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必然》之十二:美国技术推动了全球化,却又开始恐惧、退缩

《必然》读书笔记之十二

科学总是包含一个悖论,所以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读《必然》之十二:美国技术推动了全球化,却又开始恐惧、退缩

具体的,江雨读书梳理了这么几个观点。

一、赞叹人类的大规模合作

作者的论述从对维基百科的认识开始。

作者说,自己对人性和知识本质的理解被维基百科颠覆了。

为什么全世界任何人都能随时对它的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就没有无聊的人来捣乱呢?

网上这样的人可不少。

还有,即使有些人尽责,也免不了会夸大或记错事实。

何况,那些认真的人也可能是业余选手。

作者认为,如果没有刻意的大量精力和智力活动投入,知识不会自发地从数据中产生。

维基百科的成功说明,借助恰当的工具,重新找回被破坏的内容,比创建一篇破坏性的文章更容易,因而好的文章会更普及并且质量逐步提高。

这就是“恢复”按钮的重要意义啊。

读《必然》之十二:美国技术推动了全球化,却又开始恐惧、退缩

作者说,过去自己是一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一个倾向于自由论的美国人,而现在对社会力量产生了新的认同。

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他认为是大规模合作和大量实时社会互动的结果,是一种更高级的新型结构。

长期以来,人类都在发明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从法律、法庭、灌溉系统、学校、政府、图书馆直到文明本身。

这些社会工具让我们成为人类,使我们的行为从动物的视角看来是“不可能”的。

在现代的文化与技术体系中,技术元素正通过不断发明新的社会结构加速创造新的“不可能”事物。

二、任何有害的发明都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契机,去创造前所未见的有益事物,反之亦然

作者判断,人们改变社会交往方式的步伐才刚刚启动。

人类还处于发明真正的全球组织的初期阶段。

而且,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创造某种全球意识,只需要让每个人都能随时与他人以及其他事物相联通,并能共同创造新事物。

有了人类共享的互联互通,现在看来不可能发生的奇迹将变得可能。

读《必然》之十二:美国技术推动了全球化,却又开始恐惧、退缩

虽然不符合直觉,任何有害的发明都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契机,去创造前所未见的有益事物。

当然,有益的事物也能(或许一定会)被相应的邪恶想法所利用。

这个说法,不由让我想起了《球状闪电》。

主人公把干预龙卷风的技术发出来,却被敌人(小说暗示是m国)拿来攻击我们的航空母舰,造成一千多官兵的牺牲。

全球规模的互动带来的后果超出了人类可控的范围。

所以,有的国家开始害怕了。

比如,最近以贸易战为标志的反全球化运动。

美国的技术带来了全球化,它又开始恐惧、开始退缩。

三、知识之屏的诅咒

现在,我们可以随时看到这些新闻:

一个小偷卡在了烟囱里;一名卡车司机驾车与别的车正面相撞,从挡风玻璃飞出去竟然双脚落地,安然无恙地走开;一头野生羚羊在跳过自行车道时撞倒了一位骑车的人;婚礼上的蜡烛点着了新娘的头发;一个在后院码头钓鱼的女孩儿钓到了一头和人一般大的鲨鱼。


当然还有这些:有人可以沿着大楼边缘向上飞奔,踩着滑雪板沿郊区屋顶朝下滑,或者眨眼间就能完成“垒杯子”。

读《必然》之十二:美国技术推动了全球化,却又开始恐惧、退缩

这就是互联网,它宏大而又琐碎;它依赖技术进步,又可以传播盲目和迷信。

任何一个事实都有它的反事实。

互联网的极端超链接属性将让这些反事实凸显出来。

有些反事实是荒唐的,有些勉强站得住脚,而有些是有理有据的。

这就是知识之屏的诅咒:你不能依赖专家解决问题,因为每个专家都有一个与其相对的反专家。

因此,我所学到的任何东西都会遭到无处不在的反事实的侵蚀。

这场名为“互联网”的清醒的梦同样模糊了严肃的想法和娱乐的想法之间的界限,说得更直白些,上网时我们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在工作还是在娱乐。

许多人觉得,消除工作和娱乐生活的界限是互联网最让人诟病的一点。上网是代价高昂的时间浪费。

前脸谱网工程师杰夫·哈默巴赫(Jeff Hammerbacher)曾经发出著名的抱怨:“我们这一代中最聪明的人竟然都在思考如何吸引人们点击广告。”

有人认为这场清醒的梦带来了令人上瘾的对时间的浪费。

读《必然》之十二:美国技术推动了全球化,却又开始恐惧、退缩

恰恰相反,凯文.凯利却珍视对时间的“有益浪费”,它是创造力不可或缺的来源。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工作和娱乐的合并、严肃地思考和娱乐地思考的结合,是互联网带来的最伟大的创新之一。高度演化的先进社会的理念不就是使人们不再需要工作吗?

四、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这就是科学,总是会包含一个悖论。

科学作为一种手段,主要增长了我们的无知而不是我们的知识。

每个答案都会孕育至少两个新问题,因此,使用的工具越多,答案就越多,相应的问题也会更多。

我们永远都有问题。

密歇根大学的三位研究员在2010年进行了一项小实验,试图了解普通人可能为搜索付出多少代价。

他们让一座藏书丰富的大学图书馆里的学生回答一些谷歌上的提问,但是只允许使用图书馆里的资料。他们测量学生回答一个问题的平均用时,结果发现是22分钟。

谷歌回答同一个问题的平均用时为7分钟,整整少用15分钟。以美国人22美元一小时的平均时薪来算,谷歌搜索一次节省1.37美元。

未来,答案将变得廉价,而问题会变得更有价值。

读《必然》之十二:美国技术推动了全球化,却又开始恐惧、退缩

一个好问题值得拥有100万种好答案。

一个好问题就像爱因斯坦小时候问自己的:“如果和光线一起旅行,你会看到什么?”这个问题开启了相对论、质能方程E=MC2以及原子时代。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立即回答。

一个好问题挑战现存的答案。

一个好问题与能否得到正确答案无关。

一个好问题出现时,你一听见就特别想回答,但在问题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对此很关心。

一个好问题创造了新的思维领域。

一个好问题重新构造自己的答案。

一个好问题是科学、技术、艺术、政治、商业领域中创新的种子。

一个好问题是探索、设想、猜测,是能带来差异的分歧。

读《必然》之十二:美国技术推动了全球化,却又开始恐惧、退缩

一个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预测。

一个好问题是机器将要学会的最后一样东西。

一个好问题将代表受教育的头脑。

一个好问题能生成许多其他的好问题。

我们想用问题和答题机器做什么?

能够生成答案的技术将继续得到重视,以至于答案会变得即时、可靠、无所不在,并且几乎免费。

但是,能够帮助我们生成问题的技术将获得更多青睐。

引擎生成了不安于现状的人类能够探索的新领域、新产业、新品牌、新可能性以及“新大陆”,与此相随,提问机器将会适时出现。

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