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在抢人去库存,地产股你还犹豫吗?

各地都在抢人去库存,地产股你还犹豫吗?

龙光地产成立于1996年,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中国小型企业指数的成份股及富时Shariah全球股票指数成份股, 2017年,集团位列中国房地产百強企业第29位、位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性TOP10"第4位、并入选《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品牌及综合实力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

维持龙光地产(03380)6个月目标价:15港元,

一、 各地落户政策接连放松,楼市景气度依然高位延续

2018年5月16日,天津正式加入"抢人大战"队伍,天津发布了新的人才引进政策——"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新政策大幅放宽天津人才落户条件、自主选择落户地点、简化落户办理程序。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不超过40周岁、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5周岁、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就可以直接在天津落户,不需要其他任何条件。据媒体报道,不到1天30万人申请落户!

而在此之前,武汉、南京、成都、西安等多地发布鼓励落户政策以吸引人才,"送户口""送房补""免费租借办公区"等政策花样百出。 据统计,此前 2017 年以来共有郑州、南京、济南、长沙、武汉、成都、昆山、东莞、西安等10多二三线城先后以人才引进和放开落户的手段变相放松限购。考虑到稳增长、去库存政策将持续推进,未来限购放开政策将有望在土地出让收入依赖度较高、存库较高的城市或区域展开。

二、公司是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龙头

各地都在抢人去库存,地产股你还犹豫吗?

龙光地产一直专注于品质生活,迄今已开发逾90个住宅项目,为超过50万人口提供优质人居服务。公司拥有广东、广西、四川、海南4大战略基地和广州、深圳、佛山、南宁、成都、海口等14大城市的战略布局。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敲定,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近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已基本定稿,有望近期公布。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已列入"十三五规划"及"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政策文件,其地位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值得关注的是,集团深耕珠三角和两广,前瞻性布局作为国家级战略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根据相关研报,目前龙光地产手上土地储备总货值约3880亿元,其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地储备占比约80%,也就是约3145亿元。截至2017年6月底,龙光地产通过公开市场获取的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1475万平米,其中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地储备占比51%。不管用哪个统计口径推算,龙光地产可以看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王。

龙光地产在大深圳片区即深莞惠区域的土地储备占比达72%,货值将近2260亿元。而其目前在深圳共有8个项目均是在地铁沿线或地铁上盖物业。未来随着规划的落地及港珠澳大桥在交通方面的提升,公司有望显著受益。

公司2017年开始开拓海外市场,于香港及新加坡取得优质项目,开启国际化征程。龙光地产与合景泰富共同在香港获得鸭脷洲利南道住宅地皮,另外与新加坡南山集团共同在新加坡获得女皇镇的住宅地皮。

三、 估值便宜,公司回购增信心, 营收净利双飙涨迎来业绩爆发

估值便宜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因素,即使在大幅上涨后,地产股估值仍然十分便宜。当前龙光地产的总市值约为47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400亿元。按照账面净资产计算,对应的市净率仅为2倍。

由于估值便宜,龙光地产的近年来回购动作频频,2016年全年共计回购6123.2万股,占总股本的1.11%,累计回购金额约1.95亿港元。2017年10月,龙光地产重启回购。据统计,龙光地产本轮共计回购370万股,占总股本的0.067%,累计回购金额近3000万港元。大额的回购提振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根据2017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龙光地产总营业收入为123.82亿元,同比增长了94.6%,创下上市以来最高营收记录;从2014年的47.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23.82亿元,增长了1.59倍。

同期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从2014年的12.8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3.99亿元,增长了1.64倍。其中权益股东应占核心溢利为25.4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95倍。按财报披露,平均土地储备成本仅为4680元/平米。得益于低廉的拿地成本,而2017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急剧攀升至39.48%,毛利率的高企显示了公司超强的赚钱能力。

落户松动预期、较为便宜的估值、靓丽的销售数据、飘红的年报业绩等均为支撑地产股上行的主要因素。无论从基本面角度还是流动性角度看,而龙光地产会不会像年初A股的泰禾集团那样"旱地拔葱",我们可以翘首以待!

风险提示:地产行业调控政策进一步收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