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武女兒口述下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的真相

《楊乃武與小白菜》作為文學作品流行很廣,影視作品也是不計其數,它是根據清末發生在杭州附近的奇案編寫的,但情節與事實有很大出入。根據楊乃武的女兒楊璿回憶。

楊乃武女兒口述下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的真相

楊家祖居老餘杭,父親楊乃武二十多歲考取了秀才,他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能為百姓說話,但富豪官府卻罵楊乃武是訟師。小白菜本名叫畢秀姑,常喜穿綠白色衣服,繫條白圍裙,長得清秀淡雅,別人給她起了綽號叫“小白菜”。她同葛品連結婚後,有一段時間沒房住, 就住了我家一間房子。葛是個做豆腐的,因常住作坊不常回家, 秀姑就叫楊乃武教她識字,唸佛經。有幾個無賴常戲弄她,楊乃武見到後狠狼地斥罵他們。這些無賴就製造流言蜚語,說什麼羊(揚)吃白菜“。就這樣他們從楊家搬了出去。

楊乃武女兒口述下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的真相

影視作品中的楊乃武與小白菜

知縣劉錫彤兒子劉子翰,是個好色之徒,見秀姑搬出楊家,頓生歹念,將她騙其家中強暴了,秀姑怕劉公子權勢,不敢聲張,哪知被何春芳知道,何早就看中了秀姑,一天潛入秀姑家欲奸之,秀姑堅決拒絕,正好其夫歸來,何春芳溜走。不久秀姑丈夫病死。葛母對兒子之死有疑,便呈上狀紙,告到縣衙,但只寫死因不明,未涉及任何人。此時有人向知縣告密,說是楊乃武同秀姑通姦,毒死葛品連。並將秀姑逮捕。縣衙在審秀姑時,她一直不承認,劉錫彤便下令施重刑,秀姑熬刑不過,在昏迷中說楊乃武給了一包藥,吃了這藥葛品連就死了。

楊乃武女兒口述下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的真相

影視作品中的小白菜

劉錫彤取得秀姑口供後,迅即傳訊楊乃武,—連審了數次,動用各種刑具他也沒有承認。於是乎又把楊乃武、秀姑、葛母、畢母都解到杭州。杭州知府陳魯是軍功出身,對楊乃武作謗詩、代人告伏,早就懷恨在心,加上劉錫彤的先入之言,此案一解到府裡,即不容楊置辨,就用刑逼供。秀姑怕受刑,不敢翻供。葛母聽秀姑誣供亦改供說:“是楊乃武叫她下毒的。”一連幾堂,楊熬刑不過,只得誣服。按《大淸刑律》判定“葛畢氏 (秀姑)凌遲處死,楊乃武斬立決”。這對楊家來說,如晴天露靂,楊乃武妹妹楊淑英見此奇冤要捨命相救。當浙江巡撫會審時,一味庇護府縣原判,楊乃武一再聲稱,“並無在倉前鎮買砒霜之事,前系畏刑亂供”。巡撫是最後一審,他也認定案情確實,至此就成鐵案了,只等刑部迴文一到,就要立即執行。楊淑英和楊氏,走了兩個多月才到北京,即向都察院衙門呈遞冤狀,不料都察院問也不問,就將她們押解回浙仍交巡撫審理維持原判。楊淑英不服此判,決定再赴北京告狀。去前找了我楊乃武在杭州的幾個好朋友,請他們給在京官員寫了信。楊淑英第二次進京,面叩在京的浙江官員。並向軍統領衙門、刑部、都察院分別投遞了冤狀,又通過大學士把本案內情面呈兩宮太后,請皇上重視此案。慈禧太后對此案還下了一道諭旨。御史委湖州知府另審時沒動刑,楊乃武及秀姑都推翻前供,照 實訴說。巡撫楊昌璿同知縣劉錫彤,對此案心懷鬼胎,用重金行賄收買了一些人,對楊和秀姑又用極其殘酷的酷刑日夜刑訊,他們只得再度屈服,於是維持原判。因此

有些舉人生員及楊乃武好友三十餘人,聯名向都察院及刑部控告,揭露此案七審七決,都是嚴刑逼供所致,這是草管人命,當時京中有的御史,京官等也一再在慈禧太后面前為此案說話,認為只有提京審訊,才可以澄清真相。並向慈禧說:“此案如果不平反,浙江將無一人肯讀書上進矣”。

楊乃武女兒口述下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的真相

慈禧太后

慈禧才下了一道諭旨:“交刑部徹底根究“。 這次由刑部尚書至審,楊乃武把案子發生經過,詳細申述,既未與葛畢氏通姦

更無合謀毒死葛品連之事。秀姑也口呼冤枉,沒有這回事。又經過開棺驗 屍,結果無毒。此案才真相大白。光縮三年二月十曰, 慈禧下了平反諭旨,但對一些大吏並未從嚴査處,只是革職了事。秀姑出獄後削髮為尼於一九一九年去世,楊乃武在一九一四年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