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翻船了,看到的快呼叫救援” 最悲伤的假期:海宁海派员工的无妄之灾

“救命,翻船了,看到的快呼叫救援” 最悲伤的假期:海宁海派员工的无妄之灾

7月5日下午暴风雨来临时普吉岛附近海域。(资料图)

在普吉沉船事件中遇险的中国游客里,有37位来自浙江海宁海派家具有限公司,他们大多是公司的中高层,在7月1日到8日公司休假期间前往泰国普吉自由行,另有一批公司员工前往日本。

31岁的海派家具有限公司外贸经理沈先生,是在7月3日上午离开家门的,这次,他参加的是公司组织的普吉岛自由行。

7月是沙发企业传统的生产淡季,正是梅雨季节,江南炎热又多雨。这家拥有1000多名员工,出口额在中国位居第四的公司,给大部分中高层放了个假。7月3日晚上,公司中高层及家属37人一行,从杭州萧山机场搭乘CA717航班自由行飞赴泰国普吉机场,开始自己的度假之旅。

坏消息还是来了

沈先生一家和他的外公外婆、大表姐住在海宁一户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公寓中,全家人四代同堂。

沈先生外祖父沈老人回忆,一家人大约在半个月前就得知他们即将出游的消息,沈先生的儿子还激动了半个多月。但临出发的那个早晨,曾外孙面对着平日的玩具突然恋恋不舍,不想离家出远门。孩子的母亲王小姐催促着孩子快点走,孩子只好作罢。

沈老人和老伴儿送着他们走到自家的小车旁——沈先生需先开车到公司,再和同事统一出发,开启他们的泰国之行。

一直牵挂着外孙一举一动的沈老人,第一时间发现了沈先生遇险的消息。7月5日19:07,他看到沈先生发了一条朋友圈,那是一张沈先生在船上的自拍照——在一艘船上穿着救生衣,头发湿漉漉的,刘海丝丝分叉。

再往前,沈老人又看到了沈先生在更早的19:04发的一条文字朋友圈:“救命,翻船了,看到的快呼叫救援。”这下他才意识到事态严重,赶紧联系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他的大女儿,正是沈先生的母亲。

一家人焦急等待着沈先生的最新情况,情绪起伏不定。

20:00左右,沈先生打来了第一个电话,他简单地报了平安,但也告诉家人孩子和妻子并没有找到。直到晚上快接近9点,沈先生的第二个电话来了,是个好消息,孩子找到了。

但再过了一个半小时,令全家人担忧的坏消息还是来临了——沈先生妻子王小姐的遗体被找到了。

“涛涛只是说了句’我很累,我也很忙’。”沈老人从自己外孙的语气中辨不出他的情绪。沈先生告诉他们,遗体是通过照片辨认的。

沈老人记得,自己送他们出发时,还特别叮嘱外孙媳妇一定要照顾好孩子。“没想到她自己没了。”沈老人语气有些悲凉。

沈先生的母亲和小阿姨昨晚就住在海宁市政府为她们安排的花园酒店。7月7日凌晨2点,他们在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浦东国际机场,准备赶赴普吉。沈老人介绍,小女儿因为以前就有护照,搭乘7:30左右的航班前往普及;昨天临时加急办护照的大女儿则搭乘今早10:00的飞机前往泰国。“沈先生的妈妈已经两晚没睡觉了,不吃不喝,心情很悲痛。我们也都没睡。”

母子两人没有上船

在不大的海宁城,海派公司很有名,人们都在谈论着这场巨大的沉船悲剧。

范小姐和她的儿子,是海派公司旅行团中唯一两位没有登船的乘客。去过普吉岛旅游的范小姐,本并不想参与这趟旅行,她需要向单位请假也让她觉得不便,但她在海派家具有限公司工作的丈夫黄先生说,这次旅行公司的人都带着家属全家一起出游,再加上儿子也很想和同龄小孩一起去海滩玩,她才下了决定。

