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古代「高考」那些事兒

近日,隨著高考的進行,全國都處在“高考”的風暴中。網上有一句話形容高考生:高考前是祖宗,高考後跪祖宗。古代“高考”又是怎樣的呢?請容小編道來。

說說古代“高考”那些事兒

古代考試主要分為鄉試、省試和殿試,最高級的殿試就是我們現在的“高考”了。現在高考需要可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時的“高考”是由皇帝親自主持,在京城舉行。而據不完全統計,古代生要背誦共11705字的《論語》、34685字的《孟子》、25700字的《書經》、39234字的《詩經》、99010字的《禮記》、190845字的《左傳》,合計407179字都需精讀背熟,還要背誦下面的註釋,此外還有經典、史書、文學書籍等都要熟記於心。

說說古代“高考”那些事兒

其次,江南鄉試多在秋季舉行,所以又叫“秋闈”,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第二場考的則是官場應用文,第三場考策問。由於中間兩次換場,因此古代考試要考九天七夜。

現代高考對於少數名族、軍人後裔等都有加分,古時也不例外。

第一種,皮相分。漢魏時期選拔人才實行的是察舉制,看似重才德孝悌,不過相貌也頗為要緊,於是就出現了“皮相分”。例如,“同”指長方臉,“田”指四方臉,“貫”指人的頭大而身體直長,“日”指身體端直而高矮肥瘦適中。長相符合這四字,就可能獲得加分被錄取。

第二種,口語分。在中國歷史上的統一時期,疆域都不小,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如果一個士子在殿試時面對皇帝問策,說了老半天,皇帝一句也聽不懂,前景自然不妙;反之,如能講一口字正腔圓悅耳動聽的“普通話”,皇帝一高興,得到加分也正常。

此外,古代還有些加分方式,比如,字寫得好可以加分;父輩曾有功於朝廷,兒子也能獲得加分等。

說說古代“高考”那些事兒

當然,古時高考不如現在公平公正。北宋宰相寇準不喜歡南方人,他當公務員考試主考官的時候,曾在一次考試中因為第一名是南方人,不滿,便把第二名的北方人提為第一,並自豪地說,又為中原爭得了一個狀元!可以說這樣的在現在高考肯定不可能出現了。

當你終於通過殿試,考上的時候,縣州府就會派遣特定人員前去通知報喜,這被稱為“捷報”。 從鄉試到會試,再到殿試,每個級別的考試都有捷報,只要合格錄取了,就有人來專門報喜。捷報的格式大都比較簡單,除了寫有應試考取功名者的名字以及考試的名次,此外就是某某縣府的名稱了。收到捷報之後,一般要把它張貼在廳堂裡最顯眼的位置,一來可以光宗耀祖,二來可以讓來訪的客人一眼就能目睹到。

說說古代“高考”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