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海鮮防三大隱患

夏天到了,魚類、甲殼類和軟體類等海產品的消費旺季也到了。水產品富含優質蛋白質、脂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蛋白質含量為15%~22%;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低,約1.5%;脂肪含量為1%~10%;含有一定數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煙酸;礦物質中以硒、鋅和碘的含量較高。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平均攝入水產品40克~75克。

水產品安全隱患要留意

水產品的營養這麼豐富,但也有一些食品安全隱患,需要我們多加留意。

1.腐敗變質 魚類營養豐富,水分含量高,汙染的微生物多,且酶的活性高,容易發生腐敗變質。假單胞菌屬、產鹼桿菌屬等細菌在適宜的溫度條件(20℃~30℃)下繁殖很快。當魚死亡後由於魚體內細菌和酶的作用,使魚體出現腐敗,表現為魚鱗脫落、眼球凹陷、腮呈褐色並有臭味、腹部膨脹、肛門肛管突出,魚肌肉破裂,並與魚骨分離。

2.病原菌汙染 海產食品最易受到副溶血性弧菌的汙染。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於近岸海水、海底沉積物和魚、貝類等海產品中。像墨魚的帶菌率可高達93%。帶魚、黃花魚、蝦、蟹、貝和海蜇帶菌率也很高。7月~9月是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的高發季節,男女老少均可發病,青壯年感染概率更高。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發病急、潛伏期短,以臍周陣發性絞痛為特點,糞便多為水樣、血水樣、黏液或膿血便。病程3天~4天,預後良好。

3.寄生蟲感染 在自然環境中,有許多寄生蟲是以淡水魚、螺、蝦、蟹等作為中間宿主,人作為其中間宿主或終宿主。在我國常見的魚類寄生蟲有華支睪吸蟲、肺吸蟲等。華支睪吸蟲的囊蚴寄生在淡水魚體內。肺吸蟲的囊蚴常寄生在蟹體內。當生食或烹調加工的溫度和時間,沒有達到殺死感染性幼蟲的條件時,可使人感染這類寄生蟲病。

如何安全食用水產品

選購時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鮮、凍水產品。購買時觀察其色澤是否正常,組織狀態和肌肉是否緊密有彈性,再聞氣味是否正常。處理和存放食物時,將生的食品與已經做熟的食物分開放置。處理生的食物要有專用的設備和用具,例如刀具和砧板。使用器皿儲存食物,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觸。加工烹調應做到燒熟煮透。食用涼拌水產品,應將其清洗乾淨後,用沸水焯燙數分鐘,以殺滅副溶血性弧菌和寄生蟲。

小貼士

如果有未加工的水產品,請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保持-18℃以下。如果有未食用完(已經烹調熟)的水產品,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保持4℃。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中心溫度要達到7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