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小明高考进去了清华,而小张高考是普通一本然后考研进入了清华,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咱叫丶群儿

可能有区别,但或许也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处在什么阶段,拥有什么心态决定了当下我们的生活状态。

就算此刻小明在清华就读,但是他安于现状,认为人生的奋斗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可以不用再努力,不需要再那么辛苦了,那么他很可能就停滞不前,很容易就退步了。而此刻在普通一本的小张,因为不满足人生现状,清楚的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非常用心和努力的规划自己的未来。那么,很可能,以后他们俩的发展很难说,谁会更好。

名校和普通学校区别只是在外部条件和环境,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会有区别,但是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暂时的失意和落后是说明不了什么的,未来怎么发展完全在于个人的主动性。就好比,现实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看待和处理这些事。

小明考到了清华,但因此停滞不前,自我满足那么他的追求发展可能只能暂时领先。而小张清晰的目标和积极的行动,考取了清华研究生,这阶段性的成长就告诉了我们前面的落后不是真正的落后,从逆境中知道自己未来要怎么走,并付出行动才跟值得鼓掌。


亲子关系讲师露宏

我是清华本科毕业的,撇开国内目前就业很看第一学历这类事情,就从我自己经历中方的两个侧面来谈谈区别。

(1)清华本科和研究生的组成

清华本科生毕业时的出国率很高,当年我前后几批顶尖儿的几个学生都没有接受推荐研究生,而是申请到奖学金出国了。接受本校推荐读研究生的以成绩中上的学生干部为多,考上本校硕士甚至硕博连读当中成绩好一些的,也在读研的过程中或一到毕业就出国了,和我那一届同学一起读硕士的学生中有几个外地学校推荐和考来的,毕业后一个进了北京的单位,一个留校任教,剩下的或回到他们本科的学校任教或回家乡就业。而我那一届

同专业的本科校友们,三分之一强在美国大学博士毕业,三分之一强在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和新加坡等拿到学位后定居,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在国内。

所以清华才有了这样的一个顺口溜: 牛本科,水硕士,烂博士。

从这个角度看,普通一本然后考研进入了清华的小张,竞争进入的其实已经是“尖儿被拔掉”的清华学生群体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年国内一些学术单位的就业开始看第一学历,虽然存在偏见,也是不得已为之的下策。

(2)眼界的区别

人一生的很多选择,和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有关,你站得越高,就能看到的越多,做出更好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大。

众所周知,清华不论在师资、教学、设备、氛围上都处在中国顶尖水平,清华的教育质量好,机会多,师资力量雄厚,本科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也好,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处在这样的环境,受到的自然是最好的熏陶,追随的是顶尖儿的榜样,与之竞争的是更强劲的对手,几年下来,视野的确就不一样了,这也是清华本科生当中进世界名校读研究生的人居多的一个因素。而一般学校的学生本科时受的熏陶自然不如,所以目标是进清华,这时其实已经慢半拍了。

你的位置决定了你的视野,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话题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比较而已,实际情况很可能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可能会做的选择也不一样,最终的结局也不同,事在人为某种程度上也是很有道理的一件事情。就我个人来说,比较赞成“不勉强”的策略,如果你成绩勉强进清华但进不入一个好专业,还不如在学校上稍微退而求其次,而进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好专业,从长远来看,你会更幸福也更成功一些的。


心路独舞

当然这其实也是我们目前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第一学历的问题,不管你承不承认,很多时候,一个好的第一学历让你在面对竞争的时候率先脱颖而出!

当然不是说没有好的第一学历就注定以后永久失败了,但是更好的学校往往意味着更好的人脉圈,更好的社会资源,更多的成功机会。接下来我们辩证的看待一下这个问题。

  • 清华北大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

通常我们说,清华北大是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往往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更多的依靠实力进入了清华北大,真正超常发挥的比较少,也就是说本身是成材率比较高的。

然而到了研究生阶段,TOP级别高校的学生,往往最优秀的那一批已经出国到了海外深造去了,而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往往则是下面的高校考上来的,或者没能顺利保送研究生到美国、英国类似于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等等世界级名校的。所以更好的本科生去了国外读研,那么留下来的要么是下面高校考上来的,要么是没能成功保送国外的。

