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老人深夜敲门,可她孩子却搬走两年了,善心夫妇收留终团圆

陌生老人深夜敲门,可她孩子却搬走两年了,善心夫妇收留终团圆

华华家的门被大力敲响的时候,是凌晨一点半。她捂着睡的正熟的女儿的耳朵,感觉自己正在瑟瑟发抖。此时万籁俱寂,只有远处夜宵摊露出一点昏黄的光。华华被吓得六神无主,只好带着哭音给上夜班的丈夫打电话,丈夫安慰她,他很快就回家,千万不要开门。

华华说对方不仅在敲门,还在喊着什么,可她听不懂,门上没猫眼,她不敢去看。而此时门外的人却加重了力道,门被捶得很响,但是太晚太晚了,这样大的动静没有惊醒隔壁的任何人。华华鼓起勇气,推动桌子抵着门,从厨房拿了把菜刀站在门口。

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华华,我回来了,别怕。”门被钥匙打开,华华流着泪一下子扑到丈夫怀里,男人奇怪的说道:“我回来的时候咱家门前没有人,可能走了吧。”眼尖的华华却说:“不对,你瞅那袋子,不是咱家的。”这时男人才注意到自家门口有一个深色的布袋,鼓囊囊的不知道是什么。

男人皱着眉,把门关上了:“刚我上楼梯的时候,好像有个黑乎乎的人影,莫不是流浪的吧?”华华擦着眼泪:“那他敲咱家门干什么?还留这么个袋子。”男人安慰她:“这个月我不上夜班了,要是今天再敲,我就出去找人。”

陌生老人深夜敲门,可她孩子却搬走两年了,善心夫妇收留终团圆

第二天天不亮,华华正煮着早餐,门又被敲响了,还是昨天一样的力道,可这回华华听出来了,那是一个苍老的声音。丈夫从房内出来,和华华对了一下眼神:昨天那个人?华华轻轻的点了一下头,男人压抑了一下怒火,猛地把门拉开:“你干……?”可那个啥字却被男人硬生生吞到了肚子里。

华华诧异的探头一瞧,和自己想象的不同,门外是一个包着头巾的,苍老干瘪的老人,看得出来因为长期劳作的缘故,手脚很粗大。此时她佝偻着背,攀着门框,正带着一点讨好的笑,嘴唇翕动着想说什么。华华一下子心酸了,昨夜的惊恐被抛到九霄云外去,妇人特有的心软和仁慈让她去迎了老人,并进门攀谈起来。

老人的口音很重,三人两两相对,连比带划了半天,这才知道,原来老人是流浪出来找她孩子的。前几年老伴去世后,本就很少回家的儿子就更加不回家了,今年来更是一个电话都没有,老人担心得不得了,她从家里翻出几年前儿子给她留的地址,不会坐车的她硬生生一路打听着走路来到这里,华华一听老人的老家,天啊,那是将近千里之外啊。

陌生老人深夜敲门,可她孩子却搬走两年了,善心夫妇收留终团圆

华华把早餐端上来,老人连连推辞,华华和男人都有点流眼泪,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家,一个人顶着酷暑,忍饥挨饿,长途跋涉了二十几天,却得来这么个结果。如果没有意外,那右脸上有个胎记的上任房客就是老人的孩子,华华和他有过一面之缘,可是,他已经搬走整整两年了啊!

华华安慰老人,说她见过老人的孩子,看起来过得不错,老人放下心来,满口谢谢的吃起华华家的早餐,三岁的女儿天真无邪的转着滴溜溜的黑眼珠子看着老人,奶声奶气的递过去一张纸要奶奶擦嘴。却不想,一直坚强乐观的老人却哭了起来。华华当然知道她哭什么,只能安慰她,说不定就在这附近,慢慢找。

老人吃完饭,从那个深色的,鼓囊囊的布袋里掏出一些腊肉腊鱼,非要好心的人收下,华华和男人哪里肯要。那天晚上老人敲门没得到回应后,把袋子放在华华家门口,自己在楼道里蹲了一夜,天知道,她的心里有多苦,这是母亲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孩子的一片心啊!

看着无处可去的老人,华华一家动了恻隐之心,她把老人安顿在自己一楼的小卖部里,老人很勤快,晚上看店,白天就帮华华搬东搬西,而华华也在四处打听老人的孩子。幸运的时候,经过大家的努力,一个月后传来了好消息,老人的孩子在隔壁县城。老人发自内心的笑了,她和儿子通过电话后,表示要去找他。

华华经过深思熟虑,给老人的儿子发了一条短信:“兄弟,不管在外面怎么样,母亲都不会嫌弃你。她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你平安。母亲爱孩子,没有条件,可是我们能回报的太少,多和妈妈联系吧,没有钱,还有陪伴。——一位既是母亲又是孩子的人留。”

陌生老人深夜敲门,可她孩子却搬走两年了,善心夫妇收留终团圆

华华和丈夫给了老人一千元,看着千恩万谢的老人,华华有很多话想说,可最终千言万语却化为汩汩流下的泪水。她对老人说:我这里随时欢迎你。老人看着她,笑着哭着,摸摸她的头:“闺女,我死了也保佑你……”,华华擦着自己的眼泪,目送老人蹒跚着走进了夕阳中等待她的车里,幼小的女儿擦着华华的眼泪:“妈妈不哭,我爱妈妈。”

我们无法得知,外头有多少游子,可我们却知道,每一位游子的身后必然有殷殷期盼的双眼。我们不欠任何人,唯欠父母,而父母想得到的是什么呢?唯有儿女平安而已。多和老人联系吧,哪怕没有钱没有事业,可是家里,本就不是讲成就的地方啊!因为父母在,家就永远会是温情的港湾!父母去了,我们的遮天大树就再也没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