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區塊鏈騙局!三招看穿數字貨幣騙子們的把戲

今天教大家一個幣圈的黑話:

Shitcoin

注意啦,女王這不是在飆髒話, Shitcoin 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空氣幣」,它的反面是 Bitcoin。

這些項目純粹是用一個好聽的名字,配合高大上的白皮書,騙上一撥韭菜用來收割。莊家大量控盤,說漲就漲,說跌就跌。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要怎麼識別那些藏在暗處、有錢黑心的莊家,繞開這些早已埋下大坑的黑心項目?

我們行走幣池,要想不溼鞋,就得煉出一雙慧眼。

今天女王就和你分享幾個讓空氣幣無所遁形的終極武器:

小心區塊鏈騙局!三招看穿數字貨幣騙子們的把戲

練出「龍媽」的霸氣小眼神

第1招:查官網域名註冊情況

網站的域名,就像互聯網上的門牌號,順著它可以查出很多東西,比如註冊人、註冊日期等等。

下面這兩個網址是專門查詢域名註冊信息的:

英文:https://www.whois.com/

中文:http://whois.chinaz.com/

在這裡可以查到域名啟用日期和續費日期,如果這只是一個臨時圈錢項目,宣傳和搭建網站的時間不會差太久,因此域名註冊的時間也不會太早。

例如首個歸零的超級明星 MXCC,官網是 superstarchain.org,域名看起來還挺厲害,我們查一下:

這個 2018 年 1 月 11 日開始宣傳的項目,域名是 3 天前買的耶。怪不得最後歸零了。我們來用 whois 反查來看看這位持有域名的仁兄還有哪些網站:

發現還有一個去年12月28日註冊的btceasypay,看來這個BTP又是一個空氣幣無疑了:

除了看域名信息,還要看看網站的內容和設計。

第2招:查團隊人員是不是「圖庫裡的人」

為了讓項目顯得 international,空氣幣項目往往都要甩幾個外國人臉來嚇唬一下小白。這些素材哪裡找呢,一般就是盜用頭像,或者在圖庫找的外國臉。

根據美劇《硅谷》裡的定律,一個無比 stereotype 的標配團隊應該會有起碼一個白人,一個印度人,一個亞洲人,而這些面孔都可以在 Google 輕鬆獲取:

這時候我們就要使用圖片反查,看看這些團隊成員是人是鬼。使用 chrome 瀏覽器的同學,可以直接在圖片旁邊右鍵點開菜單,選擇反查。

然後看看搜索結果裡面的人名是否和官網一致,或者是不是直接到了某個圖庫。

有時候項目方還會對圖片做一些裁剪和變色,或者只把圖片展示在白皮書裡,讓我們沒有這麼容易找到破綻。這時我們可以截圖存下來,再上傳搜索,也能撕掉一些假面具。

如果找不到,還可以嘗試在 linkedin 上面查找團隊成員的姓名和簡歷,看看人員和工作經歷上有沒有造假。如果裡面有一些中國人,只敢寫自己叫做 John Wang,或者 Amy Liu,完全不敢公開自己的全名,極有可能是個坑。

第3招:github 代碼更新情況

工具:https://github.com/

這個方法的理論基礎,是看看項目的技術團隊有沒有在好好幹活。用主流的比特幣做例子,比特幣的 core 團隊,一搜就有。比較有誠意的開源項目官網一般也會有 github 鏈接。

小心區塊鏈騙局!三招看穿數字貨幣騙子們的把戲

可以看到,過去 19 分鐘剛剛更新過代碼。點進去可以看到,更新 16384 次,10 個分支,192 次發佈,有 500 多個代碼貢獻者。

小心區塊鏈騙局!三招看穿數字貨幣騙子們的把戲

點開 contributor 頁面,能看到是從 2009 年到現在一直在更新。

小心區塊鏈騙局!三招看穿數字貨幣騙子們的把戲

如果會一點技術的人,還可以點進去看看最近提交的修改是不是有意義的,還是那種打幾行刪幾行的刷單式更新。

小心區塊鏈騙局!三招看穿數字貨幣騙子們的把戲

總的來說,學會這三招,可以避開大部分的空氣幣項目了。剩下還有幾招,女王會在後面的文章中詳細說明。

其實辨別項目是否靠譜的唯一心法就是——

If it seems too good to be true, it probably is …

如果這項目看起來好的不像是真的,那大概率不是真的。

例如那些說自己上定了某個交易所(還沒上)的項目,大概率就跟吹噓和某女神度過春宵的油膩男一樣,不碰為好。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女王要去用真金白銀去做點實驗,在幣池裡面再浮沉一陣了。

幣圈的坑,女王替你趟;賺錢的技,女王和你分享。還等什麼,趕緊關注女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