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文苑」兒時的記憶

「稷山文苑」兒時的記憶/劉紅娟

兒時的記憶

稷山 劉紅娟

老父古稀今已滿

雙鬢染霜素寡言

當年撐起家中天

如今年邁已殘年

殫精竭慮為兒女

吃苦受累無怨言

寒暑易節蒼桑變

父愛無疆恩如山

看著父親漸漸變老,我心疼久久難以平靜。

我出生在呂梁山下的一個小村莊。小時候常聽父輩們說:父親是個智慧聰穎的人,曾經是縣紅旗中學的優秀學生,吹,拉,彈,唱,樣樣都行,學習成績更是優秀,全校名列前茅。只因家裡兄弟姐妹多而爺爺又體弱多病,父親畢業後,就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回村承擔起一家之長的責任。

文人墨客筆下的父親是詩,是韻,是海。而我的父親是 鐵骨錚錚的莊稼漢子 ,那個年代的人,只能靠種地生活,然而只靠種地怎能使一家老小填飽肚子呢?為了不讓家人餓著,父親常常上山砍柴然後再拉到縣城去賣錢。艱辛的生活磨礪使父親更加成熟,懂得了人情事故。

小時候我們每天都唱著歌謠: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拖拉機嘎嘎嘎,沒有文化不算話。我是窮人家的孩子。那時我就想好好學習,長大一定成為有文化的人,住高樓大廈,過城裡人的生活。好想去縣城看看,再吃上一個香脆的火燒。現在想起當年的火燒還是回味無窮,金黃的外表,一層層的油酥餅,真香,美美的呀!

有一天,父親早早的就把柴裝好,在車上還特意弄了個小坑窩,讓我坐上柴車和他一起去縣城。我開心的小臉笑成一朵花啦。

那時候人們走的都是窄小土路,路面坑坑窪窪的很難走,上坡,過水渠都很費力氣的,看著父親吃力地拉車,我要下來幫忙推,父親不讓。我恨自己不能快點長大,就可以替他拉車了,就這樣一路難行,一路艱辛,快到中午時才到縣城,父親把車拉到集市人多的地方,擺好柴,父親吆喝著,乾柴,上等的好乾合木柴。集市上人來人往,有的問價,有的討價還價。我傻傻的呆在一邊看這繁華的鬧市。看著父親忙著賣柴,收錢。因為我家這幹合木柴易燃,別人就都來買。看著父親口乾舌燥滴,我不由得心酸難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後半響,我們的幹合木柴全部賣完了。我看著父親數著錢露出甜甜的笑,有一毛的,五毛的,一塊的,父親開心地說,今天賣得不少,五塊八毛,給你和弟弟買衣服好吃的去。我們就去集市上轉,給我買了幾尺花布做衣服,然後又給我們買了餅乾,糖塊,我高興得一走一跳的,東西買好後,父親說走吃飯去,這時我真感覺肚子餓的咕咕叫了,父親說,去吃你愛吃的火燒,再喝一碗羊湯。我說,嗯嗯,和父親走進館子裡,父親就說,老闆拿三個火燒,兩碗羊湯,隨著老闆一聲回應好咧,稍等馬上就來,我心裡算著,一個火燒五分錢,三個是一毛五,一碗羊湯三毛,兩碗六毛,一共七毛五。火燒羊湯端來了。我和父親美美的吃了一頓,吃完父親把我掉在桌上的火燒渣渣都撿起吃了,說不能浪費糧食,我看著父親眼圈都紅了。當我們吃完天就快黑了。

父親說吃飽了,喝好了上車回家,父親拉著我往回走,父親一邊拉車一邊唱著歌曲,時不時和路人打著招呼。我坐在車上想入非非,至今還歷歷在目。

父親是一本厚厚的書,當一頁一頁讀完,我可敬可親的父親已經漸漸地老了,父愛無言,父愛如山呀!

