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每年進入六月,我的心便惶惶不安,因為老家要收麥子了。我在城裡似乎都能感覺到,空氣中瀰漫著熟悉的麥草氣味。

我匆匆的收拾行李,回到老家。老家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只是村裡的年輕人已經很少了,在也看不到當年那隆重的收麥的場面了。如今的收麥全用收割機,幾個小時就收完了。

我看見父親坐在屋簷下,身子佝僂,雙眼渾濁。他背後的窗臺上掛著一把鐮刀,只是好長時間都沒有用了。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這又不禁又讓我想起父親年輕時當麥客給人割麥賺錢的經歷。

1,那時候,幾十年前,父親還年輕力壯,我還在村裡上小學。每年初夏,當家鄉的麥田開始泛黃時,這時候,村裡的父輩們就開始謀劃著出門去當麥客給人割麥掙錢,村裡的青壯年人把這叫“下麥場”。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記得那個時候,村裡的麥田正整齊的長在地裡,空氣中正瀰漫著暮春和初夏的氣息,布穀鳥和算黃算割鳥一邊一邊的叫著。陽光燦爛,在中午有點炙熱。麥子要熟了。

前一天晚上,村裡的青壯年就相約:今年到哪裡去割麥?是到藍田縣川去還是到臨潼去?說好了後,他們就開始磨好鐮刀,第二天還是黎明,一群人幾開始起拿著鐮刀、揹著蛇皮袋子帶著棉襖、帶著蒸饃說著笑著趕路了……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他們先到臨潼的東嶽廟街道,如果這裡的麥還沒熟,就繼續往前走、走到臨潼的馬額鎮、如果這裡的麥還沒有熟,就在往前走,到臨潼的兵馬俑的地方,代王鎮。

他們一定要趕到天剛亮,就要站在街道的麥客人群中,等待僱主來,談好價格,就隨僱主一起走了,直接到麥地,開始割麥。

中午的時候,僱主會把飯送到地裡,在地頭吃了飯繼續割麥,下午,僱主還是將飯送到地頭,仍然是在地頭吃了飯、喝了水繼續割麥。晚上就睡在僱主的門外的麥場上……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我的這些父老鄉親們,這些當麥客的村裡人,如果他們有幸遇見好一點的僱主,在地頭吃飯,就會吃的好一點,就會更有力氣繼續在太陽底下割麥,如果遇見一個家裡媳婦不會做飯的、或者故意不往好做的,送到地頭的飯吃不進去,那這些麥客幾要受苦了!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希望賺到錢。但是,如果遇見一些愛欺負人的、愛佔便宜的人,那就慘了。

聽父親說:有的人你給他把麥割完了,到結賬時候,你用步子卡了他的麥地,足有兩畝半,他總說他那塊地只有兩畝,這樣,那半畝地就白割了。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還有的人,麥客給他把麥割完了,到了結賬時候,他說你給他割的麥麥茬太高,要扣工錢……種種的無奈,讓我這些麥客鄉親常常感慨:人離鄉賤。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有時候遇見下雨,這些揹著棉襖拿著鐮刀的麥客就要呆在人家屋簷下,有時也會睡在人家屋簷下,或者街道。

2,過一個星期多,村裡的麥也快熟了,黃昏的時候,村裡這些外出割麥的人,就帶著下苦力掙回來錢,又說又笑的回到村裡,村裡就沸騰了。第二天,就拿著錢上集買收麥用的器具。

父親每次回來,先把用手帕包著的錢交個母親,說:放好!然後給全家人將此次出去的事講一遍,讓年少的還沒出過村的我,從父親的口中瞭解到了外面的世界,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父親津津有味給我們講這次下麥場出去的經歷,先哪裡再哪裡,哪家的僱主對下苦的人好,哪一家僱主對下苦人不好 ……記憶最深的是,父親講:在臨潼城區割麥,能看見火車一列一列的通過,還有旅客向他們招手。父親說他們還扒過火車。那個時候,我連汽車也沒見過,更別說火車了,父親的話更讓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父親總是羨慕外面的農民富裕的很,父親說:人家收麥麻得很,穿個背心穿個短褲,靸個拖鞋,手裡拿個扇子……那個時候,我在想:我們村啥時候也能像外面的農村一樣就好了。

我的這些父老鄉親,在外面割了好多天的麥,回到家又緊接著收家了的麥子。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那個時候,還在上小學,一直到高中,我的父親每年收麥時候都要和村裡人去外地當麥客。記憶中的那一次,天還沒有亮,父親就起床了,然後拉風箱燒水泡茶喝,準備又和村裡人出去割麥。我睡在火炕上,迷迷糊糊的聽見風箱的響聲,父親正在喝茶,外面就有人叫,然後他們就一起出去到臨潼的代王鎮去割麥了。

那一次,父親回來說,當天早上從家走的時候,燒水時沒看清楚,把抹布掉到鍋裡了,等到水燒開了,才發現抹布,想重新燒水,又怕時間來來不及了,就用煮了抹布的水泡了一壺茶喝了……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那些年,父親出門當麥客賺錢,是我們家重要的收入來源。秋天他還和村裡人牽著牛、扛著犁出去給人家種地……用這些錢,養育了我們兄妹幾人,支持我們讀書。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經過幾十年的農耕社會,農業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再也不用手工割麥了,麥客這個行業也消失了,父親也老了,我們兄妹也各自成家了。

藍田金山,我那當麥客的父親老了……

3 ,如今又到六月,又到收麥季節。回到老家,老家的麥子也不再要人來割了,收麥再也沒有那麼辛苦了,也不要花費很長時間了。但卻少了當年的儀式感了。

看見父親坐在門外,身後的鐮刀就是他磨的,但是,用不上了。不知道他是失落呢?還是為現在不用鐮刀割麥而高興。村裡曾經一起外出當麥客的人基本上都過世了,年輕人也都不在村裡。他那麼孤獨的坐在門外,也無人理會,收麥在過去是一件大事,現在也不要他參與了。他的內心一定是傷感的。

我扶起他,和他說話,他也聽不聽清楚,只是臉上表現出笑容,在笑容的粗紋了,我彷彿又看見過去的歲月,過去他當麥客養活我們的光陰……

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