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裁判,看得見的公正|暢想世界盃

6月18日晚,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F組小組賽韓國對戰瑞典比賽中,瑞典隊憑藉主裁判依靠VAR技術判定的點球,一擊即中,最終以1比0小勝韓國隊,在F組出線形勢並不明朗的情況下,為自己贏得出線的希望。開賽以來,第一次應用在世界盃賽場上的VAR技術已在多場比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令億萬球迷格外關注。

VAR,即視頻助理裁判,通過使用視頻、網絡、數據分析等多種先進技術,幫助裁判實現更精準的判決。俄羅斯世界盃的視頻助理裁判團隊有13人,隨機4人一組負責單場視頻助理裁判工作。12座球場全部64場比賽的現場視頻信號,都會通過光纖網絡傳回視頻助理裁判所在的工作場所。33個攝像機位中,有8至10個慢鏡頭角度,以讓視頻助理裁判辨別每個進球的過程。一旦遇到問題,當值主裁判將示意需要進行回看來決定判罰是否正確。視頻助理裁判不會作出判決,而是將自己看到的一一告訴主裁判,由主裁判做出最後的判決。

VAR技術首次被運用於國際賽事,是在2016年9月意大利與法國的足球友誼賽中。澳超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引入VAR技術的頂級足球聯賽。德甲、意甲、葡超和中超,以及世俱杯和聯合會杯都成為了VAR技術的試驗田。數據表明,VAR技術效果明顯,以意甲為例,啟用該技術後短短一個月,發生了21次改判,至賽程過半,VAR共糾正了主裁判的45次錯漏判,另外主裁判還利用這一技術判罰了18個點球,取消了7個點球和9個越位進球,糾正了助理裁判的3次越位誤判。國際足聯的研究還表明,VAR幫助裁判關鍵判罰的準確率從93%提高到98.9%。

這一技術的應用,源自國際足聯近年來“以問題為導向”的不斷改革創新。眾所周知,足球歷史上因為裁判站位、視角或其他因素導致關於犯規判罰或進球是否有效的懸案與冤案並不罕見,在一些重大賽事中出現的爭議判罰,往往導致優秀的球隊飲恨賽場、折戟沉沙。如在1966年世界盃決賽英德之戰加時賽中的一粒入球是否真正進門的“千古懸案”,2010年南非世界盃意大利隊進球被誤判、英格蘭隊蘭帕德進球冤案等,都影響到小組出線、淘汰賽晉級甚至是決賽奪冠。隨著鷹眼技術、門線技術的發展應用,進球的問題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時已得到較好解決。而類似馬拉多納“上帝之手”的犯規判斷或是點球、紅牌判罰的爭議,正是本屆世界盃國際足聯寄希望於VAR技術能夠解決的“嚴重失誤”問題。

不負眾望,視頻助理裁判VAR系統和升級的門線技術在本屆世界盃上屢立戰功。在16日C組小組賽中,也是憑藉著視頻回放技術“助攻”的點球,以及門線技術的判定,法國隊2比1戰勝澳大利亞,拿下開門紅。不少法國球迷賽後心有餘悸地說,要不是有VAR,可能澳大利亞已經1比0爆冷了。同時,因為有了VAR技術的“全過程、全覆蓋、無死角”的“監督”,一些球員過去搞“小動作”隱蔽犯規佔便宜或者靠“假摔”博同情等種種“陰謀詭計”難以得逞,一旦視頻曝光更令人不齒,這也打消或降低了球員想靠“歪門邪道”走捷徑的企圖,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震懾”。

然而,新生事物的出現,難免會引來質疑或挑剔的目光。有些人就認為VAR的運用令裁判流程過於複雜,干擾了比賽的流暢和完整性,削弱了比賽的精彩程度,耽擱比賽時間,甚至影響球員的情緒。但更多的人認為,與比賽的完整、精彩相比,公平公正更為重要,這是競技體育乃至人類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原則。從裁判佩戴可即時被提醒的手錶到短暫固定任意球位置的“噴霧”,從智能芯片足球到球員數字化可追蹤系統,科技的發展成為我們追求公平正義、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助力。對於VAR來講,這項技術未來也需要完善和進步,比如何時引入錄像回放,如何縮短比賽被中斷的時間,裁判人腦判斷與科技如何更好地銜接融合等等。要充滿希望地看到,改革代表著前進的方向,讓類似的“懸案”“冤案”不再發生,讓比賽更加酣暢動人而又不失公正公平,讓勝利屬於真正的勝利者,讓經典成為永恆。(轉自《中國紀檢監察報》 聶新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