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走了!帕克:我不得不走 我永远爱马刺 我永远都是马刺一员

托尼还是走了。

帕克走了!帕克:我不得不走 我永远爱马刺 我永远都是马刺一员

2年1000万,这位联盟首位外籍FMVP,马刺近20年图腾之一,年过35岁的托尼帕克,要去夏洛特黄蜂了。

帕克走了!帕克:我不得不走 我永远爱马刺 我永远都是马刺一员

1. “这家伙打球太软了,不适合NBA”——波波维奇

帕克走了!帕克:我不得不走 我永远爱马刺 我永远都是马刺一员

帕克是2001年,第一轮28顺位被选进NBA的。那时,马刺总经理布弗德在选秀前的几个月,不知从哪搜罗了一张帕克的比赛录像带,带着它,找到波波维奇。“嗨格雷格,这有一个来自法国的孩子,我觉得你得看看……”波波:“听着伙计,我可不愿看一个法国小子的比赛录像。如果他来自南斯拉夫,我会看看;如果他来自诺维茨基的德国,我也会看看。但我不想看一个来自法国的小子。”在的坚持下,我们的诸葛还是不情愿地打开电视机,他不会想到,在这后,他就再也不愿意关掉了。

那是帕克在2000年耐克挑战赛上与几位美国顶尖球员交手的录像,帕克把他们晃到头疼脑热的一场比赛。

托尼展现出的天赋和即战力立马吸引了成精路上的波波维奇,他没什么犹豫的就做出了选择帕克的决定,虽然,伙计,我说的虽然,帕克在试训单挑他被马刺助教、前NBA球员兰斯·布兰克斯暴虐,以至于10分钟后就被波波维奇轰了出去。

2.“我对我爸爸说,是时候去打篮球了。”——托尼帕克

帕克走了!帕克:我不得不走 我永远爱马刺 我永远都是马刺一员

帕克小时候的梦想其实是当一名足球运动员。

好吧,这在欧洲真的不意外,强如科比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小帕克房间里挂的海报是法国著名球星,普拉蒂尼。

父亲老帕克个芝加哥人,也是个好后卫,和所有篮球从业者一样,梦想着有朝一日进入NBA,为公牛队打球,最终未能如愿。后来,老帕克去了欧洲,辗转在荷兰和比利时等地打球,最后在法国结束职业生涯。

那是1991年6月,帕克来到父亲的出生地芝加哥,目睹了芝加哥公牛队夺得第一座冠军杯的场景,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的表演让帕克目瞪口呆,从而树立了加盟NBA的新目标 ,他获得了与皮蓬握手,与乔丹合影的机会。

随后回家,帕克做了两件事:一是把原来的法国名字安东尼·帕克改成了与父亲一样的托尼·帕克,帕克这样做是决心要延续父亲没有完成的NBA梦想。二是把他房间里那张普拉蒂尼的照片换成了他与乔丹的合影。

3. “他很瘦,速度很快,能得分,但我怎么也不觉得他能打控球后卫。”——蒂姆邓肯

帕克走了!帕克:我不得不走 我永远爱马刺 我永远都是马刺一员

时间来到2001年,首轮第28位选秀权,圣安东尼奥马刺队,选择来自法国的托尼帕克。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开季五场之后,老爷子直接把这个来自法国的毛头小伙提上首发阵容。

常规赛第四场惨败国王之后,小跑车进入先发阵容,成为史蒂夫.纳什之后第二位先发外籍控卫。在代替丹尼尔斯成为先发控卫后,马刺迅速迎来一波七连胜,帕克在对阵夏洛特黄蜂的比赛中,拿下赛季最高的22分。法国人很快赢得了马刺球迷的心,那时候,马刺的主场球迷为了支持帕克,会在比赛时打出写有“ON AIME TONY”的横幅。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爱帕克”。

你以为这就完了?伙计,这可是波波维奇啊。老波波可不是什么好好先生,他马上就不以新秀的标准要求19岁的帕克了,他成为马刺队中挨骂最多,被批评最狠的倒霉蛋。哪怕在全队温习比赛录像的时段,也会变成波波维奇批斗帕克的专场秀时间。其实,熟悉马刺文化的球迷知道,除了爱至深责之切之外,最合理的解释莫过于这就是波波维奇的带队方式,新球员刚到马刺经常会被波波维奇喷出的长篇垃圾话而感到震惊,他把球队核心当做路人甲一样羞辱,而球员接受的基础就建立在两大队魂邓肯和罗宾逊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接受波波维奇的指导,这可不得了,老大和老同志都这样,你一刚来的小伙子被骂两句敢有意见?就这样,帕克一边被骂,一边迅速成长。