  • 企业其实不太愿意去鸡群里找凤凰,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只能决定下限

不管你承不承认,企业是不太愿意去鸡群里面找凤凰的。设想在清华北大的校园找一个优秀的学生可能性更大,还是在一所普通高校找到一个优秀的学生可能性大?这一点相信答案已经很明确了吧。

再就是不管你认不认可,努力决定下限,但是天赋往往决定上限。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不管你怎么努力你就是跟别人有差距,别人轻描淡写就能做好的事情,你不管怎么都做不好,这一点你都不得不认可。举个例子,假设我天天上网,我天天上课睡觉看小说,但是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成绩还是不如我!这是现实,没办法!

  • 高考区域招生政策差异,应该辩证看待

当然这也要辩证看待,举个例子。湖北、江苏等等这些地方的高考难度肯定是要比上海、北京、重庆以及一些西部省、市、区难度要大得多。可能要是真正的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统一批改,并且全国统一招生,那么我估计清华北大的校园基本都是湖北、江苏这些省市的学生了吧。

所以应该辩证看待,因为高考招生区域的差别,可能更差的学校也有更好的学生。

  • 即使你不如别人,但请不要放弃努力

最后一点就是不管你表现得多差,你不如别人聪明,你不如别人考试得好等等,但是请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努力。乔布斯也不是学霸,但是他的名气却不比比尔盖茨、拉里佩奇、扎克伯格这样的名校生名气差。马云高考考了几次运气好勉强上了个本科,但是马老师已经是全球知名,也是中国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

所以题目说的有道理,一个好的第一学历更多的时候其实意味着你有更好的天赋,然后你还能获得更好的机会,更好的人脉圈。但是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机会,那么请不要放弃,相信努力的意义。


EmacserVimer

谢邀,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有价值。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清华是金本科、银硕士、破铜烂铁是博士。而且清华的很多本科生都出国留学了或在国外定居了。

所以清华的研究生并没有和这些最优秀的人竞争或交流。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下面我说一下我的观点。


1、高考和考研的区别。

高考是极考验智商的,这是无可争议的。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的考试并不难,只要认真学就能考个好成绩。高考和考研本身就有很大差别,考研的难度较高考来说是较小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小明至少在学习能力上是强于小张的。

2、并不是所有优秀的人都会选择考研。

也许事实正好相反,很多优秀的人是不会选择考研的,他们也许会选择就业或创业。这也就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本科生面对的是同龄群体中可以说是最有优秀的人,而这些优秀的人是多样的,和这样的人待四年,思维和眼界肯定不一样。

而研究生面对的更多的是来自其他普通的大学的也许还不是最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同质性还比较高。


3、经历、环境和视野。

大学四年是非常重要的,本科生经历过很多校园活动,比如社团、各种校园活动。 大学不光培养的是一个人的学术能力,更培养一个人的灵魂。

由于社会对清华本科生的厚爱,使得很多本科生有一种优越的气质,他们更多地重视自己境界的提高、自己视野的开阔,而对世俗的就业考虑得较少。而研究生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这也就是小明和小张的区别。



学有方法,考有技巧,优学优考策略致力于将学与考的最优结合。更多原创学法类文章,欢迎在公众号 优学优考策略 中阅读。如有其他问题,微信找到 “优学优考” 的拼音全拼,和我成为好友,有问必回。


优学优考策略

通俗地说:清华本科学历和清华的研究生学历哪个更值钱?


首先,在名校圈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所谓本科出身论的说法,也就是XX大学的本科生才算是正宗的XX大学人,才能代表XX大学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我本人在美国上大学,感受到的情况尤为严重。

譬如耶鲁,布朗这样的藤校,本科出身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家庭背景等先天出身,因此拥有很强的排他性——耶鲁大学有一个很神秘的组织,叫做骷髅会,里面都是显赫家族的后代。美国的大学,和中国不一样,成绩是一方面,主要看推荐信。因此能够本科进入名校的,自然要显贵很多,而研究生和博士?很多美国精英家庭并不会读,因为在美国那都是搞学术的人才读的,顶多读一个MBA。所以在含金量上,美国的情况是:名校本科>名校MBA>名校学术类博士>名校硕士,硕士为什么放在最后?因为多半都是短期项目。


