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015年入市小韭菜的自白:從暴漲到暴跌,A股投資真的很難!

2015年:股神很多,泡沫很大!

那時候,我剛畢業滿三年。那時身邊談論股票的人越來越多,經常聽說同事某某某買了牛股,賺了幾萬塊,很少聽到有人虧錢,有的人甚至開始自比巴菲特和索羅斯。在朋友的慫恿之下,我也去證券公司開了戶。證券公司的客服小姐特別熱情,說我這時候來開戶是對的,一定能在市場大展身手。當時我將信將疑,感覺賺錢應該沒有那麼容易,但其實內心也盼望自己會是一個金融市場幸運兒。

我入市的時候市場在3200點附近徘徊,我也不知道這個點位是一個什麼概念,甚至連上證指數和深成指數都搞不懂。而對於電腦裡密密麻麻的K線,我心裡充滿興奮與好奇。打開軟件瀏覽股票,我偶爾也能瀏覽到格力電器,貴州茅臺,中興通訊這些耳熟能詳的大公司,感覺他們應該很有投資價值,不過他們的漲幅其實不如很多股票,有點詫異。

我記得當時中科金財,安碩信息,全通教育這些科技含量很高的公司不斷被市場瘋狂炒作,後來暴風科技上市,更是亮瞎市場眼球。這幾家公司平時我都比較少聽說,原來股票竟然如此有上漲潛力,我心想他們以後一定能成為大集團。

對於我來說,我記得自己當時買入的第一個股票是中國軟件,買入理由是這個公司名字很好聽,既是央企國資改革,又有云計算和大數據這些概念,成長性應該很不錯。而且,當時這個股票的日MACD已經金叉了,我看到的股票入門知識裡面說這是一個看漲信號。其實當時心裡也沒有想太多,後來盈利20%左右也就離場了。自己買入的第一個股票賺錢了,那是多麼令人興奮。於是我打開電腦炒股軟件的頻率越來越高,也在手機裡面下載了東方財富網,平時經常點開來看幾眼,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後來我又買了浪潮信息和浪潮軟件,這兩個股票都讓我賺錢了。於是我越來越膨脹,很喜歡跟別人分享自己看好的股票,談到股票經常興高采烈和眉飛色舞。我也會買一些投資書籍充實自己,而且經常去論壇和股友分享經驗,記得當時最喜歡的書籍是《股市趨勢技術分析》以及《股票大作手》,感覺收穫挺多的。

5月份的時候,我在股市裡本金已經實現翻倍,於是我開始籌劃終生從事證券投資這個偉大的事業。而且,我準備向親朋好友募集一筆資金,以便在市場中賺更多的錢。

雖然入市不到四個月,但我感覺自己已經看懂了市場,而且愛上了它。

可是,就在一片歡樂中,就在我鼓起勇氣終生從事證券之時,一場驚心動魄的股災莫名其妙就來了。6月12日,上證指數衝到最高5178點,之後開始斷崖暴跌,短短18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竟然跌到了3373點,同時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市場一片茫然,自己身邊不少朋友的虧損已經超過50%。我當時重倉的博聞科技浮虧近40%,其中吃了好幾個跌停,於是忍痛割肉。就在我割肉之後,這個股票又超跌反彈,出現了四個漲停,我直接踏空,捶胸揪髮。

後來,我又前前後後殺入了好幾個股票,印象中有格力地產,TCL集團,新大陸,但還是一直虧錢。8月26日,上證指數跌到了2850點,那時我感覺就是世界末日。與此同時,很多機構站出來看多股市,國家也一直宣佈要入場救市,市場量能大幅萎縮,股民人心惶惶,不少人已經絕望了。這時候,我回過頭看很多證券公司研報,發現原來2015年的股市就是一場泡沫,現在泡沫破了,夢也碎了,原來這就像當時的鬱金香事件。與此同時,不少機構投資者虧損達到了清盤線,已經和市場說再見了。

下半年,股市還是比較給力的,總共上漲了800多個點,我多多少少又賺了一點錢,算是小幅回血。但是,內心也開始敬畏市場,不像之前那麼瘋狂激動了。這時候,我開始瞭解到中國股市有一個真正的牛人:私募冠軍徐翔。我開始如飢似渴的閱讀他的資料,渴望瞭解他的操作手法。

一個2015年入市小韭菜的自白:從暴漲到暴跌,A股投資真的很難!

2016年:熔斷推行,千股跌停!

