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銀行2017財報:放貸4468億,平均貸款利率下降1%

网商银行2017财报:放贷4468亿,平均贷款利率下降1%

2018年7月6日晚間,浙江網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網商銀行”)發佈其經安永審計的2017年財報。

2017年度,網商銀行營業收入42.75億元,淨利潤4.04億元,同比增幅28%。截至2017年末,網商銀行資產總額781.7億元,負債總額735億元,所有者權益46.7億元,年末資本充足率13.5%,不良率1.23%。

目前民營銀行數量為17家,其中最知名者為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市場習慣將網商銀行、微眾銀行放到一起比較,第一消費金融認為這兩家銀行相同點主要是兩個,一方面是名稱中均有“銀行”二字,共同受到銀監監管,遵循商業銀行的相關規則行事,另一方面則是均利用互聯網展業,對技術高度自信。

但實際上,因為擁有的資源不同,使得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在定位、戰略、業務發展上形成了巨大的差異,導致網商銀行、微眾銀行不具備可比性。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網商銀行、微眾銀行講述的中國民營互聯網銀行發展道路的故事,各有千秋,且聽第一消費金融細細道來。

一、戰略不同

在其最新年報中,網商銀行歸納其戰略如下:

一、服務小微客戶戰略


網商銀行藉助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突破空間和時間限制,結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豐富的線上電子商務平臺、線下支付交易場景的優勢,利用阿里巴巴B2B、淘寶、天貓、螞蟻金服支付寶等平臺上積累的信息,向這些無法在傳統金融渠道獲得貸款的小微客戶發放“金額小、期限短”的純信用小額貸款及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二、服務農村市場戰略


網商銀行通過數據化模式針對性地覆蓋各類三農用戶群體,提供與三農用戶實際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信貸支持,促進農村經濟包容性增長。通過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整個生態協同的力量,在實踐中通過信貸服務與電子商務相結合,構建覆蓋農村經濟價值鏈的信息通路,實現了資金下行和農產品上行的雙向流動,為農業產業鏈的企業及農民用戶提供從農資採購到農產品銷售的整體金融服務方案。


三、服務各類中小金融機構


網商銀行依託自身的互聯網的風險識別能力、科技系統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為各類中小金融機構提供風險管理能力和技術、信息系統、產品開發能力等綜合服務,並與中小金融機構一起更好地服務小微用戶;通過與中小金融機構的合作,進一步完善同業合作生態,促進網商銀行的平臺化發展。

2018年7月3日,微眾銀行行長李南青登陸《銀行家》雜誌封面人物,撰文《堅持“普惠金融”戰略 引領金融科技發展方向》。在這篇文章中,李南青重申該行的“普惠金融”發展戰略為“普惠金融為目標、個存小貸為特色、數據科技為抓手、同業合作為依託”。

咋一看,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的發展戰略神似,但由於網商銀行、微眾銀行所擁有的資源不同,實際上打法區別非常大。比如,網商銀行從阿里巴巴獲得的電商場景,微眾銀行沒有;網商銀行明顯的資金下行深入農村的戰略,微眾銀行也沒有。

這一根本性的區別決定了網商銀行主要偏向小微企業,是TO B的業務為核心,而微眾銀行則因為自身商業場景缺失而偏向TO C的業務。這從兩家銀行推出的第一款產品的不同就可以看出。

網商銀行推出的首款貸款產品是面向中小規模的創業型網站推出的“流量貸”,而微眾銀行推出的首款產品是現金貸產品“微粒貸”,直到2017年11月才推出面向深圳小微企業的“微業貸”。李南青在文章中坦承微眾銀行當前面臨的問題,“小微業務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個人業務結構較為單一”。

基因不同,決定戰略方面實質上的不同,這在兩家銀行的經營結果上的表現非常明顯。

二、571萬小微企業PK1200萬自然人

財報顯示,自開業以來,網商銀行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和小微經營者達571萬戶,累計放款額4468億元,戶均貸款餘額僅2.8萬元。其中,超過100萬客戶為線下碼商(第一消費金融注:碼商指的是通過二維碼收款的小微商家)。據網商銀行三週年之際公佈的數據,網商銀行信貸業務已經服務850萬小微經營者,其中線下碼商逾300萬,2018年上半年線下碼商呈數倍增長。

