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讲好客山东故事,守齐鲁文化根脉——第二届“讲好山东故事”征文大赛,详情请点击约稿函: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这个坚强的久经沙场的老人家,

眼含热泪哽咽着说:

“我很怀念他,永远记得他,

他没享受,我想着他。”

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美文

作者 / 尹君丽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在一个秋风拂面的午后,一位耄耋老人疾步走向蓬莱军休所办公室,虽然满头白发,但他步伐轻盈、刚劲有力,眼神中闪耀着军人的刚毅与精光。他就是86岁的原29军司令部机要处处长张万庆,一位在战争的炮火中成长起来的老兵

在38年的军旅生涯中,张万庆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三次,获胜利功勋荣誉章一枚。1985年12月离休,1986年10月入住蓬莱市军休所。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老人的右手拿着一个档案袋,里面是老照片。他把照片一一展示给我们看,在说到两个女儿女婿都是军人时,他的语气中透露着自豪和欣慰。这是一个内心慈爱的老人,他面向着我,一个81年生的小娃娃,把自己的人生故事慢慢展开。对于往事的陈述,意味着你要重新去触碰那段残酷艰苦的岁月,重新去温习那些逝去了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提到一个人时,他的鼻音加重,眼眶中浮动的眼泪,被他一次次忍了回去。

鬼马精灵地拱子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1931年11月生于蓬莱淳于富阳张家的农村孩子张万庆,家里共有七口人,七亩山疆薄地养活着他们。好的年头儿能吃上饭,也得夹上糠菜,坏的年头儿只能吃糠菜、树叶、树皮,荒年则不得不饿肚子。

张万庆六岁的时候,蓬莱闹灾荒,蚂蝗、旱灾让农地颗粒无收,他随着父母逃荒闯关东,爷爷在家看着门,第二年粮食开始长起来的时候再回来。

1938年,日本鬼子进入大辛店,张万庆所在的村子,因为在山区,成了日寇侵占时期的游击区。老百姓眼中的游击区就是说敌人也来催粮,我们的部队也有从这儿路过的,还有地下工作者(地拱子)给老百姓做政治工作,号召抗日。

张万庆家的房子串通门,正面临街,后门是山,特别适合秘密聚会。如果前门发现有动静,可以从后门上山隐蔽,于是这里成了大辛店地下工作者的秘密聚集地。七岁的张万庆成了蓬莱年龄最小的地拱子。

因为年龄小,所以不太引人注意,七岁的张万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口碴子,也就是提前对对词儿。因为地下工作者年龄和他大哥的年龄差不多,所以一旦有日寇来查,他就说那是他大哥,七岁的小孩子比较可信,几次过去,鬼子也就不再查了。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是不甘屈服的蓬莱民众的抗日力量,当时村里有民兵、有妇救会、识字班、青年抗日先锋队、儿童团。张万庆清晰的记得,他上小学学的第一首歌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他唱着这首歌参加了儿童团,在村里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有情况,立刻跑回家通知地下工作者。从小被抗日精神熏陶的张万庆在与游击区内日本鬼子斗智斗勇中一天天长大,童年的经历锻炼了他的灵智、机巧,也为他之后的机要工作打下了基础。

1945年,13周岁的张万庆去报名,但因为年龄太小,个子还没有枪高,征兵的人说:“你去牙山那儿的医校看看招不招人”,结果去了医校,人家也因为他年龄太小拒绝了他。1947年7月,十五周岁的张万庆再一次报名参军,入编北海独立营。在新兵营一个半月的时候,在栖霞蓬莱交界的麻山(艾山对面)参加战斗。1947年到1950年间,参加战斗十多次。当时还是小孩儿的张万庆,开始上战场比较紧张,但在部队战斗热潮的熏陶下,勇敢往前冲,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等功三次。

强攻龙口机场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1947年十一月份,国民党进攻胶东进入尾声,我军进入战略进攻阶段,从栖霞打到龙口。12月,张万庆所在的胶东军区北海教导营奉命对龙口飞机场实施攻击,以切断敌人的退路。当时,张万庆是教导营2连8班战士,担任攻打机场南面一个据点的任务。该据点的碉堡群是由一个母堡和3个子堡组成,外设一道路障、一道铁丝网和一条壕沟。张万庆所在营队有重机枪,还有爆破队、突击队、火力组(轻机枪)。

