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2018年6月26日贵州日报

科学统筹 防控一体

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

构建科学戒毒新模式

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法制宣传教育基地落成

毒瘾能戒心瘾难除,对于吸毒者来说,在戒毒所进行3个月到半年治疗后便可戒除身体对毒品的依赖,而心理上脱毒,则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张某原本从事建材生意,结交的朋友圈比较复杂。2012年跟着朋友在某KTV的厕所第一次吸食了海洛因,此后便沉迷于毒品中不能自拔。2017年11月6日,张某在一公共厕所吸食海洛因,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11月17日,他被送到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而这已经是张某第三次被强制隔离了。

“许多戒毒者都有过像张某类似的经历。”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政委舒建超告诉记者,在封闭的戒毒环境里每天接受教育,自己也下定决心要戒断毒瘾,好不容易重新回归社会后却抵挡不了身边瘾君子的诱惑,他们会反复不停地劝已经戒毒的人员再次吸食毒品,而一旦复吸,就会毁了之前的戒毒成果。

“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除了科学的戒毒方法外,还需要在心理上提高他们抵制毒品的意志力,为此我所也进行了一些全新地尝试。”舒建超说。

高学历人才走进戒毒所为戒毒帮教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在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观看戒毒宣传片

前不久,贵州财经大学近百余名青年研究生在学校常务副校长杨勇教授的带领下,走进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双方签订共建共育工作协议,协议对戒毒所为财大研究生提供戒毒理论学科研究支持、共同开展戒毒宣传的形式形态、共同开展人才队伍培养、智慧戒毒和数据戒毒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并揭牌成立“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贵州财经大学一行参观三江警史馆

“三江戒毒所因打造科学戒毒新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能到三江所观摩学习、亲身体会戒毒禁毒的新模式,我们倍感荣幸。”贵州财经大学一位学生说:“我们一定从自身做起,共同为‘无毒’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深入戒毒大院期间,研究生们纷纷和戒毒人员谈话互动,倾听戒毒人员心声,了解吸毒的巨大危害,从理论深度和人性角度帮助分析吸毒成瘾原因,鼓励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早日回归社会。

据了解,以高等知识人才研究生为主体,在戒毒所挂牌成立禁毒法治教育基地,在我省尚属首次。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参观三江警史馆

同时,贵州财经大学也成立了贵州省首家高学历层次禁毒志愿者协会。

志愿者协会是以高校研究生为基础,动员具有高文化水平的社会力量,深入参与禁毒人民战争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成立不仅整合了贵州省高校禁毒资源,提升了禁毒工作效能,扩大了社会宣传影响,强化了“全覆盖”、“多层次”的禁毒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校内+校外”的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还让高学历层次的研究生参与到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研究生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也调动了他们参与禁毒工作的积极性。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在“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匾牌前留影

戒毒人员走进博物馆培育爱国情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三江戒毒所戒毒人员参观贵州省博物馆

6月20日,贵州省博物馆的解说员周玲早早地来到了工作岗位,今天她将迎来一批特殊的参观者,周玲说:“今天是我们博物馆自1958年至今,开馆60年首次迎来戒毒人员进馆参观。”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带领戒毒人员参观省博物馆,这也是三江戒毒所在今年6.26国际禁毒日到来前夕,对戒毒人员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参观过程中,戒毒人员了解了民族大团结、少数民族风土文物, 历史文化成果及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的革命活动。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还有两个月即将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王某在三展厅古书画展看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禁言道: “我现在感觉自己就好似枯树逢春,又再次找到了生命的力量。”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今天走进博物馆跟历史对话,才深知自己以前走错了路,今后一定要找回自己做炎黄子孙的尊严。”在参观完红色贵州展厅后戒毒人员秦某说。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6·26国际禁毒日”特辑|禁毒:我们一直在行动

副政委周真龙说:“以传统文化渗透戒毒人员灵魂,让戒毒人员放下戒备心,这样的活动不仅开拓眼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同时也增强他们戒毒的信心,让他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梦想,有效降低复吸率,达到科学戒毒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