而在中国的名校圈,同样如此。

就拿清华大学来说吧。

我接触过一位从西部211考到清华的学生,他跟我抱怨清华大学存在的势利眼——一个本科高年级的学生在私下聊天时,称这些外校考研进来的研究生拉低了清华的水准,并且在组织很多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排斥他们。


这种情况之所以存在也很正常。

清华大学本科一般有这么几条出路:

1.毕业工作。一般是高大上的500强,或者央企之类的。

2.出国深造。欧洲或者美国。

3.找不到好工作,也没想明白干什么,想出国成绩又不行——行,那就保研吧。

也就是说,本校保研党在清华本科生的认知里尚且属于鄙视链的末端,就更别提外校的考研党了。


但是,切记,以上说的是北大清华或者国内其他学校的一些现状,但是在就业市场上,清华研究生的学历要值钱很多。


这里我要说的是,还是会有两种情况:

1.一些挑出身的行业,尤其是金融业:陆家嘴的投行,私募,学的也是华尔街的那一套,非常看本科出身,他们筛选简历,这个是硬性标准,本科也就是第一学历必须清北复交(有时候再带一个人大),第一学历普通211,第二学历清华是毫无用处的。


2.其他大部分行业:清华的研究生含金量虽然略低于清华的本科,但是地位也是很高的。

因为HR们相信:一个非名校的学生能够通过本科四年的努力,考入清华大学,这说明这个学生是非常上进的,有后劲,很难得。


毕竟,现在顶尖名校的研究生名额原来越紧缩,都越来越多的给了本校,外校考入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综上所述:如果有研究生考入清华的同学,一个要有思想准备,会遇到一些清华土著的鄙视眼光;二个也不必担心,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只要你不进那些素来挑学历传统的企业,大部分企业会很欣赏你的后劲。

坚持优质原创,向你分享我的经历和见解。如果您喜欢我的答案,就请点赞和关注,并在评论区发表高见吧!


佩子临

区别是小明要比小张更容易找到工作,并且可能小明的工资还会比小张高。

早就有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现在的现实是恐怕穷人奋斗36年也未必能和本来就出身好起点高的人坐在一起悠然平等的喝咖啡了!

中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找一份体面不累赚钱多的工作,从就业层面来说第一学历是清华要比研究生等第二学历是清华更有含金量,至少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是这么看待的!

虽然即使是清华毕业的学生,他面对如今高昂的房价也是无可奈何的。虽然可能清华的研究生比本科生更难考取,但是那些都没用,就是这么很残酷,小张只能怪自己当初高考的时候为啥没好好努力了。

高考作为目前中国考生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考试,其在中国人心中的意义和价值根本就不是其他考试能比拟的。高考成为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通向社会中上层和靠脑力获得成功的唯一一条路。尤其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唯一能得到的,有点公平的竞争机会了!高考是穷人唯一的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是穷人体面的从社会底层向上挣扎的唯一可能性。

中国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教育医疗住房这些不该成为商品的东西都成了商品,一切都可以用金钱交易,富人因为手握财富所以高考自然不是他们子女的唯一一条接受教育的路,如果富人有清华北大情结,而他们的子女高考又考不进去,那他还可以给子女办各种特长生,办各种外国户籍,然后去清华拿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读书门槛低,而且还免费。如果他本身就对中国教育理念丧失了信心,那他可以送他的子女可以出国留学,比如马云,比如宗庆后,比如李彦宏等等等等。

其实大学文凭并不是开启世界的钥匙,能打开顺风顺水之门,读书是为了进修学问,开阔胸襟,因为人生该有的所有烦恼都不会因为你有了大学文凭就消失不存在,他们不多不少的仍会跟随,只不过拥有学识涵养会让一个人更加理智冷静的分析处理这些烦恼罢了。

也许对于中国式教育真的该反思了!


