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你們怎麼現在才來?你們是怎麼為人民服務的?”去年“妮妲”颱風登陸深圳,南湖街道執法隊副隊長熊旺球持續工作26小時後,受到這樣的指責。

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熊旺球(右一)

被指責的原因是車主的車被樹砸中,而熊旺球帶領的城管隊伍因晝夜處理倒伏樹木、疏導交通,沒能及時趕到。而且,車主是為了不交停車費才將車停在樹下。

已經26小時沒閤眼的熊旺球,沒有和車主爭論,只是帶著隊友們一起將倒下的樹從車上移開。

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熊旺球。

從事城管工作的這10年,熊旺球說,城管的確委屈,而委屈也只能往肚子裡咽。

“當時,圍觀的群眾都在為我們說話,這讓我很高興,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得到群眾的認可就值得。”熊旺球說。

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熊旺球(前排中間)部隊合影。

熊旺球在成為城管之前,是一名軍人。

2002年的一天早晨,他去火車站接父母,見到七八個城管收掉了一個早餐攤,他當時很想幫助小攤攤主制止城管的行為。

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熊旺球在社區居民家中。

2007年,熊旺球轉業進了城管部門。自此以後,城管這份工作陪伴了他10年。

“說句心裡話,剛工作時,我心裡很彆扭。”熊旺球說,那時候我很迷茫。

“我爸爸是軍人!”女兒以前很喜歡和同學們炫耀自己的爸爸。而今,熊旺球依然想聽到女兒驕傲地說:“我爸是城管。”

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熊旺球為環衛工人送慰問品。

如今,熊旺球在城管部門工作10年了,從無奈的接受分配到經歷苦悶,再到能夠在工作中找到自身的價值,達到最好的狀態。他說:“我現在可以很輕鬆地告訴別人,我是城管,我從事城管工作。”

“做事講良心,每天帶著情懷和溫度工作,就一定會得到不一樣的效果。”熊旺球說。

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熊旺球經常會找一些攤販聊天,深入瞭解他們的苦衷。有一次,他問一位五十多歲的攤販:“你為什麼把菜葉、果皮亂丟呢?”攤主說,“我哪有時間注意衛生,城管一來我就得跑。”

原來,攤主沈阿姨從1991年就開始在這裡擺攤,她和城管已經打了20多年的交道。熊旺球心想,小攤既然已經存在了20年,就一定是這個小區所需,是不是可以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一名城管在在擺放共享單車。

經瞭解得知,這個小區居住著許多老人,有些老人腿腳不便,小區內又缺少小超市,許多居民都願意到這裡買菜。除此之外,居民還能在這裡預定新鮮的肉菜,很受老百姓歡迎。

最終,熊旺球找來物業管理負責人和攤主沈阿姨商量決定,沈阿姨可以固定在這裡擺攤。但前提是,她必須保持周邊的環境衛生乾淨,做到不擾民、不佔道等“十不準”。自此,沈阿姨開始義務承擔菜攤周邊及小區廣場的保潔,小區也不收沈阿姨的攤位費,並且沈阿姨和物業單位簽訂了攤販自治協議。一星期後,小區的環境衛生由以前的髒、亂、差變成了乾淨整潔。

熊旺球興奮地說,沈阿姨已經從原來的環境衛生破壞者變成了環境衛生守護者。

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兩名城管在整理垃圾箱裡溢出的垃圾。

在城管為沈阿姨支起固定攤位的時候,小區居民劉阿姨的小孫女說,城管叔叔真好!

受此啟發,熊旺球去年提出了“公眾參與+多元自治”的城市治理模式,並牽頭編寫了《南湖街道城市管理工作體系》,目前該模式已在全市推廣。

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城管隊擺放整齊共享單車。

熊旺球所在的南湖街道,是全市管理難度係數最大的街道之一。南湖街道總面積2.633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14.6萬,戶籍人口5萬人,流動人口9.6萬人。

由於轄區包括平均每天出入境人數約25萬的羅湖口岸、深圳火車客運站、長途汽車站以及一些重要商業繁華區,街道執法隊全天候24小時值勤,熊旺球和隊員們非常辛苦。

熊旺球說,我提倡城管自己動手撿垃圾,路邊看到垃圾或者雜物就清理乾淨。“城管上班執勤隨手攜帶著垃圾夾,路邊見到垃圾就撿起來丟到垃圾桶。”

深圳城管:委屈只能往肚子裡咽

城管執勤過程中隨身攜帶夾子。

熊旺球最近更忙了,因為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象很嚴重,他們要擬一個共享單車規範管理方案出來。在這個規範執行之前,他們要負責協助將轄區內亂停亂放的單車義務擺放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