農村貸款方面,網商銀行發給農村客群的貸款為264.5億元,佔放款總額比重為5.9%;累計服務農村客戶75萬戶,佔客戶總數比例為13.13%;信貸餘額中約11.9%為涉農貸款,年末涉農貸款餘額39億元。

此外,網商銀行代理銷售的貨幣基金“餘利寶”到2017年末累計為675萬小微經營者提供了現金管理服務。

而微眾銀行則是別有一番景象。微眾銀行2017年度財報顯示,微眾銀行服務用戶達0.6億,覆蓋全國567座城市。核心業務貸款方面,微眾銀行授信客戶超3400萬人,累計向1200萬人在線放貸8700億元。

“網商銀行從成立開始就立足於服務小微企業。”網商銀行行長黃浩介紹,儘管去年市場資金成本平均上升了1個百分點,網商銀行給小微企業提供的貸款平均利率還是降低了1個百分點,“哪怕壓縮自己的利潤空間,也希望盡我們所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2018年6月,網商銀行啟動“凡星計劃”,向行業開放所有能力和技術,目標是在未來三年,與1000家各類金融攜手,為3000萬小微經營者提供金融服務。

黃浩表示,2018年網商銀行將力所能及地繼續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同時,向風控技術要效益,向基於AI的運營能力要效益,在銀行自身發展與服務小微企業之間找平衡,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戰略定位這個出發點和最終經營結果之間,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在財務運作的差別如南極的冰山,不那麼容易拆解來一窺究竟。

三、財務上的不同

財務上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收入構成、資金來源和人員開支等多方面。

微眾銀行財報顯示,其2017年度的利息淨收入為43.9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5.14%;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22.74億元,佔營收比重為33.7%。

網商銀行2017年度的利息淨收入為37.3億元,佔營收比重為86.43%;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僅5.8億元,佔營收比重僅13.43%。

網商銀行的手續費收入主要是代銷餘利寶的手續費,而代銷貨幣基金的手續費較低。微眾銀行手續費方面相對於網商銀行收入較高,這或與微眾銀行的模式為與50家金額機構聯合放貸的模式,而網商銀行主要以自營模式為主有關。

李南青在前述文章中指出,微眾銀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還有同業負債佔比過高、資本對業務發展支撐不足。

據微眾銀行2017年財報,微眾銀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為452.13億元,佔負債總額的比例為61.62%。而網商銀行此一項目的金額為381.41億元,佔比為51.86%,低於微眾銀行。

微眾銀行第二大負債來源為“應付債券”,金額為170.36億元,佔比23.22%;而網商銀行第二大負債來源為“吸收存款”,金額為251.68億元,佔比34.22%。微眾銀行在“吸收存款”項下金額為53.36億元,佔比僅為7.27%。

網商銀行在財報中稱,2017年在負債融資多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2017年2月和6月,網商銀行相繼獲得央行批准,可以在銀行間市場開展債券投融資和同業拆借交易;2017年4月,獲准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簡稱“銀登中心”)開展信貸資產轉讓業務。截至2017年年末,網商銀行累計與143家金融機構開展了債券回購和同業存單投資業務,與2家銀行開展了信用拆借交易,與13家金融機構開展了同業存款交易,擴大了同業合作朋友圈。

此外,這兩家銀行的成本差異還表現在人員開支上的差異。

截至2017年末,網商銀行員工總數僅377人。按崗位分佈劃分,前臺人員110人,中後臺人員267人;按學歷劃分,研究生及以上127人(其中博士學歷2人),大學本科218人,大學專科32人。

微眾銀行2017年年報沒有披露其員工數量,其在2016年年報披露的員工數量為1047人。微眾銀行方面人士向第一消費金融透露的員工人數是約1500人,相當於網商銀行的4倍。假設兩家銀行的薪資待遇相差不大,微眾銀行在人員上的支出,大概率是數倍於網商銀行。

网商银行2017财报:放贷4468亿,平均贷款利率下降1%
网商银行2017财报:放贷4468亿,平均贷款利率下降1% 网商银行2017财报:放贷4468亿,平均贷款利率下降1%
网商银行2017财报:放贷4468亿,平均贷款利率下降1% 网商银行2017财报:放贷4468亿,平均贷款利率下降1%
网商银行2017财报:放贷4468亿,平均贷款利率下降1% 网商银行2017财报:放贷4468亿,平均贷款利率下降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