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名方分享:上中下通用痛風方

名方分享之痛風方:

上中下通用痛風方:源自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痛風》,有祛風除溼、清熱化痰、活血通絡之效。中醫“痛風”,並非單純現代醫學的“痛風”,是指由風、寒、溼、熱、痰、血瘀等引起,以周身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亦屬“痺證”範疇。在日常工作中常以此方為基礎方加減用於治療風溼及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關節炎病症,收效良好!現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下:上中下通用痛風方!


痛風名方分享:上中下通用痛風方

原方組成:酒炒黃柏,蒼朮,姜制天南星各6g,桂枝,威靈仙,紅花,姜活各5g,防己,白芷,桃仁各1.5g,龍膽草,川芎,炒神曲各3g。

入湯劑組成:酒炒黃柏10g,蒼朮10g,姜制天南星6g,桂枝15g,威靈仙15g,紅花6g,姜活10g,漢防己10g,白芷8g,桃仁8g,龍膽草15g,川芎8g,炒神曲6g。

用法:共研細末,用神曲煮糊和成丸藥如桔子大,每服9g,白開水送下,或者水煎服,上藥加水至600mL,武火煮開出味,再文火煎至約300mL,溫服,每天一次。

功效:燥溼清熱,活血止痛。
痛風名方分享:上中下通用痛風方

主治:周身骨節疼痛的痛風證。如風溼性關節炎,亦可用於三叉神經痛,肩關節周圍炎,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陳舊性軟組織損傷。上中下的痛風諸證均可通用。
痛風名方分享:上中下通用痛風方

方解:黃柏清熱,蒼朮燥溼,共清下焦溼熱(此為二妙散,治痿證主方藥),龍膽草清利肝膽溼熱,防己行水,四者所以治溼與熱也;姜制天南星燥痰散風,尤能化經絡間痰濁之氣;桃仁、紅花活血去瘀,川芎為血中氣藥,通行十二經絡,四者所以治痰與血也;羌活祛百節之風,白芷祛頭面之風,桂枝、威靈仙祛臂脛之風,四者所以治風也;加神曲者,所以消中州陳積之氣也。疏風以宣於上,瀉熱利溼以洩於下,活血燥痰消滯以調於中,所以能兼治而通用也。全方共奏清熱解毒、化痰除溼、活血通絡之效。


痛風名方分享:上中下通用痛風方

閱讀後記得點右上角的"關注"關注我哦!

與醫生為友,健康與你隨行!

我是關國章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