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这么干净不是没有道理的

王屋山这么干净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里是第一洞天,这里是王者之屋,这里是文化底蕴深厚的王屋山。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流传着愚公移山的故事,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传承着这种精神,守护着这方土地。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走近这群守护者们。

王屋山这么干净不是没有道理的

黄阿姨是王屋山景区天坛峰山道的一名清洁人员,今天是她众多平凡日子里的一天。清晨六点半,黄阿姨已经起床吃完早饭,她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手套准备出门。我在大巴车乘车点见到了黄阿姨,等车的间隙,黄阿姨看到有几个空水瓶掉在了护栏外,便穿过护栏顺手捡了起来。其实这一路段不是她负责的,但多年来的习惯,让她看到景区里有垃圾便“手痒”,忍不住要清理干净。

七点钟,黄阿姨和同事们已经到达了山脚下,几个人边聊家常边向山顶出发。初冬的清晨,山里的风已经颇有些刺骨的寒意,她跺跺脚,把手伸到面前,哈出一口白气暖暖手。

王屋山主峰天坛峰海拔1715米,上山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古已有之的步行山道“天坛神路”;另外一条较为轻松,先坐几分钟缆车到达半山腰,之后再顺着栈道往山顶爬,大约需要走一千多个台阶。

王屋山这么干净不是没有道理的

黄阿姨负责的是从山腰索道口到观景台的一段路程。下了缆车,她开始一边清扫一边往上走,我跟随着她的脚步,与她边走边聊。

王屋山这么干净不是没有道理的

黄阿姨告诉我,这份工作她已经做了好多年,这段路她每天清扫。哪里游客多,最容易有食品垃圾,哪里的护栏外经常会有白色垃圾,下雪天哪里最危险,她都烂熟于心。

接着,我们爬完一段长长的台阶,迎面有一个小平台可供游人休息,路边是一个垃圾桶,黄阿姨放下扫把,从口袋里掏出抹布,擦拭垃圾桶的外面。平时我也常来爬山,可从来没有注意过,垃圾桶的外面也有人天天擦拭。仔细一想,可不是嘛,景区的干净整洁,就是从这些犄角旮旯细枝末节体现出来的。

夏季的天坛峰是避暑乘凉的胜地,可此刻正值冬季,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了十来度。观景台四面开阔,长风呼啸,草木枯枝猎猎作响。我站了几分钟,冷风顺着领口、袖子、裤脚不停的灌进来,爬山出的一层薄汗很快便化为阵阵冷意。黄阿姨说,姑娘你别干站着,来回走一走就暖和了,我平时都不敢停下手中的活,走动干活才不觉得冷。

我跺跺脚,来到观景台旁,探出上身,想看看这冬日的巍峨群山,是否别有一番壮美。不料,却看到观景台下面的陡坡上,挂着几只塑料袋,在寒风中招摇,刺眼非常。黄阿姨说,这里坡太陡了,根本不可能爬下去捡,用工具也够不着,语气中有着无奈,也有着一丝自责。

王屋山这么干净不是没有道理的

离开了观景台,我继续往山顶走。达到山顶的时候,正赶上清洁阿姨们吃饭。阿姨们说,她们每个人负责不同的路段,中午都到山顶的食堂吃饭,吃完饭继续回各自的路段干活。

阿姨们的午饭是手工面条,从锅里盛出来,冒着腾腾热气。阿姨们热情的招呼我“姑娘,给你盛一碗吧!”“不了不了,你们吃你们吃!”因为知道山顶上的食物都要扛上去,我实在不好意思蹭饭吃。

王屋山这么干净不是没有道理的

以前,小编以为山里下雪天是不用清扫的,因为游客们也很少会在大雪天爬山。可阿姨们说,下雪的时候,她们就从山脚下,一路铲雪一路往上走。最难清扫的是天坛神路,它全程3768米,有4631个台阶。大雪的日子里,山里滴水成冰,她们拾阶而上,边走边将厚达腿弯的雪清扫干净,其中的辛苦与危险可想而知。

王屋山这么干净不是没有道理的

山里每到秋冬就会覆满一层厚厚的落叶,雨后或者雪后,枯叶上面看着干燥了,其实下面的泥土还没干透,这个时候踩上去是最危险的,一不小心就容易滑下去。所以掉落在护栏之外的垃圾清扫起来特别困难。

下雨天也很不轻松,有些食品垃圾会被踩踏成泥粘在地上,需要蹲下去一点点刮起来。

因为实在太冷,我便下了山,沿路还遇到其他清扫的阿姨。

在此之前,小编和许多人一样,想着山路清扫就是扫扫台阶,夏天凉快,冬天说不定还可以休息,从没想过这项工作有这么多的不易与辛苦,这一次,我打从心底里敬佩她们。

守护这绿水青山,从来就不是一句说说而已的口号。它是一件件具体而又平凡的事情,它是日复一日的辛苦劳动。而这种坚持,这种脚踏实地,正是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她们是愚公的后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这个题材其实小编很早就开始构思,也多次去和阿姨们聊天、取材,种种素材和想法在内心汇聚,却一直不知道怎么表达才好。因为文字本身就是苍白的,写的再多,也不及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的做。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小编在此特别特别拜托大家,请不要把垃圾扔在护栏之外,尤其是白色垃圾。我们每个人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为山路清洁人员减轻负担、避免危险,也能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尽一份绵薄的力量。

想知道更多有关王屋山的内容请关注微信订阅号“王屋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