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中文導報訊(記者 楊文凱) 4000餘冊漢籍迴歸中國。6月26日,日本永青文庫向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典籍博物館正式向國圖捐贈36部4175冊珍貴漢籍。日本前首相、永青文庫理事長細川護熙,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黨組成員於群,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等出席了捐贈儀式。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紀念中日締約40週年

永青文庫大手筆捐贈漢籍

2018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年初,日本前首相、永青文庫理事長細川護熙向中國表達了捐贈漢籍的願景。中方高度重視,國家圖書館立刻組織專家團,赴日本就捐贈事項與細川護熙先生進行洽談。雙方很快達成共識,積極推動此事,並最終使美好願望成為現實。經過半年的醞釀與籌備,6月11日,日本永青文庫珍藏的36部4175冊漢文典籍迴歸中國。

永青文庫由細川護立於昭和25年設立。這些漢籍均出自永青文庫,由日本細川家族數代人收藏和傳承。該文庫保存著細川家族14世紀以來近700年收藏的古籍和藝術品,有數萬冊漢籍。細川護熙此次捐贈給國圖的36種古籍文獻包含中國版本文獻25種,有不少是細川護立上世紀20年代來華訪求購買的。

此次活動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的重要紀念活動。在捐贈儀式上,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感謝細川護熙長期以來致力於中日友好事業,表示該義舉將為新時期中日文化交流與合作發揮示範和推動作用;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代表國圖向細川護熙頒發了捐贈證書。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為配合此次捐贈,國圖專門策劃《書卷為媒 友誼長青——日本永青文庫捐贈漢籍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展》,面向公眾展出一個月。展覽以中日兩國縱貫千年的書籍之路為主線,百餘件展品全方位地展現了中日兩國通過舟楫往還在文學、藝術、思想方面的交流融合。“捐贈文獻反映了中日在歷史上有很充分的文化交流,這次捐獻可以說是中日文化交流史新的見證。” 國圖副館長張志清說。

6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主持例行記者會,對“日本前首相、永青文庫理事長細川護熙26日向中國國家圖書館捐贈了其收藏的4175冊漢籍”一事做出高度評價。

陸慷表示:細川護熙先生長期以來積極致力於中日友好事業,我們對他捐贈漢籍的義舉高度讚賞。此次捐贈漢籍體現了兩國共通的文化紐帶,書寫了中日友好交往新的佳話。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年。此次捐贈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的一項重要紀念活動。我們希望兩國各界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增進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推動中日關係持續改善和發展。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細川家族800年曆史

心繫文化交流促成完璧歸趙

作為日本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細川家族至今已有近800年曆史。

細川護熙在日本可謂是名門之後,中世紀細川家是當時統治日本的室盯幕府將軍足利家的一個分支。幕府末期,細川家之“家祖”細川藤孝,利用足利義昭、織田信長、明智光秀、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等幾位豪強之間的激烈爭奪,左右逢源幾易其主,逐漸發展成為肥後藩(今熊本縣)的藩主,直到明治維新時才失去了這塊世襲領地。

明治維新後,細川家被封為侯爵並任貴族院議員等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兩度出任內閣首相的近衛文麿將次女嫁給了細川家末代侯爵細川護立的兒子細川護貞,任命其為首相秘書官。細川護貞的長子就是細川護熙。近衛文麿就是細川護熙的外祖父。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細川護熙1938年1月14日出生於東京,1963年從上智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到朝日新聞社任社會部記者,4年後辭職回到家鄉熊本縣從事政治活動。1969年,首次參選眾議員失敗;1971年,終於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參議員,年僅33歲。1993年,宮澤喜一內閣垮臺,55歲的細川護熙成為日本第79任首相,此時細川護熙建立日本新黨僅有15個月。細川內閣僅持續8個月就倒臺,卻標誌著自民黨一黨執政的“55年體制”的終結,日本政黨體制從此進入了新時期。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細川家族歷代都對中國的文化典籍和藝術珍品抱有濃厚的興趣和熱愛,學習漢籍也成為家族傳統,代代相傳。細川家族的收藏擷英集萃,涵蓋古今,藏有大量美術工藝品及文獻典籍,其藏品數量之大、質量之高,在當世家族收藏中首屈一指。1950年,為防止珍藏散佚,細川家族將所有收藏捐贈給財團,併成立永青文庫美術館,使家族傳承得以公開展示,惠及民眾。

