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黃承偉:中國如何確保實現高質量脫貧?

「理论」黄承伟:中国如何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

「理论」黄承伟:中国如何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

中國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國家貧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反覆強調: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紮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使脫貧攻堅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理论」黄承伟:中国如何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

在2017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作出“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的重要論斷,進一步明確要“脫真貧、真脫貧”。2018年2月,又專程赴四川涼山深度貧困地區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在成都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對打好今後三年脫貧攻堅戰進行新部署,就確保高質量脫貧提出新的要求:今後3年脫貧攻堅工作必須確保焦點不散、靶心不變,嚴格堅持現行扶貧標準,落細攻擊點位,各項脫貧舉措都要找準問題、聚焦短板、精準施策,完善督戰機制。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確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關於確保高質量脫貧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扶貧思想的重要內容,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高質量脫貧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旨在進一步完善脫貧攻堅頂層設計,細化實化政策舉措,加強工作環節,實現高質量脫貧。要做到高質量脫貧,總的要求就是按照《指導意見》要求抓好貫徹落實,具體做到“四個堅持”,實現“三個轉變”,完善“兩個體系”。

做到“四個堅持”是確保脫貧質量的根本要求

一是堅持脫貧攻堅目標和現行扶貧標準。脫貧攻堅目標就是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標準就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這一目標和標準符合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略高於國際標準,是科學合理的。“兩不愁、三保障”就是確保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貧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確保有學上、上得起學;保障貧困人口基本居住條件,確保住得上安全住房。堅持脫貧目標標準要量力而行,既不能降低標準,也不能擅自拔高標準、提不切合實際的目標。

二是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通過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從實際出發,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脫真貧、真脫貧。

三是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體制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責任制,五級書記一起抓。明確責任、盡銳出戰、狠抓實效。

四是堅持大扶貧格局。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黨政機關定點扶貧,調動社會各界參與脫貧攻堅積極性,實現政府、市場、社會互動和行業扶貧、專項扶貧、社會扶貧聯動,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堅。

實現“三個轉變”是確保脫貧質量的重要舉措

一是從注重全面推進向更加註重深度貧困地區攻堅轉變。既要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從總體上不留“死角”,更要著力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條件,著力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特殊困難,著力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政策傾斜力度。

二是從注重減貧進度向更加註重脫貧質量轉變。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更加註重幫扶的長期效果,夯實穩定脫貧、逐步致富的基礎,防止虛假脫貧、返貧,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三是從開發式扶貧為主向開發式與保障性扶貧並重轉變。把開發式扶貧作為脫貧基本途徑,針對致貧原因和貧困人口結構,加強和完善保障性扶貧措施,造血輸血協同,發揮兩種方式的綜合脫貧效應。

完善“兩個體系”是確保脫貧質量的實現路徑

一是完善精準扶貧落實工作體系。

在貧困識別上,繼續完善建檔立卡,確保應納盡納、應退盡退,加強數據共享和數據分析,為宏觀決策和工作指導提供支撐。在駐村幫扶上,強化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選派管理,著力解決駐村幫扶中選人不優、管理不嚴、作風不實、保障不力等問題,更好發揮駐村幹部脫貧攻堅生力軍作用。在精準施策上,紮實推進“五個一批”,因村因戶困人精準施策。比如,產業扶貧要建立帶貧機制,防止簡單發錢發物,要把貧困群眾組織動員起來,依靠發展產業和就業增收脫貧。在貧困退出上,要按照貧困退出標準、程序嚴格評估,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低保兜底的應在縣村摘帽時標註退出。對摘帽貧困縣、貧困村和脫貧人口,攻堅期內相關扶貧政策保持穩定,扶上馬、送一程。

二是完善脫貧攻堅考核監督體系。改進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2018年以後申請退出的貧困縣,由各省統一組織,中央結合督查巡查進行抽查。改進第三方評估方式,簡化程序、精簡內容,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改進約談方式,變定期約談算總賬為常態化約談。取消與脫貧攻堅無關的搭車任務和驗收指標,為基層幫扶工作減負。對督導檢查和考核評估發現的問題,各地要舉一反三,全面主動查擺,深入剖析根源,建立長效機制。

此外,通過完善政策措施、加強教育培訓、加強典型引導、發揮村規民約作用等措施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加強對可能出現的完不成任務的風險以及經濟、債務、社會等風險的防範工作,也是確保實現高質量脫貧的重要對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