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國內真的無藥可用?

文丨健識局 Yana

編丨leon

電影“我不是藥神”點映口碑爆表,提前上映。而影片中的慢粒性白血病,以及救命藥格列寧,也成為輿論的焦點。

“藥神”原型陸勇,本身就是慢粒患者,他本人也曾為《我不是藥神》站臺。正因如此,其曾經代購過的靶向藥格列衛,也被普遍看做是電影中格列寧的原型。

我不是藥神:國內真的無藥可用?

那麼,慢粒性白血病究竟是什麼病?現實中的患者,是不是真的像電影中說的那樣無藥可用?

1.慢粒性白血病是什麼?

人體血細胞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其中白細胞裡又有粒細胞,粒細胞惡性增殖的疾病,就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和環境汙染、從事特殊職業等有關。

雖然慢粒性白血病發病率不到十萬分之一,但因為病程長,患者人數並不少。

2.慢粒有什麼表現?

患病者白細胞指數高,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而且脾臟特別大,肚子大,胃口小,營養跟不上,人很消瘦,早期血小板高。晚期可能有出血症狀,貧血、血小板減少、發燒、少部分會出現骨髓纖維化,死亡原因一般是感染多種疾病。

3.救命藥真的這麼神?

疾病分為慢性期,加速期與急變期,針對該病特異基因遺傳靶向藥物---伊馬替尼上市之前,干擾素及羥基脲是治療此病的主要藥物,但二者副反應較多,患者僅能維持慢性期5年左右,最終發生急變。發展到急性期的患者最多存活一年,從慢性期到急性期也只能存活五六年。

靶向藥伊馬替尼上市後,患者只要規範吃藥,按照醫囑規範監測,就可以維持疾病長期緩解不進展。目前靶向藥上市10多年,服用的患者疾病維持情況都比較好,10年生存率達85%~90%。

4.印度仿製藥為何火爆?

據媒體報道原研藥價格高昂,一盒藥物在2.7萬左右,一盒120粒,患者每天服用400mg,也就是4粒,一個患者服藥一年超過7萬。陳文明介紹稱,儘管生產該藥的公司實行了一些援助計劃,但長期用藥仍然是很大的經濟負擔,部分患者會想辦法購買印度仿製藥吃。

但是,印度仿製藥效果不能保證與原研藥一致,一部分患者最後只能選擇骨髓移植。

5.國內有仿製藥嗎?

陸勇案是2015年的事,陸勇代購藥品是2004年開始的,那時候國內確實沒有合適價格的仿製藥可以替代格列衛,如今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4月1日,甲磺酸伊馬替尼(格列衛)專利期已滿,此後陸續有正大天晴的膠囊劑、江蘇豪森和石藥歐意的片劑等仿製藥獲得生產批件。其中,江蘇豪森的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剛剛通過了一致性評價,也就是說,其質量與藥效與原研藥一致。

我不是藥神:國內真的無藥可用?

該產品網絡報價約為1300元/盒,每盒60片。

6.醫保能報銷嗎?

我不是藥神:國內真的無藥可用?

2017年起,伊馬替尼已被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乙類目錄,支付範圍為“限有慢性髓性白血病診斷並有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檢驗證據”和“胃腸道間質瘤”的患者。

納入乙類目錄後,報銷比例達80%左右(各地市不同),大大減輕了患者的治療負擔,平常人家也能支付得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