4.“我是个一贯的老二,哪怕搞个控卫排名之类的,我肯定是第二。”——托尼帕克

帕克走了!帕克:我不得不走 我永远爱马刺 我永远都是马刺一员

03年,05年,07年,马刺逐年拿下总冠军,帕克的身价表现也水涨船高。铁打的GDP,流水的替补席。他与来自阿根廷的吉诺比利,老大哥邓肯共同构成了马刺的基础框架。值得一提的是在07年,帕克拿下FMVP,同年6月,迎娶了全美明星,伊娃·朗格利亚,球场得意,情场得意,自此法国人走上了人生巅峰。

聊聊帕克这段婚姻吧。

帕克走了!帕克:我不得不走 我永远爱马刺 我永远都是马刺一员

进入NBA以来,帕克一直承担的是习惯性被忽略,低估的角色。在马刺队,无论帕克拿出如何的表现,总会习惯性的被放在邓肯,波波维奇,乃至吉诺比利之后。每当他杀入禁区,闪躲腾挪拿下两分,或是主动改变投篮姿势,为了提高命中率,人们会讲,这小子确实还不错,但马刺是邓肯和波波的队伍。

这种角色被延续到了自己的婚姻里。伊娃朗格利亚是谁?帕克曾说过,一见钟情的时刻发生在04年,那时伊娃来到马刺更衣室, “有人问我去不去看看伊娃-朗格利亚,我说,‘谁?’我当时根本不知道她是谁,我又不看电视。”我们明白帕克的意思,可无论他知道与否,那时的伊娃,虽然还未出演绝望主妇,但仍旧在全美非常知名。

后来,伊娃成为火遍全美的最性感女人,与帕克的结合,让他成为美国体育圈最出名,最成功的法国人。

在他与伊娃结婚前,他其实并不太有名。在洛杉矶有名的比弗利购物中心走上一圈,没人找他签名;他可能更光鲜了,但他可能也更憋屈。个头不高的帕克说话不多,语气温和,经常沉思,不爱太多表白。球场上的帕克就被不断笼罩在比他更加光彩夺目球员的阴影下,甚至就算是在报纸的娱乐版上,他留下的无数照片,但五十张照片里都难一张他的个人独照。更多时候,他像一个雕道具,一个布景,默默完成与伊娃合照的任务,就是这样。

这还不说,伊娃一直想让帕克前往大城市,支持自己的娱乐事业发展,以及,与自己要一个孩子。

伊娃渴望孩子,童年暗淡的她无比渴望在对待下一代的关系中得到心理治疗,也许有了孩子让她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我们理解伊娃作为女性的立场,这一刻,她与任何普通女性都一样。可是帕克不想,他只想与一个人分享声明。

法国人浪漫,可是法国人也爱自由。

后来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分手成为必然,无论缘由如何,这对夫妻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5.“对我来说,最伤心的是,有一天我还在场上打球,而你们三个都不在了。”—托尼帕克

帕克走了!帕克:我不得不走 我永远爱马刺 我永远都是马刺一员

我们都知道,14年的夺冠对马刺来说,意义非凡。

前一年,他们一步之遥败给了迈阿密,痛苦的邓肯猛砸地板,这对他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如同石佛的称号一般,邓肯从未有过如此情绪外露的表现。帕克说,那是我经历过最糟糕的失败,这是第一次输了比赛想掩面哭泣。吉诺比利讲,我们让彼此失望了,我不敢看你们任何一个人的脸。

我们常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面对困境所体现出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以及从不缺乏重头再来的勇气和决心。试想,若无前期左右飘摇的坎坷经历,主席当年何以在十年之间苦读经典著作,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无在北大被胡适等人的鄙夷,又何以投笔从戎,投身工农运动,自此开创一番事业。

马刺也是如此,他们没有被击倒,上下同心,卷土重来,摧枯拉朽般打出漂亮的传导球配合,毫无意外的拿下当季总冠军。

夺冠之后,被三人提及最多的,就是对马刺文化的认同和推崇,他们享受在马刺的环境下打球,享受马刺文化回馈给他们的胜利。邓肯说,我听过太多人说,我真想念我们在一起打球的日子,真希望我从未离开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语。吉诺比利除了我们这个特别的组合,我什么也记不住。帕克说,对我来说,能让我铭记一生的,就是你们的陪伴,因为,在体育界,在生意联盟,很难有这么长久的友谊。

现如今,邓肯退役,波波失意,马努濒临离开边缘,马刺球队文化红利不再,无论空间几何,阵容几何,自由市场上难以看到大牌的选项里有马刺。战绩也不再辉煌,踉踉跄跄进入季后赛,1-4被勇士绅士横扫出局。帕克站在那里,和吉诺比利一起,看着远处的库里,杜兰特,汤普森,格林,是否会想起那些年同样的辉煌,和对球队文化衷心的拥护和认同,在心里默念一句,我想你们。

人生不只有篮球,更何况,这些年他收获的,除了冠军和荣誉,还有一生的友谊。

帕克走了!帕克:我不得不走 我永远爱马刺 我永远都是马刺一员

祝福帕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