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騙局都跟真的一樣 是不是該放棄投資了?

雖然當下P2P行業日益規範,留存下來的平臺都紛紛準備合規備案,但是隨著監管整治驗收期臨近,預計未來2月到6月之間部分經營狀況不佳、現金流短缺的問題P2P平臺會加速爆發出來。但是年關在即,此時是一些問題平臺續命良機,不乏一些“垂危”的問題平臺做最後的掙扎,更不乏冒出一些冒充P2P的詐騙平臺來,所以投友們在這期間應提高風險意識。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現在風車理財小編幫大家一起回顧2017年末的兩家詐騙平臺,短短數月可以吸金1.3億元的吉匯金融、以及流水500億圈粉無數的錢寶網,這兩家平臺具有代表性,年關了,我們拿來學習一下。

金融騙局都跟真的一樣 是不是該放棄投資了?

先說吉匯金融,其收益未明顯高過行業收益的平均水平,如何在短時間內吸1.3億元?梳理吉匯金融有節奏的套路行為我們發現,其深諳如何增信投資人心理,首先標榜自己國資入股”,宣稱“簽約存管”雖曾有投友對其國資內徑提出質疑,但均被客服以控股法人即為國資企業派來的代表搪塞。但其所謂的“國資供銷合作社”只掛牌,並無實際辦公場所。並且其公示《徽商銀行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合作協議》,只是合同範本,未見公章。其次,組織實地考察展示其資金實力,吉匯金融發佈的融資標的均來自合肥昌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而這兩家公司均由同一自然人進行操縱。為獲取用戶信任,兩家公司分別在合肥兩座高檔大廈租用辦公場地,也並均組織過VIP客戶見面會,向投資者展示公司實力。然後,聯手

羊頭”承諾“包賠”,吉匯金融聯合“羊頭” 拉投資,這些羊頭在各大社區扮演資深投資人、意見領袖的角色,每拉來100萬投資羊頭就能得到18萬到23萬元的返點,並且發展到“大羊頭”拉“小羊頭”。為了吸收更多的資金牟利,“羊頭”曾挨個給投資者打電話遊說,並承諾“吉匯金融絕對安全,否則包賠”,並稱自己願抵押房產為平臺做保。最後,吉匯金融聲稱股東變更流程需要時間等拖延手段,施展緩兵之計” 爭取了跑路時間,等到投資者奔赴現場的時候早已人去樓空。

金融騙局都跟真的一樣 是不是該放棄投資了?

再說說錢寶網,這是一個堅持了5年的一場旁氏騙局。長時間的持續成功的原因可能在於錢寶網的創始人張小雷善於捕捉人性,為了讓寶粉相信他正在做事,月度總結大會都會邀請寶粉旁聽;邀請忠實粉到自己南京頂級豪宅參加私人活動;並且通過高息誘惑投資人投資,短時間獲得大量資金向全國擴張多家子公司,並且給投資人畫大餅,立志佈局所有產業,從新經濟、互聯網+到三農和房地產;因此吸引了大批粉絲。

此外,由於P2P理財方式日漸受到投資者認可,錢寶網近年來也通過包裝,推出與P2P相似的理財項目。在某“QBII任務“項目中,眾多投資者累計繳納69.39萬元保證金後,度過74天週期,就將獲得超過6萬元的“工資”,由此項目換算的年化收益率達42%。錢寶網部分業務包裝成類P2P而被部分媒體稱作“網貸平臺”的錢寶網,往來資金沒有有任何銀行存管、監督、自律措施,也沒有披露詳細的項目信息,為什麼還會有人去相信“最低年化40%以上的高額報答”這樣的承諾呢?

無論是吉匯金融還是錢寶網的案例,投資者其中不是未發現可疑跡象,錢寶網中間被媒體爆料上海總部人去樓空,APP提現困難,南京也讓錢寶網總部搬離,並且天眼查信息顯示錢寶近60家子公司不少被列入企業一場經營名錄,那為什麼投資人還會一路追隨到底上當受騙呢?

金融騙局都跟真的一樣 是不是該放棄投資了?

一般來說投資人有缺乏投資經驗,從眾等易上當受騙的因素多是由於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財常識,更不具備識別投資風險的能力和專業的金融知識。如果投資者能對自己的理財能力有清醒的認識,不輕易相信他人對自己的資金負責,並且能夠運用好專業第三方機構,在投資過程中保持警惕,則大多能夠避免類似的騙局。

在此風車理財的小編提醒廣大投友,年關在即,利用專業的第三方機構識別平臺,優選平臺,並且不被高息誘惑不從眾投資,就能安穩渡過年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