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檢測顯示其質量符合規範

第三方檢測顯示其質量符合規範

近期,鴻茅藥酒質量問題引起了社會各方廣泛關注。為此,監管部門對其質量進行了核查。

第三方未檢測出毒性成分

2018年4月18日、23日,相關監管部門分別從相關企業和流通環節對不同批次的鴻茅藥酒,按照衛生部藥品標準中成藥方劑標準進行全項檢驗。結果顯示,產品合格。2018年5月,相關部門委託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對鴻茅藥酒進行毒性分析,均未檢出有毒藥物成分。司法鑑定表明,鴻茅藥酒不是毒酒。

2018年,相關部門依照藥品質量管理規範,對鴻茅藥酒進行多次飛行檢查,重點對鴻茅藥酒的成分豹骨和人工麝香的購買使用情況,出入庫臺賬,生產物料的平衡進行核實,結果顯示,鴻茅藥酒的生產和加工符合藥品質量管理規範。

相關中藥專家稱,中藥材“制附子”和“制半夏”在中成藥製劑中使用具有普遍性。鴻茅藥酒組方中的“制附子、制半夏、制天南星”都是炮製品,按照藥品說明書要求的日服用量,折算成藥材劑量,上述藥材日用量均在藥典規定的安全用量範圍之內。因此,按照藥品說明書的用法用量使用鴻茅藥酒是安全的。

經典中藥驗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實踐中得以驗證

2018年5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關於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答覆》中指出,2014年11月,國務院公佈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鴻茅藥酒配製技藝的申報和認定過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有關規定。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相關委員介紹,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將中醫組成方劑,用來治療某一類疾病。歷經世代傳承,經典驗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實踐中得以驗證,被後代奉為治病的良方。

以治療風寒溼痺見長的鴻茅藥酒,由67味中藥配伍製成,是一個有著長期應用歷史的傳統大複方中藥酒劑,能夠流傳270多年,到今天依然有很強的生命力,說明它的有效性、安全性各個方面都是經得起考驗的。

不止鴻茅藥酒,很多中藥生產企業將古方及其製作技術,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通過國家政策進行保護,就有了政策依據。企業按相關政策,建立了非遺的傳承人制度,並向政府進行報備,傳承人以傳統的師帶徒的方式,將經典驗方的配方及製作技藝一代代傳承。

中醫藥傳承自古至今秉承內在規律

保護古代經典驗方,首先要本著尊重中醫藥文化的態度;其次,要遵循中醫藥的內在規律。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分支,它遵循著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講究藥物配伍,有禁忌人群,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

2017年8月29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在第十一屆藥典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傳統藥是傳統的醫學理論、傳統的製備方法指導下,採取傳統的劑型和使用方式、傳統的適應症表述、傳統的循證方法,有多年使用歷史、公眾認可的藥品。傳統的中醫藥理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我們必須發揚光大,繼承發展。

古代經典驗方數量有限,是非可再生資源,老字號製藥企業將這些經典驗方繼承下來,從另一方面講也是繼承了中國人引以為傲的中藥文化的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