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果核登大雅之堂

果核,在普通人眼裡是垃圾,但到了核雕藝人手中,就能變成栩栩如生的立體畫面,你能想到的或者你想不到的各種景象都可以在這些小小的果核上刻畫出來。12月11日,濰坊市老年大學舉辦了2016濰坊市核雕協會年會暨2016濰坊核雕作品展,150名核雕藝人共聚一堂,回顧濰坊核雕這一年的藝術成就。內行談門道,外行看熱鬧,作為我們這些門外漢,有美的作品欣賞就好,至於藝術內涵,就留給專業人士討論吧。

你看果核是垃圾,我卻拿它當寶貝

11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2016濰坊核雕作品展現場看到,琳琅滿目的核雕作品讓人眼前一亮,400多件作品精雕細琢、栩栩如生。

展櫃的一角,核雕藝人劉文虎的《十八羅漢》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十八個羅漢面目各異、神態迥然,既袒胸露乳又鬚眉皆喜,每個羅漢的喜怒哀樂都充滿了仙家風貌。特別是“挖耳羅漢”,頭微左歪,睜一目閉一目,把掏耳朵的動作表現的活靈活現。“我很喜歡這件作品,能把每個羅漢的表情、動作刻畫得這麼形象,可見核雕藝人的刻工技藝非常深厚。”從濰坊高新技術開發區專門趕來參觀的市民孫先生說。

當天,濰坊市核雕協會會長希今也帶著自己的作品趕來與同行交流。他的作品《吾且狂醉》刻畫的是弼馬溫孫悟空得知自己官小後,從天庭返回花果山,還沒來得及換下官服就大醉一場,表現了孫悟空的狂放不羈。栩栩如生的刻工將“孫大聖”那種不喜約束、桀驁不馴的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

41歲的希今從13歲就開始喜歡核雕,他把核雕當成自己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核雕藝術上,他善於研究“難”。“核雕看似簡單,實際上很難,它不僅表面有紋理,裡面也隱藏著紋理,紋理錯落交織,創作難度非常大。”希今說,這件作品他從構思到創作完成用了2個月的時間,“作品完成後,可以說疲憊感、自豪感並存”。

希今在鍾情創作的同時,希望有更多的人認識核雕、學習核雕,發揚核雕。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核雕認知度的不斷提高,不少人開始登門學藝。如今,希今已免費教學100多人,如果有想學習核雕的愛好者可以免費拜師學藝。

各種培訓將展開,感興趣的來看看

濰坊核雕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精湛的藝術表現力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我國北派核雕藝術的代表。濰坊核雕作品《馬拉轎車》曾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優等獎牌,濰坊核雕還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國際友人。

然而,作為技藝要求較高的濰坊核雕這一微雕藝術,在歷史上僅能作為小眾藝術流傳。在歷史發展大潮中,濰坊核雕幾近瀕危失傳。據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範新建介紹,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興起和濰坊市核雕協會的成立,濰坊核雕發展出現新的轉機。

“核雕藝人水平參差不齊,各成流派,這種局面並不利於濰坊核雕的長遠發展。”範新建表示,鑑於此,部分核雕藝人、核雕藝術的研究者與愛好者紛紛牽頭髮起成立協會事宜。2015年12月6日,濰坊市核雕協會成立,成員達140餘人,形成了保護、傳承和發展這一優秀民間藝術的團隊合力,促進了核雕藝術的創新與發展。

濰坊核雕協會成立後,組織了各種展覽、研討會、培訓班和技藝比賽,增進大家相互間的交流,提高了會員的技藝水平。經過一年的發展,雕刻藝人隊伍也從過去的寥寥數人發展到現在400餘人,社會上對核雕作品收藏把玩之風漸成氣候,核雕價格更是翻了十幾甚至近百倍,影響力與日俱增,蔓延到全國各地,濰坊核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時期。

據範新建介紹,我市將持續開展核雕技藝培訓活動,積極開展收徒授藝活動,以促進核雕藝術的不斷傳承。從2017年開始,濰坊市核雕協會將不定期舉辦各層次的核雕藝術培訓講座活動,繼續面向社會吸收核雕人才為會員,壯大核雕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