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中間價「六連跌」,創半年新低!因爲啥?還會繼續貶值嗎?

繼6月2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下挫後,2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再次大幅下調。

6月2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調貶287個基點,報6.5180元,為連續第5日調貶,並跌破6.50元關口。

26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依舊低開低走,日間交易時段相繼跌破了6.53、6.54和6.55,16:30收盤價報6.5560元,較前收盤價跌320點,連跌4日;

進入夜盤,在岸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跌破了6.56、6.57、6.58,最低報6.5800元,創2017年末以來新低,23:30收盤報6.5785元,較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跌404個基點;

全天成交量擴大30.67億美元至351.11億美元。

截至26日收盤,香港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連跌9日,26日盤中跌破6.59,最新報6.5941元。

據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2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569,較前一交易日下調389個基點,已連續第6日調降,中間價貶值至2017年12月25日以來最低,降幅為2017年1月9日以來最大。

分析人士認為,結合經濟基本面和貨幣週期等因素看,美元繼續上行空間有待觀察,人民幣並無大幅貶值基礎,下半年仍將延續整體持穩、雙向波動的運行格局。

自4月中旬踏上對美元貶值之旅以來,人民幣匯率正在經歷較為劇烈的一段調整。

人民幣中間價“六連跌”,創半年新低!因為啥?還會繼續貶值嗎?

據統計,從4月18日到6月2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調貶2409點,幅度為3.84%,其中,過去7個交易日,就貶值了1218點,幅度為1.90%;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方面,在岸匯價累計貶值2796點,幅度為4.45%,過去7日累計貶值1637點。

這一輪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依舊發生在美元走強的背景下。美元指數自4月中旬脫離前期運行區間,展開新一輪上漲,到上週最高漲至95.54,期間漲幅一度接近7%。

人民幣中間價“六連跌”,創半年新低!因為啥?還會繼續貶值嗎?

專家分析: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因素有哪些?

在去年美聯儲加息的過程中,市場都會出現美元下跌,人民幣上漲的現象。而今年卻出現了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持續貶值。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謝亞軒等認為,人民幣貶值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美元指數為代表的籃子貨幣匯率。過去10日美元指數上升0.93%,美元強,人民幣弱,這可解釋人民幣匯率貶值的25%。

二是,外匯市場供求狀況。外匯供小於求,匯率走弱,供求因素可以解釋人民幣匯率貶值的75%。

針對人民幣的後期走勢,申萬宏源分析師孟祥娟等表示,短期內美元指數或維持於較高水平,人民幣仍會隨之有小幅貶值壓力;但美元指數中期易下難上,加之中國國際收支結構仍較為穩定,人民幣不會出現趨勢性貶值,而仍將在大方向上與美元指數保持反向波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表示,今年國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很可能再次小幅上調,以保持利差穩定,這也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同時,隨著我國境內資本市場擴大開放,境外資本參與國內資本市場的渠道有望進一步拓寬,對境外資本吸引力增強,可能將帶來資本流入顯著增加,有利於人民幣企穩升值。

人民傳媒通訊社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餘偉安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法律責任。轉載請聯繫人民傳媒通訊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