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滿眼熱鬧紅塵,可還願尋那一絲內心清涼?

你滿眼熱鬧紅塵,可還願尋那一絲內心清涼?

來源丨喜馬拉雅FM酈波的精品課《酈波品讀唯美詩詞名篇》

何當共讀湘雲遲,最是詩情畫意時。李白,是我們眾所周知的大詩人,他筆下膾炙人口的詩句比比皆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等。

你滿眼熱鬧紅塵,可還願尋那一絲內心清涼?

可是我們大多數人只是知道李白,懂李白的卻是寥寥無幾,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賞讀一篇李白的千古名作——《獨坐敬亭山》,來讀懂詩仙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你滿眼熱鬧紅塵,可還願尋那一絲內心清涼?

山非那座山,人非那個人,你可懂?

敬亭山被稱為江南詩山,位於安徽省的宣城,屬於黃山脈系,最高峰不過才317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自從李白寫下《獨坐敬亭山》之後,這座江南詩山一下聲名鵲起,歷朝歷代文人留下吟誦敬亭山的詩文詞作,數以千計。敬亭山,遂成江南詩山的盛名。

既然李白的這首《獨坐敬亭山》幾乎可以成為這首著名的江南詩山的形象代言。那麼,我們就要來看看這首詩它到底好在哪裡?

要理解一首詩真正的好處,除了音韻、典故的解讀之外,其實最重要的要知人論詩。

你滿眼熱鬧紅塵,可還願尋那一絲內心清涼?

關於李白這首《獨坐敬亭山》的寫作時間,其實在文學史上爭議頗大。其中比較靠譜的說法是,這首詩應該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也就是761年,飽經流離戰亂與冤屈的李太白最後一次登敬亭山。這時,他再沒有擁朋如雲的繁華,迎來送往的喧囂,在無限寂寞中,才有了《獨坐敬亭山》這篇佳作。

其實,李白能寫出“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樣意境深遠的詩句,最偉大的意義不在於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而在於他真的找到了山水的靈魂,找到了敬亭山的靈魂。

你找到了那隻遊離的靈魂,才找到了自己的那顆心

人類妄自尊大,以為自己是萬物之靈,總以為只有人類才可以俯瞰一切。其實山水是有靈魂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有他們自己的靈魂。當然這種靈魂可能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它可能是哲學意義上或者說是玄學意義上的。只有能體悟到山水或自然的靈魂,你才能真正體悟到“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妙境。

你滿眼熱鬧紅塵,可還願尋那一絲內心清涼?

在山水中,與天地自然相看兩不厭,從而達成自我與命運的和解。李白在“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之後,在喧囂的現實成為生命的背景之後,他在對面的敬亭山裡找到一個知己的靈魂。於是他也就在敬亭山的靈魂裡找回了自己那顆自由自在的赤子之心。

不曾淪陷,方能解脫

“我來菩提樹下,非為打坐,非為參禪,剩下的慵懶與沉默塗滿了我的嘴唇,我不能說出哪一個你是我的愛人。我喜歡你是你,我是我的時候,我們是兩顆穿過黑暗,彼此默默凝望的星辰。 ”

其實也不只是敬亭山,只要你像太白詩仙那樣,在萬丈紅塵裡從未真正地淪陷,你就一定能在天地間找到自己靈魂的知己。

關於主播:

詩詞大會名師酈波老師,精選中國古典唯美詩詞名篇,為你解讀文字間的詩情畫意、文字背後的詩人情懷和歷史變遷,與你一同感悟詩歌中的生命境界。讓我們的心隨之律動,享受一段關於詩詞的美的歷程。

關於喜馬拉雅: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點擊“瞭解更多”↓ 你會發現這篇文章沒有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