爆破队三人一组,共两组,分别负责炸掉路障、铁丝网、然后是炸平壕沟,最后一关才是碉堡。第一组负责爆破铁丝网路障,比较顺利,张万庆与副班长和另一个战友在第二组,负责炸壕沟。第一组完成任务后,副班长拿着炸药往上冲,炸掉了壕沟,但同时被子弹炸伤腿,趴在地上,接下来的任务谁执行?一秒钟的犹豫也没有,张万庆立马拿着炸药包往前冲,成功炸掉敌人的碉堡!那时,

张万庆参军仅仅三个月,是童年少年时期的地下工作生涯锻炼了他的冷静机警,是部队的热血锻炼了他的果敢,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将成为他报效祖国的基石,成就他一生的戎马生涯。这次战斗,张万庆荣立三等功。

永生不忘马排长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在执行爆破任务时受伤的副排长姓马,86岁的张万庆,亲切的叫他马排长,这就是那个每每提起就让他流泪哽咽的战友。

龙口一战后,敌人退缩回去,我军推进到龙口小王庄,部队两向对接。1948年1月份,敌人的部队和我们的部队,在临近的村子里驻扎,白天互相都能看着很清楚,但是晚上看不到。

我军驻扎的地方前面有个土堡,晚上换流动哨。马排长带着战士做潜伏哨,黄县都是平地不像栖霞都是山,张万庆和另外一个战士奉命在一百米左右的洼地里隐蔽。夜里十二点,敌人从龙口那边,顺着坑卡摸上来,他们以为我们这边没什么力量,张万庆在侧面看到五六个人一帮快到他们排哨跟前了,就开枪射击,打伤一个,炸死一个、炸伤两个,另外三个爬了回去。没接到命令就射击,张万庆以为做错了,但是马排长说他们做的很对:“要是被敌人摸到我方阵地,后果就严重了。”这一次战斗,张万庆被记四等功。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1948年的时候马排长28岁,这个山东大汉,是一名抗战老兵,因为在主力部队负伤,调到教导营当教员,他本可以远离战场,却总喜欢冲锋在前,在枪林弹雨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15岁的张万庆一参军就遇到了马排长,当时每个战士有四个手榴弹、背包、枪,马排长一直替张万庆背着,生活吃住每时每刻都像哥哥一样照顾着他,一次次的战斗他们结下了亲兄弟一样的感情。战斗空隙的时候,他们也会聊聊天,28岁的马排长,希望战争结束回家娶个媳妇儿,种几亩地,好好过日子。

1948年4月份,龙口解放了,部队转到栖霞,在烟台外围福山,打了几仗。在一次组织爆破的时候,马副排长又一次带头往前冲,被流弹击中胸口,当场牺牲。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万庆老人很悲伤,好像那一幕场景又经历了一样悲痛,沉默了好久,他这个坚强的久经沙场的老人家,眼含热泪哽咽着说:“我很怀念他,永远记得他,他没享受,我想着他。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1949年2月,张万庆加入中国共产党,确立自己的政治生命,1950年八月份,被选调参加机要工作。机要工作是对个人的绝对信任、关怀,为党和国家保护机密,是一个老兵的荣耀。之后的日子,张万庆参加了文化高教班,学习大学课程,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掌握机械化、现代化、电子化的栋梁之才。

十五岁那年,张万庆和村里五个邻居一起参军,当兵第二年,三个老乡牺牲在战场上。岁月沧桑,战火无情,从炮火中走来的张万庆,在和平的时光里,缅怀过往,感怀生活,每天健身、读报,时时刻刻保持着一个共和国老兵的风范,铁骨柔情,立身为旗。

end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文章作者

  • 尹君丽

  • 成人组

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出品

……

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

如果您喜欢本文,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主办: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协办:山东省作协 澳洲山东同乡总会 澳中文联

法国山东商会 德国山东同乡会 加拿大齐鲁同乡会

执行团队: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敬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征文大赛专属网页

“讲好山东故事”征文大赛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烟台旅游头条”上线啦~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讲好山东故事·烟台故事展播8|美文「铁骨柔情立身如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