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莎士比亞去旅行

隨著莎士比亞去旅行

隨著莎翁去旅行,讓我們首先來到莎士比亞的故鄉--埃文河上斯特拉特福德,站在橋上抬頭你會看到哈姆雷特的塑像,低頭你會看到兩隻正在專心致志交配的天鵝,它們不為人類的注視而分神,也不被思考丹麥王子的疑問所困擾,"To be or not to be"在它們那裡從來不叫一個問題,困了就睡覺,餓了就抓魚,哪來那麼多廢話?用俗世之歡釋放生命之痛,這正是莎士比亞的人生觀。

關於莎士比亞的生平,我們其實知之甚少。儘管有三、四十份官方文件六十多本當時的書中提到過他的名字,但是確鑿無疑的記載並不多。最沒有爭議的就是他出生受洗的日子和去世的日子,因為這些記錄由教會掌管,可信度最高。他在1564年4月26日接受洗禮,他的生日是有可能是4月21-23日的任何一天,但人們更希望是4月23日, 52年後的這一天是他死了。我們知道他在18歲時結婚,一共生過八個孩子,有五個活了下來;他婚後不久去了倫敦,在那裡編劇、演戲、寫詩,退休後返回故鄉,立下遺囑。他於1616 年 4 月 23 日,即他 52 歲生日那天逝世,死後被埋葬在聖三合教堂。對於他所受的教育、如何戀愛、怎麼創作、以及如何生活,我們所知甚少,只能靠推測。

可能受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學小報的影響,國內有不少人都不相信莎士比亞確有其人,有人說他是培根,有人說他其實是一個寫作班子。謬種之所以流傳不是沒有依據的,比如"培根理論"是1786年一個叫威爾默特的人提出來的,原因是他覺得莎士比亞充其量不過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小丑,只有博學多才的培根才配寫出這樣偉大的作品,後來證明這是無稽之談。

隨著莎士比亞去旅行

威爾默特說對了一點,莎士比亞的故鄉在16到17世紀的確是一個鄉村。當時埃文河經常氾濫,捲走木材、牲畜,也奪取生命。這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留下了很深印記,在《第十二夜》等劇中,經常有"登州發大水、差點做了鬼"這樣的情節。當地氣候變化多端,尤以暴風雨為最多,所以毫不奇怪,在莎翁戲劇裡我們會看到那麼多的電閃雷鳴,甚至他一生寫的最後一齣戲就叫《暴風雨》。莎士比亞進入當地的愛德華六世國王學校,接受教育。當時的學校全部用拉丁文授課,他因此學到古羅馬優秀作家的作品,比如奧維德的《變形記》,這些對他以後的劇本和詩歌產生深遠的影響。今天,仍有孩子在這所學校裡學習。這裡畢業的孩子肯定很牛,莎士比亞是他們學長。

現在讓我們徒步180公里到倫敦去。什麼?徒步?對,莎士比亞當年就是這樣撇家舍業到了倫敦。儘管沒學過《演員的自我修養》,他在倫敦成為一個演員,從"死跑龍套"的做起,只要有角色,他都演。漸漸地,他成為一名受僱傭的劇本作者。在他的時代,當編劇是一個很賺錢的職業。當時一齣劇本的售價是6鎊,勤奮的編劇一年可以賣出5個本子,30英鎊的收入在當時已經是小學校長年俸的兩倍了。莎士比亞的名氣漸漸大起來,劇團開始在劇本上署上他的名字。

1594 年,莎士比亞與人合夥成立自己的劇院,先是開敦劇院,後是玫瑰劇院,它們都坐落在倫敦舊區,票房極佳,但是後來卻不得不搬遷到泰晤士河邊。有人說是因為倫敦貴族反對莎士比亞的戲"不道德、反神明"。其實,到今天的圓形劇場聽一下講解員的解說,你就會明白劇院為什麼要搬家了--劇院裡面太臭了,把小區的居民都燻倒了。

今天無論在哪國,進劇場看戲都是一種很高雅的活動,在但伊麗莎白時代的倫敦可不是這樣。那時劇院幾乎是唯一的娛樂場所,是社會各階層成員都去的地方。圓形劇院根據觀眾的社會地位把觀眾席分成四個階層:第一階層是泥濘的劇場地面,賣的是站票,每人1便士,目標人群是社會最低層的勞動人民;第二階層是一樓的座席,價錢是2便士,主要服務監工和小市民;第三階層是位於二樓的座席,座位有軟墊,價格是3便士,那可是中產階級享受的地方;第四階層是劇場的三樓,提供給願意到劇場看戲的成功人士。對了,值得一提的是舞臺兩側各有一個包廂,在那裡看戲的角度很差,基本上是一場折磨,但是它們很容易被觀眾看到。所以這兩個包廂是專門提供給社會名流的。當然坐進包廂的人來這裡也不是為了看戲,而是增加"曝光率"。往那兒一坐等於在說:"倫敦人民看仔細了,我被抓起來的消息可是謠言。"如果當時有激進青年做社會調查的話,坐在劇場裡就能寫一部《英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當時座位這樣安排不是出於歧視,而是出於無奈。那年頭對首都人民來說,洗澡是件奢侈的事,一般人一年也就洗兩次,所以每個人身上都散發著"肉味",你可以想象這麼多人擠到劇場的空氣質量。劇場的二樓以上開始有窗戶,通風讓觀眾稍微擺脫惡臭,這當然是超值享受,多收1便士也是應當的。不過在這裡錢並不是萬能的,門房會以衣冠取人,只要你穿得體面,並且聞起來並不是很臭,哪怕掏站票的錢,也會被請到二樓去;相反衣冠不整的,或者是臭味把人燻一個跟頭的,對不起,您就在一樓的泥地裡湊合湊合吧。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圓型劇院的前身才被小區抵制,後來演員們和小區居民協調哀求之下才有這座劇場。

現在看到的圓形劇場是近年來重修的,不要把它看成假古董,人家可是忠實地呈現了1599年的劇場原貌。所有支撐建築物的木材用的都是至少樹齡超過百年的紮實橡木。又因為橡木揮發的化學物質對鐵製鉚釘有腐蝕作用,因此所有鉚釘全部都是木頭,這跟中國古代建築異曲同工。

好了,現在讓我們從倫敦回到斯特拉福德,不過這次是乘坐馬車,因為莎士比亞已經發達了。讓我們直奔莎翁女兒的住所—納什故居,又稱新坊 (Nash's House/New Place),這是莎翁退休後住的地方。當然也是後來重修過的,掛滿紫藤的屋子外是一個奼紫嫣紅的小花園。這裡以前有莎士比亞親手種下的桑樹,後來房屋易手,樹也被伐倒,被當地一個木匠買去了,並且劈成小木片,賣了好多錢。

最後讓我們再步行十五分鐘,到達聖三一教堂,這裡是莎士比亞出生受洗和最後安葬的地方。墳墓建在教堂內的聖壇內,石頭上刻著莎翁著名的遺言:"不妨礙我安息的人將受保佑,移動我屍骨的人必受詛咒。"當然,我們不會妨礙他老人家安眠,就像我們不會妨礙一開始見到的天鵝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