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格物”,恢复本体之良知

如何通过“格物”,恢复本体之良知


在心学语境中,“格”者,“正”也。再结合王阳明悟道时完善出来的“心外无物”,可知“物”者,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心”。所以,“格物”说白了不过是正你自己的那颗心而已。

“心”不是你身体里的那一团肉,否则死人怎么就不能说话了呢?心即是道,是上天赋予生命最根本的东西,它在掌管着你的一切视听言行。但是,由于从后天生长环境里沾染了太多的习气杂质,它在大道中运行的时候免不了会偏离轨道,所以并不会时常符合自然规律,表现出来的言行就会很出格,严重者则会自我毁灭。

如何通过“格物”,恢复本体之良知


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格物”的方式,把偏离轨道的心拉回到它该呆的地方,也就是“良知”所在之处。

在上篇文章中已经说到,心物是同时存在的,所以当心起念的那一瞬间,外物也就存在了。只是这个物在呈现在你眼前的时候并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因为你的“意”是带着“私欲”的,这个“私意”会把物扭曲变形。

比如,当你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这件事情在你自己的良知上感应到了,而且你的良知已经知道了怎么处理这件事,那就是扶他起来。然而,你过去形成的观念告诉你,这有可能是碰瓷的,或者说你会出于其它方面考虑,这时候,这个事情已经被私意扭曲了,你的良知不能发挥出来。

如何通过“格物”,恢复本体之良知


意之所在即为物。格物,就是把其它私意剔除掉,只保留一个诚意。诚其意,则心自正,心正则万物皆是正的。

看懂了吗?看不懂没关系,我也不打算说明白,因为这根本就是讲不明白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能在你自心上体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