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百年,那些年代里的青岛老建筑

在青岛人的记忆深处,除了大海、沙滩、袋装啤酒和蛤蜊外,还有穿越百年的青岛老建筑。

花石楼

花石楼位于八大关,1932年由白俄人格拉西莫夫修建。

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

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墙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称之为“花石楼”。

穿过百年,那些年代里的青岛老建筑

太平角一路1号

西班牙式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

大斜面屋顶,上层外墙为露木屋架,石砌烟囱,石砌的一楼外墙,宽大的凉台通过落地门窗与室内相通。

因上世纪50年代朱德曾两次住在这里,所以也被称作“朱德别墅”。

上世纪末曾被出租为办公楼,现据称为一台湾商人购得。

穿过百年,那些年代里的青岛老建筑

青岛天主教堂

本名圣弥厄尔教堂,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

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处设有平台,两侧有两座对称而又高耸的钟塔高度为60米,塔内上部悬有4个巨大铜钟,钟声悠扬和谐。

大门上方有一巨大的玫瑰窗,两侧各耸立起一高4.5米的十字架。

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穿过百年,那些年代里的青岛老建筑

总督官邸

位于江苏路12号,始建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使用,它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是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式建筑。

它的外立面非常复杂,错落有致。红橙相间的色调更像一座卡通建筑。

因曾是胶澳德国总督的官邸,故名之总督官邸。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过百年,那些年代里的青岛老建筑

青岛基督教堂

位于江苏路15号,又名德国礼拜堂、福音堂、总督教堂,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

建筑风格属青年艺术派和新罗马风格的结合,

室内装修的某些样式可见拜占廷时期的痕迹。

穿过百年,那些年代里的青岛老建筑

广西路43号

从外观就能看出是典型的德式建筑,开着老虎窗的蒙莎式屋顶、中央隆起的山墙,还有纵向的长窗有规则的排列。

这幢公寓大约建于1907年,1912年时的业主是奥尔特尔,于是这栋楼也有了“奥尔特尔公寓楼”之称。

穿过百年,那些年代里的青岛老建筑

老火车站

位于市南区泰安路,始建于1899年,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百年老站。

设计者是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由山东铁道公司施工。

火车站主要由钟楼和候车大厅两部分组成,

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穿过百年,那些年代里的青岛老建筑

车站饭店

车站饭店位于火车站广场的东南侧,沿霍恩佐伦街(兰山路)、威廉港街(郯城路)分别向东南两个方向伸展。

耸立于路口的八角塔楼和巴洛克式的山墙,与西面的火车站钟楼彼此互为借景,勾勒出了一道别致的城市景观。

穿过百年,那些年代里的青岛老建筑

德华大学

20世纪初德国和中国在青岛合办的一所大学,存在时间为1909年到1914年,是德国第一所设立在中国、并得到清政府承认的德国大学。

解放后,原德华大学校址成为青岛铁路分局机关办公楼。

穿过百年,那些年代里的青岛老建筑

建筑大师贝聿铭,有句名言叫:“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青岛的这些老建筑,走过百年,已然将风骨融进了青岛人骨血之中,深刻、隽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