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香港唐樓

香港的舊式樓房或者說“唐樓”(tong lau)由商鋪和住宅組成,它們是這座城市生活的縮影。同東南亞的店屋類似,這些歷史建築在構成上有一個特徵,地面一層是商鋪,往上是住宅。

正在消失的香港唐樓

唐樓最早出現在19世紀晚期,20世紀60年代後逐漸讓位於興起的摩天大廈。

儘管如此,它們仍然是社會、商業活動的集中之所。這裡人口密度大,諸如飯館、典鋪這樣的小生意也隨處可見。42歲的英國攝影師斯蒂芬·歐文(Stefan Irvine)用了近4年時間拍攝唐樓及其周圍的社區,希望能記錄下這種逐漸消失的生活。但他也明白,每一個街區都有太多要捕捉的元素,一張照片遠遠不夠。

正在消失的香港唐樓

“土瓜灣道”(2014)。圖片來源:Stefan Irvine & Jörg Dietrich

於是,歐文與攝影師兼數字編輯Jörg Dietrich合作,給每一棟建築都拍攝了大量照片,並將它們(有的多達25張)拼成一整張全景圖,效果十分矚目。

這樣,一組“正在消失的香港唐樓”照片集錦就形成了,它為唐樓這一獨特的建築形式提供了罕見的完整視角。

在接受電話採訪時,歐文說:“我穿過香港的大街小巷,尋找有趣的建築。唐樓總是能吸引我的目光,因為它是如此特別。”吸引歐文的,正是香港20世紀中期建築常見的拱頂過道、露天陽臺和圓角設計。

正在消失的香港唐樓

土瓜灣道上的一座唐樓近景。圖片來源:Stefan Irvine & Jörg Dietrich

“這些特徵不僅僅是在這一片區域,寬泛的說,在中國南方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我以拍攝作為一種記錄,對真實的記錄,也是對文化遺產的紀念。”

一絲不苟的過程

唐樓常常位於香港人口密集的地段,對歐文來說,這是一個挑戰。採用數字合成的方法,他需要站在同樣的高度,並以同樣的角度去拍攝大量的照片。

“對我來說,在建築物對面尋找到足夠大的空間,能讓我帶著三腳架直線行走並拍照,這一點至關重要,”歐文說,“它比你想象中的要難很多。”歐文2002年搬到了香港。

正在消失的香港唐樓

“窩打老道,油麻地”(2017)。圖片來源:Stefan Irvine & Jörg Dietrich

“在我沿著整條街區行走的時候,我需要確保相機的位置、角度幾乎不怎麼變化。每向前走兩米,我就要拍張照片。因此,這些照片有許多重疊的地方。”

從平行建築的過道、陽臺或是人行道取景時,歐文常常要多次回到同一個地點進行拍攝,這樣才能做出一張好的全景圖。

每一次返回原地,都需要有嚴謹的規劃,因為環境會改變,比如光線強弱、雲層厚薄等等。而所有這些變化,都會給Dietrich後期合成照片增加難度。

正在消失的香港唐樓

圖片來源:Stefan Irvine & Jörg Dietrich

人與車輛的移動也會成為拍攝的挑戰,特別是在需要將兩張照片合成一張的時候,歐文說道。

“有時候,你想要將兩張照片拼在一起,你會發現,照片中人的一條腿沒了。”

“就像所有形式的攝影一樣,它需要充足的耐心。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你肯花時間等待的話,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

保存文物的努力

在香港,唐樓曾經被看作是解決內部人口遷移和人口急劇增長的一種住房方式。但是,到了60年代,房地產開發商和城市規劃人員對它失去了興趣。於是,許多唐樓被拆毀了,人們開始建起高樓大廈。

正在消失的香港唐樓

“基隆街”(2014)。圖片來源:Stefan Irvine & Jörg Dietrich

“真是令人汗顏,地產開發商能有這樣大的影響力,僅僅只是為了掙錢和把房子建得更大些,他們就能讓唐樓消失,它可是香港人珍貴而有趣的文物啊。”歐文說,“我覺得相比唐樓,喜歡高樓大廈的人不會有多少。”

近些年來,香港政府在測定與保護歷史建築上做了不少努力。有一棟出現在歐文照片中的舊式樓房,香港市區重建局正在翻修。

正在消失的香港唐樓

圖片來源:Stefan Irvine & Jörg Dietrich

針對建築的修復,歐文也表達了自己的憂慮。類似的項目,會抬高租金,居民交不起房費,就不能在這裡住下去。歐文認為,翻新藍屋因而有借鑑意義。這一項目去年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稱讚,它將租金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使人們在藍屋翻新後還能繼續居住。

儘管對香港的文物保護政策並不滿意,歐文也承認,香港的房產市場如此昂貴,地產開發商和城市規劃人員面對的壓力也不會小。

“但有趣的是,香港年輕人似乎對保存各式建築要更加上心,也更加投入。”他補充道,“即便是對較新近的建築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