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就是遇見另一個自己,另一個人生。

玩玉之後,整個世界唯有玉能入眼,生活也是無玉不歡。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對於玩玉的玉友來說,和田玉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在,都蘊藏著無盡的意味。吸引我們不斷探索、挖掘,樂在其中。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身的性格、習慣、修養也會因玉發生很大改變。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飯局、酒局讓人心累,就想推掉舒舒服服待在家;

玩玉之後,以石為伴,四海為家,行走在淘玉路上,身體或許辛苦,但內心卻快樂、充實。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對“美”從來沒有認知,覺得男人乾淨簡潔就是美;

玩玉之後,看到籽料原石覺得美,手串扳指也想戴在身上。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只會賺錢不會花;

玩玉之後,看到好玉就想買,一買就停不下來——畢竟錢沒了可以再賺,但玉石被買走了就真的沒有了,從此兩袖清風、兜底空空。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每天開會、應酬,疲於奔波,各種亞健康;

玩玉之後,市場、古玩城、玉石大巴扎,到處都留下了淘玉的足跡,當然各種路邊攤也要瞅兩眼,不知不覺,身體也得到了鍛鍊。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找不到樂趣,也沒有精神寄託,日子過的像無色無味的白開水;

玩玉之後,玉石填滿了生活,閒暇時把玩,思考時盤磨,瞭解一下這個玉雕的典故,查一查那個玉器的歷史……心靈有了寄託,人生也變得更加充實。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談文化、歷史就頭疼,對玉石更是瞭解不多;

玩玉之後,不管什麼玉石、玉器,都能一眼辨出真假、優劣,產於何朝何代,出自何人之手,都能侃侃而談,將來龍去脈說得頭頭是道,並且哲學、繪畫、雕刻、歷史、文學,也多有涉獵,個人知識庫全面升級。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一千的衣服覺得貴,兩千的皮鞋簡直是殺人;

玩玉之後,幾千、幾萬的和田玉,買的那是連眼睛都不眨,幾十萬的也就咬咬牙,還跟撿漏似的,高興的像個“傻子”。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事業有進展了高興,賺錢了高興,買新車了高興……

玩玉之後,突然發現,這些世俗的快樂哪個也沒有擁有一塊好籽料更快樂。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對錢沒什麼概念,私房錢也形同擺設。

玩玉之後,除了買玉,每一筆錢都花的慎重,畢竟買玉、玩玉,都需要真金白銀。看見好料囊中羞澀的痛,只有玩玉人才懂。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覺得珠寶玉石都是服務於人的身外之物,;

玩玉之後,那些來之不易的玉石,每一塊都得小心“伺候”著,更理解了什麼叫“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覺得和田玉行業門檻太高、水太深,玉石知識專業而晦澀,“專家”博學而偉大,這個世界遙不可及;

玩玉之後,發現探索本身就是樂趣,雖然水深,但這裡單純可愛的人也很多,而有些“專家”你比他們懂的多。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內心彷彿也變得“麻木”,不容易快樂,不容易被感動,也很難被物意取悅;

玩玉之後,玉讓我們的內心更柔軟、更豐盈,也讓我們變得更寬容、更多元、更立體、也更能發現生活和生命的美。

玩玉之前,玩玉之後……

玩玉之前,覺得和田玉就是塊石頭,玩玉就是低買高賣的過程;玩玉之後,才發現,我們遠遠低估了這些“石頭”所帶來的影響。

玩玉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在買賣、把玩、賞鑑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從思想觀念到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那麼,玩玉之後,你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