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石,血尿酸控制不佳的惡果!一文教你防治

痛風石,血尿酸控制不佳的惡果!一文教你防治

痛風,不就是痛的時候找點止痛藥吃吃,不痛時不用管嗎?——不少痛風病友都是這樣認為的吧? 特別是剛被診斷為痛風的病友。

短時間內,痛風的確只是關節疼痛,大腳趾痛、腳踝痛、膝蓋痛……但若放鬆警惕,不痛時就不管了,可會出大問題!

“痛風石”正是大問題之一。

體內長出的石頭

對於剛被診斷為痛風的病友,「痛風石」一定是個生僻的詞語,很抽象。

痛風石,血尿酸控制不佳的惡果!一文教你防治

痛風石常出現在腳趾、手指、手腕、膝關節、耳廓等部位,除了影響美觀,還會影響關節的活動甚至破壞骨骼,造成不可恢復的關節功能損害。

痛風石是怎麼引起的?

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徵性改變。痛風石的形成與病程、血尿酸水平有關。病程越長,發生痛風石的幾率就越大。高尿酸血癥持續時間越長,越易發生痛風石。反之,痛風石越多、越大,表明高尿酸血癥未得到很好控制,即病情越重。

痛風石,血尿酸控制不佳的惡果!一文教你防治

最常見於耳輪,亦多見於踇趾的第一蹠趾關節、指、腕、肘及膝關節等處,少數病人可出現在鼻軟骨、舌、聲帶、眼瞼、主動脈、心瓣膜和心肌。一般認為,血尿酸在0.54毫摩爾/升以上時,50%有痛風石。多見於起病後的某個時期,平均為10年左右。總之,血尿酸濃度越高,病程越長,發生痛風石的機會越多。

全賴血尿酸沒控制好

痛風的根本問題是高尿酸血癥,當血尿酸處於高水平時,尿酸會從血液中析出形成尿酸鹽晶體,沉積到關節處、誘發痛風。

痛風石,血尿酸控制不佳的惡果!一文教你防治

如果此時只關注關節痛不痛,而不注意血尿酸水平,體內的尿酸鹽結晶會越來越多,並逐漸增大、形成痛風石。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是幾年甚至數十年的結果。

固態的海鹽來自海水,尿酸鹽晶體來自血液,其原理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