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阴虚生风、生火、生燥等(阴虚基本知识)

何谓阴虚生风、生火、生燥等(阴虚基本知识)

本资料为小编在自己电脑里发现的,应该是读书的时候收集的。觉得挺有用,就发上来供大家一起学习参考。本文仅供参考。

何谓阴虚生风、生火、生燥等(阴虚基本知识)

阴虚者,可生风、生火、生燥。阴虚较甚时,可致潮热、汗出、衄血。

何谓阴虚生风?

答:若阴不足而阳有余,则阳无所藏。阳气循经络飘动游荡,类似于风,谓之阴虚生风。中医所谓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热极生风、肝阳化风等,皆同此理,唯程度不同而已。 阴虚生风者,其症状表现以眩晕、震颤、抽搐、痉挛为主要特点。

何谓阴虚生火?

答:阴虚则热,热极生火。火能消灼津液、腐熟饮食,故使人渴饮、多食。血得热则妄行故火能动血。心藏神,肝藏魂,火气内胜,五内如焚,神魂受扰,故烦怒、燥动。

何谓阴虚生燥?

答:阴液主滋养濡润。阴虚则脏腑经脉肢体百骸皆干而燥,燥而痒。 发枯易断、爪甲易折、肌肤多屑、唇上起皮、目涩、咽干、鼻燥、便结,此皆阴虚生燥之症也!

阴虚气逆:阴主静,主沉降;阳主动、主升浮。阴虚者,阳不藏。阳气易于浮动而上逆。气逆于上则眩晕,气逆于中则恶呕,气逆于下则喘呃。

阴虚不荣:荣者,因滋养而生机勃然也。草木失于滋养则衰萎,人体亦然。不荣则萎,不荣则痛。痛有“不温则痛、不荣则痛、虫积(结石)致痛”等。不荣则痛为虚疼,多表现为隐隐作痛、酸痛、喜揉按等。

--------------------------------------------------------------------------------------------------------------------------

阴虚证的特殊情况:“阴虚挟水”与“阴虚挟湿”:

通常情况下,阴虚则燥。但在特殊情况下,人体在阴虚的同时,还有水湿之邪潜伏并存,在治法上,可能会出现“滋阴则助湿,利湿则伤阴”的矛盾。此时,当用并治之法,或育阴利水,或滋阴化湿。阳虚水泛者,真武汤主之;阴虚水泛者,猪苓汤主之。猪苓汤是育阴利水的代表方剂。至于滋阴化湿,多不拘于一方一法,需对证下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