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沈飛和601?此文帶你一探究竟

世界盃年,四強誕生,大家鍾愛的球隊可還好嗎?老託也是個老球迷了,90年至今基本沒落下任何一屆世界盃。然而,老託素來鍾愛的意大利和荷蘭今年雙雙沒能入圍,今年是老託的佛系觀戰年。對了,好多朋友閒聊時都對今年的冠軍做出了預測。在老託看來,進攻手段豐富整體年輕富有衝擊力的法國更具有冠軍相,而中場配置豪華的克羅地亞其實很有機會與法國會師決賽。好了,閒扯結束,各位是“別墅靠海”還是“下海乾活”不久就是揭曉答案。

---------------------------------------------------------------------------------------------------------------------------------------------------------------------------------

不可否認,老託在之前的許多文章中都時不時會怒黑一把沈飛旗下的產品。不過講道理,實事求是其實也不算黑。然而終究有許多人依然以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怒懟老託根本分不清沈飛與601。那麼,究竟兩者是個什麼關係呢?各位“沈粉”莫急,本文肯定給大家一個“膠帶”.........

我國的飛機研究所以及飛機生產廠家在解放不久的50-60年代受當時蘇聯的影響,確實分別隸屬於兩套系統。如瀋陽的112廠,成都132廠。飛機廠最早屬三機部也即後來於1982年改稱的航空工業部。在當時這些廠家下設自己的研究室——注意,這個研究室,與當時的各種院各種所沒有半毛錢關係。

分不清沈飛和601?此文帶你一探究竟

  • 屠基達院士,我們耳熟能詳的殲7“魔改”系列就出自他的筆下。而殲7II以及殲7M都是屠老主抓132廠設計室時期完成的。

現在我們經常提到的所謂中航“601”“611”所,在當時,其實隸屬於國防部下屬第六研究院。所以,如今中航各所的編號皆以“6”開頭。1965年1月,國防部第六研究院轉隸第三機械工業部。也就是說從65年起,各研究所與飛機廠家就具備了互相整合的先決條件:共同的隸屬系統。1982年4月,第三機械工業部改稱航空工業部,後經過逐步的演化發展最終有了今天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

那麼,當時廠家的研究室與六院各所是怎麼個分工呢?

總的來說,當時各設計室的任務就是仿製蘇聯飛機,同時廠家解決各種工藝及生產問題。例如,112廠設計室搞定了殲6,132廠搞定了殲7。

分不清沈飛和601?此文帶你一探究竟

  • 當時,112廠對於殲6戰機生產的品控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正因如此殲6才得以大量生產並服役至新世紀才陸續退出舞臺。
分不清沈飛和601?此文帶你一探究竟

  • 宋文驄老總,一直被譽為“殲10之父”,同時也是殲20氣動設計理論的奠基人。但其實,他是正兒八經的112廠出身。他於1958年分配到瀋陽112廠設計室,擔任“改型飛機”總體設計組組長。

而設計所就比較慘淡了。他們的任務是自行設計飛機。在80年代之前,國內的製造及技術能力,加之設計經驗都遠遠不足以自行正向設計一架世界主流水準的戰機,這就使得各廠的設計室遠比堂堂國防部下屬的各設計所更強勢。

分不清沈飛和601?此文帶你一探究竟

  • 殲9,先後經601及611所操刀,最終下馬

時至80年代,當時的主題毫無疑問是中美蜜月,隨之而來的是大家紛紛開始接觸美歐最“潮”的技術和工藝。對於純國產戰機的迫切追求也變得愈發強烈。藉著這股東風,各所開始了對各研究室的兼併。其中,601所率先完成對112廠的兼併,也就是如今沈飛的主體形態。所以,各位用601指代沈飛或者用沈飛的產品罵601的娘都是毫無問題絕對正確的,不用理會某些鍵盤的攻擊。

分不清沈飛和601?此文帶你一探究竟

用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當初如果直接購買同等數量的蘇27/30以及如今的蘇35系列戰機而放棄由601主導殲11系列項目,我空軍絕不會至今都沒真正意義上擁有可靠的國產雙發重型三代戰機。殲11系列的“最終版”,也就是殲11D和殲16,且不說其性能是否能堪比蘇35,即便其有過之無不及,在隱形戰機的時代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去大量採購一型三代戰機呢?老託並不是所謂“沈黑”。這個項目拖延至今,無法用任何理由解釋,它拖延掉的是國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即便此項目早個5年實現大規模列裝都只能算合格表現,更何況拖延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