异域少女小渔

在这个依然重名校、重光环的时代,两者有很大区别。前不久,职场火锅在招聘中,确实遇到这样的事情,两个清华硕士进入招聘委员会的决策视野。

应该说两个人都表现不错,决策时发生争议,最后大多数人更加注重“初始学历”,录用了那个清华本硕连读的毕业生。招聘委员会这么多成员,都不是傻子,也不是偏颇,大家都有“根正苗红”的思想倾向,趋利避害,无可厚非。

当然,重视“初始学历”,并不代表那个“半路清华生”就不如那个“苗正清华生”,无非就是一个选择罢了,不用那么敏感。将来这个“半路清华生”可能还会收购我们公司,成为那个“苗正清华生”的老板呢,谁知道呢?!

国人都知道,高考是相对比较公平的筛选机制,基本上按分取人,其他的附加因素和灵活操作的余地比较小。考验和考博,程序没有高考那么严,操作余地比较大。所以,一个正规高考的清华本科生,和一个普通院校的本科生,放在一起,孰轻孰重,理性的人自然能判断。教育系统流行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清华本科大于清华硕士大于清华博士。这个效力是衰减的。因为社会实践告诉我们,清华本科生,最优秀的那批人都去世界名校去读研读博了。明白了吗?留出的余地,就给那些国内普通院校的本科生。

解剖社会眼光的不公平性,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以分取人”,是一种机械化的选择手段而已。对一个个体的人来说,肯定不公平。对一家招聘企业来说,当然是一把尺子,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作为企业招聘,唯利是图是有本分。比如,以后这两个“清华硕士”,可能发展天壤之别。但那是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企业招聘时,怎么会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埋单呢?机会成本,在这里并不生效。

这不是一个人性哲学,也不是一个势利眼的问题,成熟的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招聘者都明白“人不可貌相”,更不能“狗眼看人低”,但在职场实践中,提高招聘效率,降低招聘成本,才是一个正常的操作模式。企业设计这套招聘程序,无非是确保利益最大化、概率最大化。所以,许多知名企业,设定了211/985的招聘门槛,不是瞧不起人,只是提高招聘效率而已,希望大家不要这么敏感,与其横加指责,不如好好学习。


职场火锅

作为读过本科、研究生并经历过名企校招的老学长,对此有些体会。

这个问题至少要从两个角度去比较,一个是同一个学校(清华)的本科和研究生,另外延伸一个角度是清华的研究生和非名校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

“本校研究生不如本校本科生”

综合而言同一个学校的本科生的能力比研究生强很多,也就是小明>小张。

这不是清华大学的问题,全国都基本如此。

大多数本科就考到名校的学生都是相对很聪明的学生,能力特别强非常出类拔萃的学生。

但是考研的时候某校的优秀学生都会考比自己本校更好的学校,拿清华来说,很多清华大学的学生可能选择留学读硕士。而考清华大学硕士的大多数是比清华略差一些的学校的本科生。国内其他大学也类似,考到自己学校的研究生的基本本科都比自己学校差一些。

而且考研进名校的难度较高考来说相对更容易。

而且考研时,只要自己学校有研究生招生名额,自己的学生只要过线,调剂通常会优先考虑,换句话说“名校的学生考研就算失败,只要过线就相对容易留在本校读硕士”,再换一句话说“考本校研究生或者调剂到本校研究生,几乎是保底的选择”。

这也就是所谓的“本校研究生不如本校本科生”。

因此校招求职时,很多企业会更关注本科学校的好坏,更关注本科是不是211。

没有嘲笑的资格

[1]很多人说的“硕士生不如本科生”或者“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有合理性,基本反映了事实,但是这个只是针对同一个学校而言,而且并不是说名校的硕士生能力就不行,清华的硕士生的本科大学可能就比很多中末流985的本科生强很多。

[2]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读清华的研究生的学生,虽然本科可能不如清华的本科学校,能力可能也略差一些,但是大都数也都是211/985的本科生,这部分学生也是相对非常优秀的学生。

那些连211都考不上的学生,在这里说“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甚至对清华这种名校硕士生都不放在眼里,这种话显然不合适,甚至是无知和可笑。

所谓的“三流的”名校的博士也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也不是谁都可以毕业的。

博士是非常难毕业的,尤其是名校的博士,很多学校要求有好多篇SCI,甚至要求有顶级会议论文,甚至要求有国家级获奖。

我的看法

我们既要看到“本校研究生不如本校本科生”,又应该看到这种相对性,从绝对性比较很多大学的硕士生依然比很多本科生强很多。

另外我们也要反观自己,如果连某学校的研究生都考不上的人,甚至连211大学都不是,更没资格在这里评头论足。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伸出您的小手点个赞呗!也欢迎评论补充和交流,也欢迎关注我,您的鼓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明明如月学长

