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壇八廟」的祭祀對象分別是什麼?

九壇指的是天壇、地壇、 祈谷壇、朝日壇、夕月壇、太歲壇、先農壇、先蠶壇和社稷壇諸壇,是明清帝王進行各種祭祀活動的地方。

北京“九壇八廟”的祭祀對象分別是什麼?

社稷壇,是明代遷都北京所建的第一罈。明清兩朝歷代皇帝每年春秋第二個月的第一個戊日,要來此祭祀社神與稷神。

天壇,又稱祭天台,於每年冬至日供皇帝祭天之用。

地壇,是明清皇帝每年夏至日祭祀土地神的場所。

祈谷壇,是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皇帝祈祀五穀豐登之處。

朝日壇,用於春分日祭日。

夕月壇,在秋分日祭月。

先農壇,皇帝於春季第二個月的亥日吉時祭祀神農氏之地。

太歲壇,因太歲是值歲之神,皇帝於每年春、冬兩季需擇吉日來此祭祀,以求歲歲吉祥、國泰民安。

先蠶壇,每年春季第二個月的巳日,皇后要來此躬行桑禮,以示對在副業生產的關懷與重視。

北京“九壇八廟”的祭祀對象分別是什麼?

八廟指太廟、奉先殿、傳心殿、壽皇殿、雍和宮、堂子、文廟和歷代帝王廟。

太廟,是明清兩代封建帝王供奉祖先的場所,即皇帝家廟。

奉先殿祭祀皇帝的先祖。

傳心殿,原為供奉帝王、先師牌位的地方。

壽皇殿,是供奉清代帝后、祖先神像之處,同時也是帝后死後人葬前的停靈之所。

雍和宮,原為清雍正皇帝胤禛即位前的府邸,乾隆皇帝出生於此,後改為喇嘛教的廟宇。

文廟,又稱孔廟,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歷代帝王廟,主要祭祀我國曆代的164位皇帝和79位名臣。

北京“九壇八廟”的祭祀對象分別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