那一年年初,無數人聲淚俱下,就因為一個熔斷機制。當時,第一個交易日市場就極其不對勁,早盤上證指數暴跌接近7%,千股跌停,只有部分銀行股和證券股還算堅挺。身邊不少人也是猝不及防,嚇得目瞪口呆。當時市場一大堆段子手,各個投資交流群哀嚎遍野,大家談股色變,股吧裡都是謾罵聲。

當時,我只持有一個低價股票TCL集團,因為是價值投資一直不願意賣還逢低補倉希望攤低成本。一個月左右,市場跌了1000點,上證指數最低跌到2638點;與此同時,我不斷努力攤低成本還堅定持有的TCL集團浮虧接近10%,其實也算跑贏市場了。我在2月下旬解套離場,已經不相信價值投資了,而且對市場感到心累了。

熔斷之後,市場行情變得十分局部。記得上半年只有兩條主線,遊資開始抱團取暖。一條主線是鋰電池,就是多氟多,新宙邦這些公司;一條主線是OLED,就是中穎電子,濮陽惠成這些公司。

這些公司的股價在熔斷後都創了新高,整個板塊業績特別好,市盈率快速下降,估值不斷提升。當時,我也殺入了這兩個板塊,而且獲利超過了15%;同時,我明白了趨勢投資的重要性。

下半年其實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印象中似乎沒有賺到什麼錢也沒有虧到什麼錢,不像之前那麼喜歡打板,反而喜歡上了做波段,而且心態也慢慢穩定下來了。

一個2015年入市小韭菜的自白:從暴漲到暴跌,A股投資真的很難!

2017年:價值投資,大象起舞!

2017年離現在很近,印象最深的就是價值投資和上證50了。格力電器,貴州茅臺,復星醫藥,海康威視這些大笨象起舞,而且一漲就沒有停下來,市場經常提到的詞彙是:擁抱大消費,喝酒吃藥行情。就連銀行板塊都集體走強了,想想也是不可思議。與此同時,很多殼資源股都大幅下跌,市場二八分化,強制恆強,弱者恆弱。後來弄明白了:熊市重勢,牛市重質,只有好公司才能不斷跨越牛熊,無論是在之前2008年還是2015年。

不過我也很幸運,當時我買了老闆電器和恆瑞醫藥,從這兩個股票身上取得了超過30%的盈利。整一年投資的次數不多,總體是賺錢的。

那一年,我開始崇拜起了巴菲特和彼得林奇,感覺他們才是真正的大師,能深入理解基本面,而且看得比別人更遠,平時追逐K線的小漲小跌不切實際,唯有持續穩定盈利才是真正的高手。而且,要辨別真正的成長,不要太相信故事。

而我曾經最敬佩的徐翔也因為惡意操縱股票被抓了,我一度失落。

一個2015年入市小韭菜的自白:從暴漲到暴跌,A股投資真的很難!

2018年:仙股橫行,警惕閃崩!

這一年還沒有過完,其實現在才剛剛過了一半,不過最近聽到的都是心碎。2018年還是喝酒吃藥行情,醫藥板塊的片仔癀一枝獨秀,恩華藥業也創了新高;白酒板塊的今世緣短期暴漲,貴州茅臺再領風騷。比較悲催的是,新能源整車的比亞迪受到政策補貼退坡股價大幅下跌,廚電板塊的老闆電器因為業績不達標而導致機構踩踏出逃,股價暴跌。

市場的1元仙股越來越多,很多公司市值已經跌破10億;不少公司股價閃崩,樂視網,千山藥機,中安消,保千里這些公司坑死了無數投資者。原來,投資好公司是多麼重要,踩雷是多麼悲涼。

當前,市場幾大指數不斷創新低,股吧裡面的謾罵聲越來越多。股民再次談股色變,現在市場指數已經跌到前幾年的歷史低點附近。之前牛市裡漲得最好的計算機應用板塊跌成狗,之前牛市裡比較滯後的大消費板塊接連創出新高,涪陵榨菜,海天味業……

沒有人知道市場接下來會怎麼走,但可以看到的是:市場這3年來其實是在去偽存真,業績牛的公司估值已經得到修復,故事牛的公司泡沫不斷被刺破。

一個2015年入市小韭菜的自白:從暴漲到暴跌,A股投資真的很難!

真正能跨越牛熊的投資者屈指可數。只要市場還在,就有希望,也有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