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岩莉:城市社会信用数据资产运营

本文根据中投国信(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岩莉在2018第四届中国(贵阳)大数据交易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很荣幸讲一下城市社会信用数据资产运营问题。与大家分享运营是什么、我们具不具备运营的条件以及我们运营的产品和运营的路径。

运营是什么?运营就是要赚钱,产生经济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过了以物物交换为媒介的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认为是以信用为主的信用经济时代。信用近两年比较火热,国内一些专家、企业在对外演讲的时候都在讲这个词。信用经济其实在国外已经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为主的模式,还有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制模式。中国是一个什么阶段呢?我判断,2018年我们将进入信用经济的时代。

崔岩莉:城市社会信用数据资产运营

为什么说2018年将进入信用经济时代呢?在2012年左右,我们国家已经有一些中小企业征信公司出现,但是这些征信公司的规模都比较小,所谓的销售额也没有一定的规模,直到2014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发布。随后这五年,从国家、省、市,甚至某些区县都在构建全国信用体系共享交换平台,这个平台更侧重于互联网金融的征信。2014年到2018年这五年是信用数据归集、信息平台建设的五年,所以我给它定义为信用信息的时代。这五年内,平台已经基本建成,到今年年底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地市级平台必须与省级平台、国家级平台打通。

截止到上周,国家级的平台已经汇集了166亿条的数据。这代表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像福州、深圳、上海这些做信用平台比较早、经济也比较发达的城市,其现在的信用数据已经归集到12亿条,这些数据都代表我们已经具备了运营的条件。

有了数据,就有了场景,就可以做应用,可以运营,可以赚钱。所以说,信用经济的时代有三大标志。首先信用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其次信用已经被应用到社会资源配置的各个领域,第三就是信用已经对政治治理起到了作用。

我们已经具备了运用的条件,有了数据、大的政策环境,那么,我们运营的场景和运营的路径是什么呢?我今天重点讲一下信用在政务领域的应用。

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的企业代表,我认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及运营,未来两到三年还需要政府引导。

例如,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成功把信用潜入到分类监管、政府采购等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在公共资源配置则嵌入了脱贫服务、公积金、医疗服务。我认为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和第三方用信机构合作,去购买第三方用信机构的产品。有些产品是有偿的,有些服务一定要收费的,才能推动这个市场,如果没有盈利的模式,信用的数据不产生价值,投入这么大的资金来建立这个社会信用平台就没有意义。

信用在税务、工商、旅游等商务领域的应用逐渐在一些城市落地。我提出了“一城一企一码”,就是一个城市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一个信用码,这个信用码是指应用于商业领域的应用代码。

6月10日,全国信用峰会即将召开。峰会上,福建福州打造了一个诚信街区,有300多家商户。我们把这300多家商户做了一个企业信用的评价,未来到每一个商户买一瓶水、一个蛋糕都有一个信用诚心二维码,只要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这个用户是五星诚信还是三星诚信。同时我们能为市场税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支持服务。

“一城一人一分”,就是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个人信用分。在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提出2018年的五个组合拳和十个量化指标中,有一项量化指标就是每一个城市个人信用分要达到70%。只有做了个人信用分的评价之后,才能讲信用应用推广开去。例如,把信用嵌入城市一卡通,信用好的个人在坐公交车、坐地铁时可以打折,其信用卡到旅游景点也可以打折,甚至可以不用挂号就缴费,通过信用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价值。

信用数据资产运营途径可以采取集约化的模式建设信用平台,也可以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建设平台开发用信产品。未来需要进一步强调政府引领用信,政府用信是最大的场景,政府现在用信也是最大的购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