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讨债的君主,最终被恼羞成怒的债主灭国

历史上第一个讨债的君主,最终被恼羞成怒的债主灭国

郑厉公突的君位还没坐稳,宋国的使者就来了,索要回报。

这件事是迟早要来的,既然当初因宋国的力量当上了国君,有所回报是正常的,不过郑厉公有着自己的想法。

郑厉公突找来祭足商议道:当初因为急于夺位,所以随便他们开口。但如今我刚刚即位,如果就割地赔款,一来国库就空了,二来也被邻国耻笑。

祭足说:给是要给的,不过打个折扣就行了。我们就说人心还没有安定,如果割地会生变,希望能用这三个城的赋税代替城池的交割。白璧、黄金等财物也一律先给三分之一。至于每年要给的粮食,从明年开始吧。

历史上第一个讨债的君主,最终被恼羞成怒的债主灭国

宋庄公冯得到回报,大怒:突这小子死了,是我救了他的命;这小子穷困潦倒,是我让他享受重得富贵。我就要了这么点东西,根本就是子忽的,他有什么好吝啬?

当天,宋庄公冯就派使者再去郑国讨要财物,必须要按照约定的数目来,一分都不能少。而且三座城池也必须立刻割让,不能用赋税来代替。

郑厉公突很烦恼,宋庄公冯很贪心,怎么办?

突跟祭足商议,得出决定:再送去两万钟粮食,希望宋国能够知足。

这个策略是较为高明的,毕竟当初有求于人,不能立刻反目成仇,但数目方面则必须要缩减,否则国家要遭逢大难了。

外交手段要圆滑。突的身上似乎看到了其父郑庄公寤生的影子。

一般这种情况下,即使债主也应该有所缓和,这叫见好就收,逼得太急,就有可能谈崩了。

但没想到,宋庄公冯的回复很强硬:如果不满约定数目,叫祭足亲自来回话。

这种回复就很严厉了,祭足是郑国大臣,地位举足轻重,怎么能呼来喝去?

祭足说:宋国受我国大恩才得以为君,一分一毫都没有报答。而如今居然仗着扶立新君,贪得无厌,出言不逊。臣认为,可以找齐鲁两国从中周旋。

郑厉公说:齐鲁会帮郑吗?

祭足说:以前我国伐宋伐许,每次都和齐鲁两国一同发兵,交情匪浅。而且鲁国国君之位,是我先君所成全。即使齐国不肯,鲁国一定会帮忙。

郑厉公问:鲁国会成功吗?

祭足说:当初华督弑君立冯,郑、齐、鲁三国都受了贿赂。鲁国得到的是郜大鼎,我国得到的是商彝。只要请鲁国帮我们把商彝还给宋国,宋国想起以前的事,肯定不好意思再索要了。

郑厉公大喜,派人去齐鲁二国依计行事。

历史上第一个讨债的君主,最终被恼羞成怒的债主灭国

齐僖公禄甫很不满。对郑庄公寤生,齐僖公非常倾慕;对于郑昭公忽,齐僖公也很欣赏。忽帮助齐国打退山戎,立下大功,虽然曾因为拒婚一事而心生嫌隙,但事情过后,齐僖公还是更加偏爱忽的。对于郑厉公突夺位之事,齐僖公很不满。

齐僖公的回复是:郑君有什么罪?为什么要废立?寡人会亲率大军,准备兵戎相见吧!

郑厉公大惊失色,问祭足怎么办?

祭足说:整顿兵马,准备应战,有什么好怕?

鲁国方面的回应比较积极。鲁桓公轨说:当初宋国行贿只用了一个鼎而已,如今郑国给了这么多东西,宋还不满足吗?寡人会亲自去宋国求解。

宋鲁两国约定了日期,于扶钟相会。

宋庄公冯说:郑突本来危如累卵,是寡人帮助他才回国得位。我要的那些东西,都是当初他自己愿意给的。但他一即位就想违背诺言,寡人实在不能接受。

鲁桓公说:贵国的帮助,郑怎么会忘?只不过他即位不久,府库空虚,想请你宽限时日而已。我相信他们不会违约,寡人来做担保。

宋庄公说:如果说府库空虚,黄金玉器可以先不给。但城池交割只不过一句话的事而已,为什么又不肯呢?

鲁桓公说:郑君刚刚即位就割三座城出去,害怕被诸侯耻笑,所以先用赋税代替。我听说两万钟的粮食已经给了。

历史上第一个讨债的君主,最终被恼羞成怒的债主灭国

宋庄公说:两万钟粮食本来就是他们应该给的,这跟交割三城完全没关系。其他的财物统统连一半的数目都不到。现在就已经这样费劲,时间一长,就更加不可能了。您帮我跟郑国一起追讨吧!

说来说去,宋庄公冯就是一步都不肯让,所有的数目一概不允许减少。

鲁桓公很没面子,怏怏不乐。一场约会,不欢而散。

但鲁桓公没有放弃,他决定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郑厉公得知鲁桓公劝解失败,于是用祭足的计策,把商彝送去鲁国,说:这是宋国的东西,希望能用这个来抵三城,财物方面我们愿意再送白璧三十双,黄金四万两,希望君侯好好帮我们解释解释。

郑国的言辞已经极为恳切。

鲁桓公很受感动,再与宋庄公相会于谷邱。

鲁桓公把郑国要求转交的财物呈上,说道:您说郑国所给的财物不到一半,寡人已经责备过他们了,你看,他们又送了一大笔东西来。

宋庄公板着脸,不道谢,却冷冷地问:三城什么时候交割?

鲁桓公说:城池是祖先所赐,郑君不敢轻易放弃,奉上一物来作代替。

鲁桓公的侍卫把东西拿出来,宋庄公一看原来是商彝,脸上变色,却装作不知,问道:这是什么?

鲁桓公说:这是贵国的宝物,贵国为了感谢郑国帮助而送出。郑君希望您念及从前的情分,免了割地的事情。

宋庄公听他提起从前的事,面红耳赤,但还是坚决不肯罢休。

此时,燕国国君到访。宋庄公请燕侯一起相见。

燕侯说明来意:我国与齐相邻,常常被侵略,请求贵国调解,向齐国求和。

宋庄公答应了。

鲁桓公对宋庄公说:齐国与纪国是世仇,一直都要袭击纪国。贵国为燕讲和,寡人也想为纪国讲和。大家和平相处,不是很好吗?

这一次谷邱之会,并没有得出什么明确的结果。但鲁桓公还是心存期盼的,希望宋国最终同意和解。

但事与愿违,宋庄公冯铁了心跟郑国“要债”,派出的“催债”使者往来不绝。郑国不堪其扰,再派人去求鲁桓公。

鲁桓公决定再次出马,为郑、宋讲和。约定的日期到了,宋庄公根本就不来,派人告诉鲁桓公:寡人和郑国的事情,你就别管了!

鲁桓公大怒,与郑国组成联军,大举伐宋。

历史上第一个讨债的君主,最终被恼羞成怒的债主灭国

事态竟然发展到这种地步,国君欠缺外交能力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