利益相关:我是高考进的清华本科,之后免试推荐清华研究生。

如果从表面上看,这二者的区别不大,只能说小明高考考得好,可能是实力如此、可能是考试难度恰好适合小明、甚至还有一点点运气;小张则是高考没考好(或者说没考太好,毕竟还是有一本的),之后继续努力,考研进了清华。

而这背后的区别稍微有点大。

首先,大学四年是成长中很重要的四年。对大多数人来说,进入大学之后接触到了比高中之前多得多的信息,也不再以高考为主要目的,接解到的人也是来自四面八方。这四年间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塑造什么样的三观,对职业规划有什么样的改变等等。这一切都会对人的一生产很不小的影响。

其次,在清华内部,对于清华本科生和清华研究生是有不同看法的。这些不同看法,并不是说区别对待,而是因为经历不同。比如说考研进入清华的,不会经历清华本科生那些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比如军训、比如新生一二九合唱、比如马杯、比如学生节等等。这些共同的经历让清华本科生之间更有一些共鸣,有时候更容易聊到一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清华校友见面通常会问对方是几字班的,而这个称呼对于本科不是清华的校友来说可能会有点莫名其妙。

再次,本科进入清华之后,想要再讲清华研究生是一件不太难的事情。对于外校本科生来说,如果想要免试推荐,可能需要各方面都很突出,是自己学校排名非常靠前才可以。如果想要考研入清华,竞争也不小。而对于本科已经在清华的学生来说,推研就简单的多了,有些系这个比例甚至可以达到只要是排名前 80% 的学生就可以有免试推荐的资格,这对于本科非清华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这些区别只是从总体上来看的,具体来个人来说,没有必要太纠结这些。同时也没有必要过多的跟别人比来比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有的人在 18 岁达到自己人生的巅峰,有的人则是在 80 岁达到自己的巅峰。

多早达到自己人生巅峰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能达到的高度。


邹昕

在我们村,先后有两名进入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一个是通过高考渠道以我们市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另一个则是在一所普通一本高校学习四年后,在考研的时候才选择清华大学。

前者比较低调,后者一见到人就夸夸其谈:“我儿子可是清华大学研究生,可不是那些野鸡大学的人可以相提并论的!我们村xxx不过是清华大学本科生罢了,怎么可以和我家的xxx相提并论?!”

通过高考考入清华大学,和考研才进入清华大学有区别吗?

二者的区别可大了!来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前者是24k纯金的话,后者只是普通的金属镀金而已。试问:镀金的和纯金的怎么比?比得了吗?

用人单位在录用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时,首先必定看第一学历,第一学历是清华大学,也就是本科毕业证书盖的是清华大学的印章,人家花再大代价也要挖过去;而第一学历如果是普通高校甚至野鸡大学,就算第二学历再牛也不一定受人待见。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每年各地区的高考状元、榜眼、探花之类的拔尖人才,方能取得清华大学的“门票”,而其他考生只能看着清华园的大门“望门兴叹”。

高考时被清华大学所录取,和在考研的时候才选择清华大学,谁享受清华的资源更丰富?不言自明。一方面,二者的智商和学习能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前者相当于“亲生的”,而后者有点“半路领养”的韵味,谁优谁劣,不言而喻。故此,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子出国留学的如过江之鲫,而担心考研时会出乱子的学子才会选择本校攻读硕士学位。

据我所知,清华大学的校友们只把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同学当作校友,而其他学校在考研的时候来清华镀金的人往往不被承认。

在众人看来,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比研究生更有含金量;在用人单位看来,认准第一学历是清华大学这四个字万无一失。基于此,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内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牛本科,水硕士,烂博士……

所以,当村里那位大叔又在我耳畔吹牛叫嚣的时候,我只能露出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但我也不想对他解释太多,以免他变得消沉失落,毕竟他的二儿子一事无成,而成为清华研究生的大儿子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这辈子唯一的骄傲。

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