細川護熙自幼受漢籍薰陶,在陶藝、繪畫、書法等領域造詣頗深。他卸任首相後仍矢志不渝地投身於中日友好事業。喜歡唐詩的他多次追尋典籍中的典故,遍訪中國的山川古蹟,踏遍大江南北,感受唐詩的意境。長期以來,細川護熙身體力行,為推動中日兩國和平友好發展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持續作出貢獻。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關於本次捐贈漢籍給中國,細川護熙誠懇地表示,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之際,把祖父和父親收藏的漢籍送回中國——漢字之國,對中國的發展更有價值和意義。中國對漢籍的研究遠遠超過日本,日本已經很少有人能讀漢籍,所以特別選出珍藏的文獻,集中捐贈給中國。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國家圖書館收穫至寶

設專藏見證中日友好交流

本次永青文庫捐贈的36種4175冊文獻,包括中國版本25種、日本版本11種,涵蓋經、史、子、集、叢五大部類,其中經部14部138冊,史部9部912冊,子部4部229冊,集部5部135冊。據介紹,捐贈文獻品相較好、保存完整,基本沒有殘缺。而且品類齊全,涉及中國古代絕大部分重要典籍,既有古代典籍,也有民國古籍,更有日本印製版本,較為全面地展示中日典籍交流和文化傳播的發展軌跡和淵源脈絡,有較高學術價值。

據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介紹,此次捐獻是1949年以來日本友人向中國捐贈漢籍規模最大的一次。內容涵蓋傳統經史子集,諸子百家、文人文集乃至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影印的《四部叢刊》等均包括在內。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捐贈4000餘冊漢籍不乏國寶級典藏

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古代政治文獻選集《群書治要五十卷》,由唐代魏徵等撰寫。該書唐末已亡佚,國內失傳千年,因日本遣唐使帶回日本而得以流傳至今,成為學習研討中華文化的一部重要經典。平安時代,日本皇室將它作為帝王教育的必讀書,形成系統閱讀該書的傳統。江戶時期,《群書治要》從供皇室貴族抄閱,逐漸成為學者研究的重要書籍。1796年,日本學者近藤守重將三部《群書治要》委託商船帶回中國,成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此次日本捐贈的是日本天明七年(1787)刻本,共25冊。

此外,日本弘化四年刻本《尚書正義》、昭和影印本《尚書正義》所據宋代底本,國內都沒有收藏,對於國內學者開展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有些捐贈文獻版本相當珍貴,如《佩文齋書畫譜》為康熙內府刻本,道光《列女傳》刊刻精美,清刻套印本《御製圓明園詩》、日本寬政八年刻本《制度通》等國內存世寥寥無幾,日本江戶積玉圃刊本《草字彙》在《中國館藏日本和刻本漢籍書目》中未見著錄,十分珍貴。

捐贈文獻中有多種為清代著名學者舊藏之書,如《列女傳》為嚴可均舊藏,《周易集解》為歸安姚彥溉舊藏,《文選》為潘祖蔭舊藏,反映了晚清時期我國藏書的東流。11種日本版本以日本學者所纂漢學著作為主,是中日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我們將為所捐漢籍設立專藏,使其得到更好的保護。”張志清表示,國圖先期將選擇部分漢籍放置在善本閱覽室,用原本為讀者服務,未來會實施數字化計劃,把捐贈的所有典籍數字化,並上傳網絡,供更多人使用,讓原書得到妥善保存。這些書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見證,隨著時間推移,意義會更加彰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