想起小時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雖然那時家裡窮,偶爾才能吃一次好的,穿不上華麗的衣服,但是那種濃濃的甜蜜是什麼也代替不了的,常常浮現在我眼前。

父親一閒下來就教我寫字,教我唱歌。記得最深的一次是寫數字8,我簡直是笨到家了,就是不會寫,不管老師怎麼教,我總是把8寫的站不起來,好像8是懶蟲老想睡覺似的,氣的我回家哭的不吃飯,不寫作業。父親從地裡回來見我不吃飯問明原因,耐心的父親不顧幹活累和餓就在院子裡的大桐樹下教我,他先在地上畫了兩個圓圈緊挨著壘在一起,我先也是畫兩個圓圈,畫著畫著就在圓圈上畫出8碼了,我高興的跳起來了,我會寫8碼了。父親也開心的笑了。

父親是傘,為兒女遮風擋雨,父親是水,為兒女灌溉著甘甜乳汁。看著一天天變老的父母,我溫含著些許的心酸,不管怎樣都應及時讓父母頤養天年。

那年月,家裡說拿不出錢真拿不出,有一天弟弟突然生病,高燒不退,母親用盡所有辦法都不行,找村裡保健站打針,幾天過去了不見好轉。還說弟弟得了怪病,沒辦法治療。父親不服氣,應是要帶弟弟去縣城大醫院看,然後騎著家裡的破自行車帶著母親和弟弟走了,我看著他們的背影,有說不出難過。當時父親身上只有借來的二十元錢,可是入院就要三十多元呀!怎麼辦?看沒錢,不看弟弟的小命就難保了,父親怎麼忍心看著娃就這樣不治呢?父親只好求醫生先給弟弟輸液,治病,還把所有的錢都給了醫生,吩咐母親管好娃就出去了。到下午有人送來了錢給母親,在母親的一再追問下,送錢的人才說父親給縣城一家蓋房子打地基的人家拉送大石頭塊了,那些年人們蓋房子打地基不像現在用水泥澆灌,而是拉好多大石塊來打地基。父親和人家說好先給些錢給娃看病。

父親常在縣城與人做些小買賣熟人多,好辦事,打聽到一家人需要石頭打地基,就和人家談好價錢,但是那家人說必需要馬上送貨。就這樣父親叫人送錢給在醫院的母親,而他先把給自家準備好打地基的石頭給人家送去,就是這還遠遠不夠,然後父親又去地裡,山澗邊找能用的,一連好多天,父親都為找石頭沒白天黑夜的忙,有時急的連飯也顧不上吃,人都瘦了一圈,這石頭要一塊一塊的找然後再裝上平車,又自己一車一車的拉著送到縣城。想當時不知道父親怎麼把那麼多的石頭一塊塊找下又裝上平車再送到縣城。二十多里坑坑窪窪的窄土路又是人力拉著送。想想不由的我淚流滿面,可憐的父親呀,受苦受累的夫輩們。而母親也在醫院細心照顧弟弟,可愛的小弟恢復後又活蹦亂跳的了。弟弟出院後,父親給我們買了火燒,餅乾還有麻花,我和弟弟圍著這麼多好吃的高興的說,咱家要過年嗎?父親說,只要你們好好的不生病咱就天天過年。

這是多麼珍貴的畫面,又是多麼動人的情景呀!此時此刻,我熱淚盈眶,百感交集。經過父母的辛勤勞作和艱苦奮鬥後,苦日子總算過去了。我們家過得一日比一日強,一年比一年好,苦盡甘來,如今一家人早就在縣城住上了高樓大廈。可是可敬可愛的母親已丟下我們離去,只剩下孤苦的父親。

遠遠的看見小區門口一群人圍著愛說笑的父親給他們講故事。看著談笑風生的父親,我,默默的笑了,也欣慰的哭了。

全家頂梁無怨言

苦累人生擔在肩

歲月無情白髮染

霜刀風劍皺紋添

年復一年拼命幹

撐起家中這片天

父為兒女愛如山

及時行孝莫遲緩

「稷山文苑」兒時的記憶/劉紅娟

「稷山文苑」兒時的記憶/劉紅娟

劉紅娟,網名幽嵐,運城市稷山縣人,從小喜愛詩詞,今生與文字有緣,心中充滿詩意,生活處處有詩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