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說到傳統的養豬場,多是臭氣熏天,讓人不敢靠近。不過,在廣西武宣縣通挽鎮花馬村,這裡的養豬場卻是另一番景象。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花馬村的養豬場佔地三公頃,飼養著4400多頭豬,只需要四個人管理!工作人員日常的工作就是在圈舍裡巡視一番,就能輕輕鬆鬆搞定......

養豬場沒有臭氣熏天,竅門在這裡:豬舍是高架床,離地三米,糞便掉到地面後用微生物發酵,經過發酵以後,異味就很少了。除了糞便處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通風!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電腦控溫讓通風變得容易。豬舍的環境好,養出來的豬免疫力強,當然也能賣得好價錢啦!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忠孝兩全帶著父親來駐村脫貧攻堅見真情

2015年9月,彭淵向單位報名,主動請纓到廣西來賓市武宣縣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可就在即將赴任前夕,他的父親卻遭遇了重大車禍。不過,責任心極強的彭淵稍稍安頓好還在搶救中的父親,便趕回花馬村履職。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2016年,父親的病情有所好轉。為了更方便地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彭淵把父親接到村裡,一邊堅持康復治療,一邊積極推進扶貧工作。村民也為他這種忠孝雙肩扛的精神深深感動。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本期節目,你可以感受智能化養豬的高效;可以為彭淵攜父駐村的感人故事點贊;還可以品嚐武宣鎮回龍村的食用菌佳餚。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中國金話筒獎得主、《第一書記》欄目主持人許菲,將帶您走進“仙城”武宣,親身體驗,為您講述勵志感人的扶貧故事!

大開眼界:智能化養殖,四人降服四千“二師兄”

敬請關注5月4日本週五晚中國複合肥領導品牌金正大冠名播出的廣西衛視《第一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