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党龄的耋寿赤子杨坤英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耋寿老人杨坤英有着75年的党龄,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时期,是党培养的第一批革命干部,国家和人民的有功之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杨坤英老太太一生“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初心不改,无欲无求,岁月峥嵘而时光静好。

杨坤英:“看。”

杨坤英“什么书都看。电视也看。”

记者:“你原来为党干革命干工作的事,一直忘不掉的事,还有没有?”

杨坤英:“想不起来。”

建党97周年之际,记者在三门峡市干休所张所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离休老干部杨坤英二女儿刘亚南家里,这是个很普通的市民家庭,因屋里拥挤,大家就搬个板凳坐在房前大核桃树的树荫下。

75年党龄的耋寿赤子杨坤英

94岁的杨坤英面庞清瘦,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河南日报》《党史博览》……几十年日一日,杨坤英老人读书看报,关注国家发展。

据张所长介绍,她作为早期共产党员,在烽火连天的岁月曾南征北战,离休前任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因功绩卓著,国家特批享受副省级医疗单项待遇,已故丈夫刘莱是三门峡建大坝时的第一任市长,大名鼎鼎的司法界元老,那些过往的轰轰烈烈,想来应该三天三夜讲说不完。但,敏锐的杨坤英老人发现了记者的话筒,随后就三缄其口了。

“敌机在上面,嘟嘟嘟嘟,对一辆火车一直追着打,火车就拼命的跑,到飞机没有炸弹了以后走了,火车才停下,车上拉下去的死人成堆,这是她记忆最深的。她一个表姐也跟她站在一块,子弹就从胸前穿过去了。”

这深刻的记忆根植于刻骨的仇恨。杨坤英1924年出生在山西沁源县城一个平民家庭,大女儿刘南回忆说,母亲她爷爷就被日本人打死了,她父亲是教书先生,身体不好去世的很早。姥姥带着她和舅舅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受革命思想的熏陶,母亲14岁就加入儿童团,在劳动学习的同时,从事宣传抗日、侦察敌情、站岗放哨等革命活动,194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杨坤英老人19岁:“他们的那个县是全国的模范县哪。清乡清的最好,日本人来的时候,一粒粮食也没有给日本人留。老百姓全部都清的干干净净的,日本就疯狂报复。我妈教唱革命歌曲,搞宣传,教识字,是党培养的第一批干部。搞后勤,发动群众,送粮,做鞋,支援部队。这战役那战役的,他们也没讲这些。”

75年党龄的耋寿赤子杨坤英

沁源地处太行山东麓,经受了日军的反复“扫荡”,是太岳根据地的抗战模范县,属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保卫延安、挺进豫陕鄂、逐鹿中原,解放豫西的战略支撑点之一,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正是在战火的洗礼中,杨坤英和在太岳区搞后勤动员保障工作的刘莱同志相识结婚。刘南说,打仗立功的事母亲说的很少,但对结婚却津津乐道:“他说,我们还是旅游结婚呢。咋旅游结婚呢?从这个解放区到那个解放区,骑着马,俺两个去了。哈哈哈哈。枪林弹雨下的结婚,对。咱实际上真是不理解他们那个年代是咋样度过的。”

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刘南回忆:“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是跟着父母南征北战,调到哪,我们就到哪,我上学两三年换一个地方,三四年换一个地方,有时候一年就转了。”

75年党龄的耋寿赤子杨坤英

75年党龄的耋寿赤子杨坤英

回顾过往,二闺女刘亚南满脑子也都是搬家:“干部都是走一路撒一路,走到哪都得有人接管,跟着大军南下的时候,就留在南阳,到开封,我爸在法院我妈当教员,在郑州的时候,我爸还在法院,我妈在农学院,三门峡建市就来三门峡,我妈是统战部长。又到新乡,又回郑州,1969年我们一家人落户三门峡了。那时候我爸就离休了,后来俺妈退休退在市政协。”

75年党龄的耋寿赤子杨坤英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是杨坤英一生恪守的入党誓言,刘南说,母亲对子女也这样要求:“在我心目中,她信仰是最坚定,对党,非常忠诚,非常忠诚,那不是,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我们参加工作的时候,谁也没有走这门子走那门子,都是靠你自己,俺父母就是教你认认真真地干一项工作就行了。”

刘亚南说,母亲的潜移默化,使他们做子女的在自己岗位上都平凡而出色:

“不管干啥,要干就得好好干。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我是在市法院退休。我姐在中医学院图书馆,弟弟在湖滨区宣传口,我妹妹在公交公司退休,我们四个现在全都退休了。”

刘亚南:“我啥官也没有,会计,最开始是车工,俺家没有当官的,总的来说要做好人吧。当老百姓就挺好。”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祖国和人民日益富强,一些党员变的有些奢靡甚至腐败,老革命杨坤英一直保持着党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刘南:“我父母始终教我们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生活上, 我们姊妹4个在单位啊,没有一个人能看出来我们是干部子弟,我妈是勤俭持家了一辈子,一个褥子,补的补丁就看不见底,我弟弟就说,这不能再拿出去凉了,人家笑话。所有的衣服都是自己缝缝补补,俺们几个都会做针线活,都是她教的。缝缝补补的都习惯了。”

75年党龄的耋寿赤子杨坤英

杨坤英:“没什么。没有啥要求。”

杨坤英如今已是四世同堂的耋寿老人,身板仍然硬朗,几年前还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在女儿刘南、刘亚南她们看来,这不仅仅得益于母亲长期坚持做健身气功,关键是静如止水虚怀若谷的心境,姊妹几个将陪伴母亲慢慢变老:

“轻轻地拿手扶着一只手,她就能走,在外边也能走好几圈。”

“妈在哪,那就是家,现在妈在我这,我这就是家,大家都来我这。看看,陪陪老人说说话。”(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崔军廷 三门峡台 赵宏卫 通讯员 张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