刚满20岁。

其实,2016年11月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显示,桥水已获准进入内地银行间债市进行交易,从而成为首家获得相关批准的海外对冲基金。资料显示,桥水以三家法人机构和四只非法人投资产品的名义获得了内地银行间债市的准入资格。为此,各界也认为,似乎此次桥水发行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可能性更大。

今年2月,达利欧就带着自己的浓缩了过去几十年生活、工作的“圣经”——《原则》(Principles)一书,开启了密集的中国行程,他始终强调建立在极度求真(radical truthfulness)和极度透明(radical transparency)基础上的创意择优(idea meritocracy)。

此外,达利欧也透露,之所以公司推行算法决策,除了可以实现理性决策,也可以帮助桥水摆脱对创始人的依赖。“写下你的原则和决策过程,然后把它们变成算法,让电脑与你同步作出决策,并且互补,因为人的创造力是电脑无法取代的。这么做是强有力的,能达到复合型学习的效果。”

对冲基金遇宏观挑战

尽管坐拥光环,但其实海外众多明星对冲基金在金融危机后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危机后的宏观环境变化对对冲基金行业提出了严峻挑战,无法跑赢指数的事实也使得对冲基金遭遇较大的赎回压力。

不过,他也认为:“虽然许多对冲基金策略强调对企业基本面的研究优势,但拥有宏观大视野也是成功的关键。以桥水的辉煌历史业绩来说,对外他们以风险平价策略扬名,强调要多配置债券以平衡其低于股票的风险,但桥水的成功主要还是因为赶上了30年低息宏观环境下的债券牛市。”

全球资管巨头接踵登陆中国 桥水6个月内将发境内私募产品
全球资管巨头接踵登陆中国 桥水6个月内将发境内私募产品

各大对冲基金策略

今年以来,包括达利欧在内的多位桥水人士还发声预警市场风险。达利欧在今年1月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如果利率大幅上行,那么未来18个月债市会出现熊市,经济下行周期很可能会在此后的12个月出现,也就是未来2~3年,这也是下一次总统大选的时点。” 达里奥认为,需要关注的是,当经济下行恰逢总统选举,这将是一个有趣的阶段。

近期,桥水联席首席投资官Greg Jensen在最新一期每日观察报告Daily Observations中写道: “2019年已经被设定为危险的一年,因为财政刺激在逐步减少,而美联储收紧货币的影响将走向巅峰。”他表示,“我们看空金融资产,美国经济在迈向周期尾声,流动性已经去除,市场却没有体现大环境变化,而是持续反映最近的环境。”

外资巨头涌入中国市场

虽然名声在外,但桥水产品发行的动作并不算快。

2015年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后,多家外资资管机构在上海成立WFOE;2017年5月,全球最大共同基金之一的富达国际旗下的WFOE推出首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多家外资WFOE也紧随其后;同年11月,中国宣布将放宽外资在证券、基金、期货、银行、保险等行业的持股限制,也预示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程进入新阶段。

“我们的WFOE的团队目前大约20人,大部分是投研,2018年会继续扩大团队规模。”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少杰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尽管从2017年开始才真正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但外资对于中国市场实则布局已久,例如富达国际从2011年开始就在直接在中国内地招募、培养研究员,专注于A股研究,如今发行WFOE产品似乎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