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公安是怎么做,让吸毒人员不敢、不能、不想吸食毒品的?

余姚公安是怎么做,让吸毒人员不敢、不能、不想吸食毒品的?

余姚市公安局于2013年初推行“在册吸毒人员分类分层次管理”,构建群体联防网络机制,初步建成具有区域特色打防管控一体化的吸毒人员管控体系。截至2017年底,余姚在册吸毒人员有效管控率、生物检材阴性率居全省第一位,年内新滋生率、复吸率降至低水平,吸毒管控实现了“降存量、降增量”的双降目标。2017年12月,宁波市政府在余姚召开全市禁毒工作现场会,推广“余姚吸毒人员管理工作模式”。2018年,余姚市禁毒委员会获评“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单位”,并在全省禁毒工作会议中介绍吸毒人员管控经验。

余姚公安是怎么做,让吸毒人员不敢、不能、不想吸食毒品的?

优化顶层设计 强化吸毒人员管控

余姚市公安局结合毒品输入地、消费地的毒情实际,将“控制吸毒就能控制贩毒、减少吸毒就能减少贩毒、消灭吸毒就消灭贩毒”作为辖区毒情治理理念,将“严管吸毒人员、萎缩毒品市场、减少涉毒犯罪”明确为管控机制建设目标,以“吸毒人员管控”为突破口,严管吸毒人员、降低买卖活跃度、减少毒品市场供给,全面肃清区域毒品危害。坚持禁毒工作实行党委政府主导主责,部门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协同共治的禁毒工作机制,明确社会面吸毒人员管控工作由属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负责。乡镇镇长(街道主任)领导镇级禁毒办落实本地吸毒人员管控,镇级禁毒办主任具体负责,75名禁毒专职社工具体实施管控,每人分片包干30-35名吸毒人员,专司禁毒工作。禁毒社工由镇级禁毒办为主管理,市禁毒办负责培训、业务指导和考核。

牟山镇禁毒办禁毒社工杨某,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14年通过社会招考成为了75名禁毒社工中的一员。“刚开始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考取了禁毒社工,慢慢地随着禁毒工作深入,我越发感受到吸毒对一个家庭的伤害之大,越发感觉到身上的责任重大,同时,这份工作待遇也不错,还有一定的考核奖励,我会尽全力做好。”市公安局明确禁毒社工“三个员”职责,确保每一名社工具备管控、打击、宣传的职能,社工工作必须有效解决吸毒管控存在的“找查难、管理难、戒断难”的现实问题。做好管理员,通过逐户走访、逐人谈话、逐一检测等管控措施,约束行为、管束行踪,督促吸毒人员远离毒友圈,减少甚至杜绝复吸行为;做好信息员,收集吸毒人员涉毒的情报信息,禁毒社工每月参加辖区派出所所务会议,将一月收集的复吸苗头线索、毒友圈、供货渠道等信息汇报给派出所,并协助派出所及时惩处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做好宣传员,开展社会面禁毒宣传工作,对吸毒人员及其家属讲解毒品危害、宣传政策法律,推动家办联合管理和社会综合帮扶。

余姚公安是怎么做,让吸毒人员不敢、不能、不想吸食毒品的?

全员顶格管控 封堵复吸筛查漏洞

坚持“逐户排查、逐人谈话、见面算数”的工作原则,全面摸清社会面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底数和现状,全面核实本地常口吸毒人员、临时居住外地吸毒人员和被打处的外地吸毒人员等三类社会面吸毒人员的底数和现状,并全面采集相关信息。2015年3月份,阳明街道的胡某在宁波海曙区如家快捷酒店吸毒被查获,余姚禁毒社工收到信息后通过社区了解到她母亲的联系方式,然后再通过她母亲联系上她,希望她到禁毒办报道,但是她一直不肯透露宁波确切的住址,不配合禁毒社工工作。2016年12月份,对她实行上门尿检抽查,查出阳性之后转交至阳明派出所,然后派出所对她作出社区戒毒处置。此时的她才幡然醒悟,痛下决心改掉之前的吸毒行为,每次都是和母亲一起到禁毒办报到,现在的她努力工作,慢慢地回归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之中,开启了生活的新篇章。

将社会面吸毒人员全部纳入镇级禁毒办日常管理,按“社会危害性和复吸可能性”划定四个层级,建立“一人一档”、终身跟踪,每月见面的管控机制。其中精神异常和12个月未见面检测对象为重点人员,落实具体责任人责任,落实查找管控措施;纳入禁毒办日常管理对象为日常管控人员,专职社工每月突击尿检和家访谈话,由市禁毒办部署季度突击生物检测;排除复吸可能的对象为稳定放心人员,落实季度见面谈话、半年生物尿样检测;回归社会人员取消管控措施,落实外围调查。通过四级管控法,全面掌握本地吸毒人员基本情况所办联打、家办联管、村办联防,让吸毒人员不敢吸食、不能吸食、不想吸食毒品的氛围日益浓厚。

科技助力支撑 深化打管联动机制

余姚市公安局依托管控信息系统,创新办、所、队“三个十天”工作法,全力攻克吸毒管控出现的“逃避惩治、复吸查处、源头清理”的实际难题。禁毒社工“管十天”,通过走访、谈话、检测等日常管理,所有管控对象必须十天内检测到位,为全员严管打下扎实基础。社区民警“管十天”,采取视频追踪等措施,为寻找并抓获失控人员提供强大支撑。专业民警“管十天”,依托公安智能防控平台,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抓获并打击“逃避对象”、查清涉毒群体网络关系图,成为破解吸毒管控“疑难杂症”的坚强后盾。

今年45岁的毛某,平时一直在宁波工作,原本殷实的家产因为常年吸毒已经被他挥霍一空,妻子也因此与他离婚。2015年5月,毛某被舟山定海第二次查获吸毒,并做出了社区戒毒决定。余姚禁毒办社工平时经常对其告诫谈话,劝其要远离毒品健康生活,远离吸毒圈子。然而,2017年11月份,对其生物检测发现数据异常,社工对其谈话过程中,毛某一直否认有复吸行为,社工遂将其移交至派出所,派出所通过相关部门鉴定,发现甲基苯丙胺成份,证实其近期有吸毒行为,遂对其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该局还创新开发《余姚市吸毒人员管控系统》,为每名吸毒人员建立电子档案,所有复吸行为纳入管控视线并予“零容忍”打击。

赶紧转给你身边的朋友们吧!觉得信息不错的亲们就点个ZAN

余姚公安是怎么做,让吸毒人员不敢、不能、不想吸食毒品的?

✎来源/余姚公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