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中藥的功能

撰稿:張瑞安

-

趣話:中藥的功能

甲:現在電視上的養生節目太多,一打開電視,從中央臺到各省市地方臺,幾乎臺臺都有,一個不拉!

乙:就是!多得我眼都看花了,不知道選哪一個好了!

甲:不過我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養生節目都是中醫,沒有西醫呢?

乙:那是因為中藥比西藥好哇!我們中醫中藥有八千年歷史,毛澤東就說過:中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西藥只能治病,不能養生。

甲:中藥能治病不假,可潘金蓮給武大郎吃了中藥,怎麼沒治好病,反而把他給治死了呢?

乙:那是因為潘金蓮給她丈夫吃 是砒霜,是毒藥,不是中藥!

甲:啊,對!砒霜是毒藥,不是中藥。高見,高見!領教,領教!那明太祖朱元璋給他的開國功臣徐達送的是貢鵝,又不是毒藥,怎麼也吃死了呢?

乙:那是因為徐達得了毒瘡,鵝肉是發物,所以他死了。

甲:噢,鵝肉是發物,所以他死了。那公雞、鯽魚、雞蛋也是發物,我經常吃,怎麼越吃越健康呢?

乙:你今天吃錯藥了吧?怎麼一上臺就老跟我抬槓呢?

趣話:中藥的功能

甲:我還真不是跟你抬槓。我知道中醫中藥博大精深,你是中藥研究生,我就想向你多學點知識,想知道中藥有哪些功能。

乙:那你也要好好問、虛心學,不能老抬槓呀!既然你想學,我就簡單跟你講講吧。中藥的主要功能,第一是防病治病,救死扶傷;第二是養生健身,延年益壽。不過要想治病養生,還要懂得中藥的五性五味和五行的相生相剋,要不然很可能沒病吃出病,小病成大病,甚至要人命!

甲:怪不得有人吃人參吃得鼻出血,徐達吃貢鵝吃得送了命!你講的太有道理了!謝謝,謝謝!剛才聽你說了第一、第二功能,敢情還有第三、第四功能?

乙:那當然!不過,這兩項功能是我最近才研究發現的,還沒正式寫成論文公開發表。

甲:噢,那我就先聽為快了!謝謝,謝謝!快講,快講!

乙:第三個功能是能送信制謎……

甲:嗬!中藥還能送信制謎?新鮮,新鮮!您請快講,我洗耳恭聽!

乙:那好,那我就先出個謎語,你猜箇中藥名。“窗戶破了糊層紙——”

甲:窗戶破了不裝玻璃,只糊層紙——那不是糊弄人嗎?

乙:什麼糊弄人!這是叫你猜謎語!

趣話:中藥的功能

甲:噢,對了!你是叫我猜謎語。窗戶破了糊層紙——那是防蚊子?

乙:什麼防蚊子!還防蒼蠅、防老鼠、防貓呢!

甲:防老鼠、防貓不可能,頂多也就能防個蚊子、蒼蠅什麼的!

乙:蒼蠅、蚊子是中藥哇?我叫你猜箇中藥名!

甲:窗戶紙怎麼能做中藥?!我猜不出!

乙:告訴你吧:謎底是“防風”。窗戶破了糊層紙,不就是為了防風嗎?“防風”是味中藥,知道嗎?

甲:哦,對,對!“防風”是味中藥。你別說,還真有點意思。你再出一個?

乙:好吧。你聽好了:“家書一封沒有字——”

甲:沒有字?沒有字寄信幹什麼?腦子進水了?

乙:你才腦子進水了呢!我這是個謎面,叫你猜一味中藥謎底。

甲:噢,對!這又是謎語。“家書一封沒有字”,這分明又是在糊弄人!啊不,是在調戲人!要不就是“空空道人”?

乙:還“渺渺真人”呢!“空空道人”、“渺渺真人”是中藥啊?告訴你,那叫“白芷” ——“家書一封沒有字”,那不是白紙一張啊?告訴你,“白芷”也是一味中藥!

甲:有道理,有道理!都怪我腦子不拐彎!這送信、制謎什麼的,確實不是我的強項。快說說它的第四個功能吧!

乙:第四個功能是寫詩賦聯,中藥名能用來寫詩賦聯。

甲:你太有學問、太有品味了!我以前還從來沒聽說過中藥能寫詩賦聯呢。那就請你寫首詩、賦個聯吧。

乙:那就先給你說個簡單一點的吧。雖說簡單,還是個故事呢。

甲:那太好了,我就喜歡聽故事!快講,快講!

乙:說的是一位書生到中藥店買藥。這書生自恃才高,有點傲氣。見藥店裡站櫃檯的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就賣弄才能地用中藥名說出了一句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

甲:嗨!那書生也是,你跟賣藥的鬥藥名,不是魯班門口炫斧頭,關羽面前舞大刀,疤瘌眼照鏡子——自找難看嗎?

乙:嗨!你還真會說,說的還真對!那姑娘是開中藥鋪的。拉抽屜稱中藥——隨手拈來。立馬不假思索地回了下聯:

“紅娘子”“炙草”上“常山”。聯中也用了三味中藥名,且對仗工整。

甲:對得好!這回那書生該不傲了吧?

趣話:中藥的功能

乙:那能呢?書生看姑娘對得如此迅速工整,心中佩服,但又不甘示弱,就說道:小姐對得好!但我還可再加字——

白頭翁牽牛耕熟地,遇“滑石”,跌斷“牛膝”;

沒想到話剛落音,姑娘立即對出了下聯——

紅娘子炙草上常山,失“防風”,燒成“草烏”。

甲:中藥名果然妙,姑娘隨口說出能成聯,實在妙不可言!

乙:妙的還在後頭呢。這書生與姑娘一來二去漸生情意,後來結成了夫妻。書生書也不讀了,常常進山採藥。有一次進山,竟一去數月未歸,姑娘不免掛念,便借用中藥名寫了一封家書,託人捎去。信中寫道:

“檳榔一去,已過半夏,豈不當歸也?誰使君子,效寄生纏繞它枝,令故園芍藥無主矣。妻仰觀天南星,下視忍冬藤,盼不見白芷書,茹不盡黃連苦也!古詩曰: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結雨中愁。奈何,奈何!”

甲:我雖然對中藥不十分熟悉,也聽得出來姑娘思夫念夫怨夫的殷切心情。可敬可嘆!那書生是怎麼回信的呢?

乙:書生的回信也是借用中藥名。他是這樣寫的:

“紅娘子一別,桂枝已凋謝矣!忍菊花茂盛,欲歸紫苑。奈常山路遠,滑石難行,如待蓯蓉耳!卿勿使急性子,罵我蒼耳子。明春紅花開時,吾與馬勃、杜仲結伴還鄉,至時鬱金相贈也。勿念,勿念!”

甲:寫的好,寫的好!明天我也學著用中藥名給老婆寫封信。

乙:喲,你小子有長進呀!你打算怎麼寫?

甲:我就寫:“你莫使“急性子”,罵我“蒼耳子”!你要罵我“蒼耳子”,我就打你個“菟絲子”!”

乙:咦,你好大個“鴉膽子”!那你就等著你老婆揚起“馬鞭子”,打你個“枸杞子”,你就是頭頂“覆盆子”,也會把你打成“木鱉子”!

-

趣話:中藥的功能

-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歡迎交流!

(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