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祕密

清明節剛過

今天我們就聊聊與清明二字有關的

《清明上河圖》

為什麼要叫清明上河圖?

專家學者通過對“清明”的考證得出三種觀點:

一,“清明節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無論哪種解釋

都無礙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畫

你自己也可以有個判定

大約在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中後期,張擇端為宋徽宗繪製了風俗畫長卷《清明上河圖》(絹本墨筆淡設色,縱24.8釐米、橫528.7釐米,故宮博物院藏),其周密的構思和精湛的技藝客觀地展現了商貿繁忙的開封城。其實,這位充滿儒家思想情懷的宮廷畫家更想警示宋徽宗:繁華中的開封城內外正在發生些什麼……

管理失控的開封城

仔細研究《清明上河圖》

會發現整個開封城竟然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

城市管理失控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開封城內外有120個坊,按照北宋的消防法律,每一坊應有一座望火樓和一隊消防兵。畫中有一座用青磚砌起來的望火樓,但已被截去高層,改造成供休憩用的涼亭,裡面擺上了小桌小凳,望火樓下面的兩排兵營也已改成飯鋪和茶肆。在河中,沒有一艘巡江的消防船,之後釀成了“火燒連營”的慘劇。圖中也沒有督糧官,大量的官船和本來用作採購600萬石官糧的費用用於採運花石綱,私家漕船則趁機紛紛將私糧運抵開封,準備控制都城的糧市。據文獻記載,幾年後,開封的糧價便上漲了4倍。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畫卷的中心爆發出戲劇性的高潮,由於河道和橋面缺乏管理,無人值守,出現了大客船與拱橋即將相撞的險情。橋上佔道經營的小販們擁擠在兩側,坐轎的文官與騎馬的武官狹路相逢,轎伕與馬弁各仗其勢,爭吵不休,互不相讓,拱橋上下交織成立體交叉的綜合矛盾。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護衛內城的土牆被多年的雨水快沖刷成土坡了,坡上雜樹叢生,上面的城樓毫無防備措施,下面的亡國之門洞開著,城門口沒有任何守衛,往外穿行著幾匹出城的駱駝,牽著駱駝的馭手有說是胡人,隊尾的隨行者持杖而行,還不時打量著周圍,這是來自域外的駝隊,他們如入無人之境,現在就要揚長而去了。畫家唯獨將駱駝隊和胡人畫在沒有任何防衛的城門口,其中是有警示用意的。他的擔憂並不多餘,在北宋後期,遼金兩國的奸細相繼多次暗察汴京城。1126年冬,金軍攻下開封,衝進一座座像這樣不設防的城門,直撲禁城南燻門!

怠政又放縱的吏治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官員和吏卒們都在哪兒呢?他們不難找,這兒就坐著一堆——在城門口外的遞鋪是一棟高等級的衙署,宅院的溝壕內有木板加固,牆上交叉排列著尖刺,一座木橋與院門相連,這是朝廷公文出宮後的第一站,然後向四處傳送。九個兵卒散坐在門口,左側的臥兵前擺放著公文箱,右側的一個士卒趴在公文箱上打瞌睡,院子裡臥著一匹吃飽喝足的白馬,顯然它們在苦苦等待主人起身出行。本應在清早出行的差役隊伍,快到晌午了,還遲遲不能出門,真實地表現了北宋末年冗官冗兵和拖沓低效的吏治局面。

選自《清明上河圖》的黑色幽默

雪藏10年的《清明上河圖》在故宮展出。參觀的人那個多,就不必說了。誰不想一睹這幅北宋著名長卷的真顏呢?據說武英殿外排起五六十米的觀展長龍,為保證觀眾和展品安全,展廳設200人的參觀人數上限。嗯,有機會看到《清明上河圖》真容的朋友,下面這些細節你不能錯過,否則就白看了。

茶坊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這是汴河邊的一間茶坊。就跟現代人愛喝咖啡一樣,宋朝人愛飲茶,宋代城市中茶坊到處可見,如同今日的咖啡館。這些茶坊名字非常有個性,如俞七郎茶坊、朱骷髏茶坊、郭四郎茶坊、張七相干茶坊、黃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街車兒茶肆、蔣檢閱茶肆。名字都起得很酷,很抓眼球,很有廣告效應。

鮮花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這個小攤,看起來好像是在賣花。宋朝市民以插花為生活時尚,汴京的春天,“是月季春,萬花爛漫,牡丹芍藥,棠棣香木,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開,歌叫之聲,清奇可聽”。今日的城市“小資”大概也莫過於此。

燈箱廣告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虹橋附近的這家“腳店”,是一家酒店。門口設置了一個燈箱廣告,上書“十千”、“腳店”四字。“十千”為美酒的代稱,如唐詩有云:“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燈箱廣告在現代商業社會不過是尋常事物,但許多人未必知道宋朝已出現了燈箱廣告的形式。今日在日本、韓國一些地方,還保留著這種古老的廣告,古香古色,別有風味。

送外賣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這是酒店的夥計,不知正往誰家送外賣。—宋朝時候就有送外賣嗎?沒錯,當時的飲食店已經開始提供“逐時施行索喚”“咄嗟可辦”的快餐、叫餐服務了。汴京餐飲業極為發達,“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於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宋代都市的小白領、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領一樣,都不習慣在家做飯,而是下館子或叫外賣。

測風儀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在虹橋四角,立有四根木杆,每根木杆頂上都有一個鳥形之物。這是什麼?這叫做“五兩”,因為是五兩重的雞毛所制。它不是用來裝飾的,而是古代的測風儀。只要看鳥頭朝向哪個方向,便可知道風向。

本文選自《南都週刊》

吳鉤(青年學者)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清明上河圖密碼》

編 著:冶文彪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49.90元/本

二樓文學櫃組

全圖824位人物,每個人都有名有姓,佯裝、埋伏在舟船車轎、酒肆樓閣中。看似太平盛世,其實殺機四伏。翻開本書,在小販的叫賣聲中,金、遼、西夏、高麗等國的間諜、刺客已經潛伏入畫,824個人物逐一復活,只待客船穿過虹橋,就一起拉開北宋帝國覆滅的序幕。

探秘《清明上河圖》——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那些秘密

《清明上河圖—北宋繁華記憶》

編 著:薛鳳旋

中華書局

58.00元/本

二樓社科櫃組

本書對中國城市發展與規劃的脈絡作了簡介,進而說明北宋時期的社會發展動力、城市管理及社會狀況,以此為基礎,深入考察了《清明上河圖》的主要內容及其相關的每一個細節。將《清明上河圖》這一畫卷分解為兩百多個細節,以畫中圖像來展現汴京這座“新城市”在經濟、人文和管理體制諸方面的運行狀況。

版權說明:如果我們轉載的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您於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