范小姐的母亲陆女士得知沉船的新闻是在7月6日早晨九点多。亲家公从年轻的侄女婿那儿得知这则沉船新闻后,便径直开车来到陆女士的家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后,心情慌张的亲家公开始大喊:“出大事了出大事了!”陆女士甫一开门,亲家公便哭了出来。

得知消息后却对家人生存状况一无所知的陆女士也开始哭,哭来了住在附近的大哥大嫂。他们给陆女士在外工作的丈夫打电话,丈夫问出什么事了,陆女士也只能哭着说:“出大事了,我在电话里也说不清楚。”随后,大约早晨十点多陆女士的小女儿也赶到家中,彼时的她已经通过QQ和远在泰国的姐姐取得联系,得知因为小孩子不想乘船,范小姐和小孩留在宾馆,成为团中没有上船的两个人,躲过了这场灾难。范小姐通过酒店前台,找到了丈夫所在的医院,得知丈夫获救,但是双手严重受伤,经历了一场手术。陆女士认为这是女婿在水中求生的过程中抓住漂浮物而受伤。

尽管一家三口幸存,陆女士的心情依然沉重。她的讲述时常被啜泣声打断,嘴中喃喃地念着,“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这样了。”女儿的同事与朋友每来询问一次,她都会哭一次。目前,女婿黄孝丰的朋友已经赶赴泰国。

陆女士家附近超市的许女士和她们一家早已熟识,小区内的居民有一个共同的微信群,6日晚一封海派公司遇险名单在海宁的各个微信群中转发,当居民们看到范小姐一家三口都已获救,微信群里发来了欢呼声。

村委会派员安慰老人

仲夏乡间的风吹过主路两侧的香樟,海宁周王庙镇新建村南余家弄,就藏在主路旁一条隐蔽的小路中。那是海派公司仓库主管朱女士婆婆的家。

朱女士的丈夫是余家的独子,余家目前只有婆婆,之前公公因意外去世。而这次,朱女士连同她的女儿和外孙女又在普吉的茫茫大海中失联了。家中的老人并不知晓她们三人失联的消息,只知道普吉那边的船出事儿了。

南方周末记者抵达余家弄时,余家的门口聚集着六位青壮年男女。新建村村委会主任沈红一告诉南方周末,这是村委会派去安慰老人的人员,目前他们仍瞒着余家老人家中三人失联的消息。朱女士的丈夫早已急得团团转。南方周末记者看到,几位村委会人员围着那位身着红衣的婆婆,面对那位遭遇接二连三打击的老人,他们在尽力宽慰。

但更多的人,依然沉浸在惊惶不安的恐惧和悲伤中。7月6日晚,有杭州当地媒体记者拿到一份海宁海派公司此次前往普吉岛的39人名单。名单上共有14户家庭,其中11户家庭有人员失踪,两户家庭的成员全部失踪。从年龄看,这两户应该是两大一小的三口之家,孩子分别是9岁和3岁。39人名单中,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3岁。

7月7日早晨,南方周末记者前往遇险者之一陈女士的家中。同小区的马阿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的女儿和陈女士的儿子曾是早教班同学,两人还互加了微信。另一位邻居介绍,陈女士的儿子正在附近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宏达学校上学,成绩很好。

通过微信,人们看到了小伙子最后发的一条微信朋友圈。“海豚表演很精彩,动物园很鸡肋,小盆友们也同感。”

时间仿佛被定格在了7月4日的下午17:36分,这条朋友圈配发了四张他在动物园中拍摄的照片,海豚活泼跳跃,同行的小孩们认真地玩耍。

更早前的7月3日晚,这位未满十八岁的少年,发了一条因航空管制而遭遇飞机延误的朋友圈。那时的他并不知道等待着他的,不仅是普吉岛的沙滩、阳光和豪华房间,还有一场暴风雨中的沉船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